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俄羅斯的政治舞臺上活躍了25年,這期間他跟美國的五位總統都交手過。從最開始的克林頓,到后來的布什、奧巴馬、拜登,再到如今的特朗普,這其中有過合作,也有爭執(zhí)。
俄美關系就像坐過山車,時而友好,時而劍拔弩張。
俗話說,流水的美國總統,鐵打的普京,普京和特朗普這次的見面,就像千年老狐貍和剛化形的小妖怪之間的較量。
在美俄領導人共赴阿拉斯加,舉行以“俄烏停戰(zhàn)”為目的的會談之際,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普京過去與美國領導人的會面情況:
2014年6月6日:奧巴馬和普京共進午餐
普京剛上臺時,美俄還算是蜜月期。他和克林頓在2000年的莫斯科會面,既“務實又輕松”。那時候,大家聊的是核武器、經濟貿易。
2001年,普京跟布什碰面,兩人還挺投緣,甚至建立起打擊恐怖主義的伙伴關系??墒请S著美國入侵伊拉克,加上北約的不斷東擴,這種關系也迅速冷卻。
2009年,奧巴馬上臺,想重新跟俄羅斯搞好關系,但因為敘利亞戰(zhàn)爭和“重啟”外交政策受阻,這場溫情脈脈的戲碼沒能持續(xù)太久。尤其是到了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克里米亞被吞并,美俄關系降至冰點。
到了特朗普時期,特朗普對普京“惺惺相惜”,不過礙于國內的輿論壓力,這種“友好”也沒走多遠。
再然后就是拜登,剛上任就高調聲稱要強硬對待俄羅斯。2021年,兩人終于在日內瓦見了一面,雖然握手寒暄,但關于網絡安全和人權問題上的分歧依舊很大。
拜登要求普京保證反對派領導人納瓦爾尼的安全,克宮則表示美國還在俄羅斯的“敵對國家”名單上,不會輕易移除。
2017年6月7日:普京與特朗普在德國G20峰會首次會面
歷經25年,如今73歲的普京已經與5位美總統交手,這次美俄領導人峰會是4年來的頭一回,也是舉世矚目。普京為了這次跟特朗普政府的交鋒,帶上了克里姆林宮整個核心圈子,可以說是打響了俄烏沖突的“收官之戰(zhàn)”。
普京選擇外長、防長、財長等等在各部門獨當一面的高層與他隨行,在阿拉斯加這么個沙俄領土上,跟美國再談一次。
這也是2007年以來,美國總統首次邀請俄羅斯領導人在美國進行私人會談。
普京
據說,俄第一副總理兼工貿部長、情報局局長、聯邦安全局局長、總統辦公廳主任、安全會議秘書……等高官也有可能隨行。
這種全體核心團隊出動的陣仗,展示了莫斯科對此次會晤的高度期待。另外,普京也選了一批關鍵人物留守,確保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即便極端情況發(fā)生,俄羅斯也做好了周密安排,確保國家穩(wěn)定和核力量的安全。
不過,別看架勢弄得挺大,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俄烏雙方根本分歧很大,這次會晤多半不會有什么重大突破。
俄羅斯的底線是一貫的,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烏東地區(qū)的控制要保??;而美方的態(tài)度也基本明了,不會在烏克蘭領土問題上妥協,只是希望探討?;鸬目赡?。
普京主持政府會議
所以,這次會面更多是個姿態(tài)展示。說白了,有點像戰(zhàn)略性“摸底”,看看對方究竟怎么想。普京政府也希望通過這種高層會談,打破俄羅斯面臨的孤立,測探一下西方聯盟的穩(wěn)固。
而且,對于普京來說,這次會面的意義不僅是在對外展示美俄并肩,也是在國內表明,他依然是能夠與西方大國平等對話的領導人。這種外交動作,也是為了鞏固內部的支持,順便打破“被孤立”的言論。
總的來看,普京與歷任美國總統的會晤歷程,體現了兩國關系從合作到競爭,再到對抗的發(fā)展軌跡。這次的阿拉斯加峰會,只是一個象征性的對話窗口,并不會立即改變什么。
不過,它至少提供了一個美俄領導人直接交流的平臺,避免了一些誤判和緊張局勢升級的風險。
要解決烏克蘭危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大國之間的博弈,不會因為一次會面就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