小時候看老電影,總覺得“窮”是個具象的詞。是冬天里露出棉絮的破棉襖,是碗里清得能照見人影的稀粥,是大人把一塊硬糖掰成幾瓣分給孩子時的小心翼翼。那時候的窮,明晃晃地寫在衣食住行里,像墻角的青苔,觸手可及,卻也帶著點鈍感的安穩(wěn)——只要肯下力氣刨地,總能有口糠菜填肚子,日子再難,賬本上也干干凈凈,不用對著一串數(shù)字徹夜難眠。
真正體會到另一種“窮”,是在成年后。見過朋友住著體面的公寓,衣柜里掛滿新款衣裳,卻在還款日躲在樓梯間抽煙,對著手機銀行的負數(shù)發(fā)呆;也見過親戚開著光鮮的車,逢年過節(jié)出手闊綽,背地里卻在多個借貸平臺間拆東墻補西墻,最怕的就是手機響起催款電話。他們的餐桌上從不缺魚肉,衣柜里也沒有打補丁的痕跡,可那種被債務追著跑的焦慮,像一根無形的繩,勒得人喘不過氣。
原來窮有兩種模樣。一種是物質的匱乏,像舊時代的底色,苦是苦,卻帶著泥土里長出來的韌性,只要勤懇,總能一點點往上挪;另一種是精神的透支,是提前預支的光鮮,背后是填不滿的窟窿,日子過得像走鋼絲,表面平穩(wěn),腳下卻是萬丈深淵。
小時候覺得吃糠咽菜可憐,是因為不懂,那時的窮里藏著踏實?,F(xiàn)在才懂,真正的窮,是被欲望綁架,被數(shù)字奴役,是明明擁有很多,卻活得比誰都空洞。就像有人守著粗茶淡飯,心里是滿的;有人被奢侈品包圍,心里卻空得能聽見回聲。
或許生活的真相是:能安安穩(wěn)穩(wěn)吃一碗熱飯,睡一個不被催債電話打擾的好覺,手里握著干凈的賬本,比什么都珍貴。那種“窮”,其實是另一種富——富在踏實,富在自由,富在對生活有實打實的掌控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