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570
“自閉癥孩子到底該上普通學校,還是特殊學校?”
這是許多家長都會反復思考的問題,但在專業(yè)教育者看來,這并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題。
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特殊教育學院院長李拉曾指出:“能融則融,普校為先。”只要條件允許,優(yōu)先進入普通學校,接受融合教育。
然而,真正走進普通校園,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
對自閉癥孩子來說,坐進教室不僅是學習,更是適應陌生環(huán)境、課堂節(jié)奏和復雜人際關系的過程。
因此,除了任課老師,教室里往往還會多出一個特別的身影——影子老師。
他們陪伴在孩子身邊,協(xié)助理解指令、穩(wěn)定情緒,成為孩子與集體之間的橋梁。
從2017年開始探索融合幼兒園模式開始,大米和小米就開始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影子老師。截至2025年8月,已有349名影子老師。
經過8年的融合教育實驗,服務了數以千計的家庭后,他們總結出了這些自閉癥孩子的“普校生存法則”。
文 | Fib Lee
編輯 | Jarvis
圖片 | 受訪者、Pexels、Pixabay
生存法則一:
通往獨立的“腳手架”,要一步步拆
對許多孩子來說,“獨立上學”是天經地義的,但對7歲的小志而言,這曾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兩歲時,小志被確診為中重度自閉癥。入學前,媽媽滿心擔憂:“按他上幼兒園的情況看,在普小肯定沒法獨自應對。”
課堂上,他最多能安坐五分鐘,時常突然尖叫、哼唱或制造聲響;體育課上,一進寬敞的體育館就格外興奮,要么嗷嗷大叫,要么瘋狂亂跑。
2024年7月,小志媽媽來到大米和小米深圳寶安中心,打算為孩子請一位影子老師。
他們希望找到一位溝通能力強——比如反饋機構情況時能否簡明扼要地傳遞關鍵信息、孩子愿意接受、老師的專業(yè)背景過硬、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服務和背后有機構支持團隊的影子老師。
經過試課后,小志父母敲定了影子老師方案——大米和小米寶安中心的影子老師陳碩與督導陳宣彤正式組成小志的支持團隊。
小志(左)在教室上課
為了幫助小志邁出獨立的第一步,陳碩和陳宣彤為他制定了周密的“獨立上學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就像建房子時搭建的“腳手架”,先提供足夠的支持,再根據孩子的進步,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拆除。
第一步: 家長送到校門口,影子老師陳碩在校門口接應。
第二步(第一學期末):家長送到學校路口,讓小志自己走完到校門的這段路,再找到陳碩。
第三步(第二學期初):小志自己進校門,影子老師在走廊等他。
第四步(近期):嘗試讓小志自己進教室,陳碩在教室里等他。
“由于小志早上上學的學生多,環(huán)境嘈雜,小志在這個過程中經常會走著走著會突然停下來?!标愋f。
對此,團隊也做過不少嘗試:請門衛(wèi)提醒他繼續(xù)往前走,或是告訴他“去找老師”。但因路線較長、外界干擾較多,小志目前還未能獨立完成走到教室這個過程。
但正是在這個搭建并拆除“腳手架”的過程中,社交的種子開始發(fā)芽。
媽媽注意到他在社交方面開始出現積極的變化:“如果有同學發(fā)現他在操場瞎晃,會主動地把他牽過去,說‘小志,去教室’?!?/p>
從影子老師發(fā)來的反饋視頻里,她看到課間已經有同學主動靠近小志。
“有的小朋友會拉著他去這兒、去那兒,上學、放學的路上也有人主動跟他說話,甚至牽著他一起走去學校?!?/p>
“我們孩子從小到大都很難交到朋友,所以看到別的孩子主動靠近他的時候,真的挺欣慰的?!?/p>
法則提煉:孩子的獨立性不是一蹴而就的。
必須將大目標(如獨立上學)拆解成無數個小臺階,通過系統(tǒng)性的輔助和“漸進式撤出”,讓孩子在獲得安全感的同時,逐步建立自信和能力。
生存法則二:
看見行為背后的“冰山”
許多讓老師和家長頭疼的“問題行為”,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一個優(yōu)秀的影子老師,必須具備潛入水下,看見并解決冰山主體(即行為背后的真實原因)的能力。
案例一:從只吃白米飯到主動嘗試
5歲的辰辰,起初并沒有影子老師,直到他連續(xù)經歷了數次“入園失敗”。
“媽媽帶他去參觀了好幾家幼兒園。第一天他都還能接受,但到了第二天,就會情緒非常激烈地哭鬧,堅決不肯再去?!彼挠白永蠋煻窝帕嵴f。
入園后,辰辰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是挑食問題——“水果只吃蘋果和梨,中餐只吃白米飯?!币淮挝绮褪敲鏃l而非米飯,辰辰當場大哭不止。
段雅玲意識到,辰辰的行為背后,是對食物變動的高度敏感。
為此,團隊制定了系統(tǒng)性的飲食干預計劃。
他們沒有強迫辰辰吃下不喜歡的食物,而是先從他能接受的“帶汁的米飯”入手,將其作為強化物,“引誘”他去嘗試聞一聞、舔一舔、或者咬一小口新食物。
隨著時間推移,辰辰的飲食接受度顯著提升?!艾F在基本上點心、水果他都能吃了,米飯、面條、肉類、蔬菜、蛋糕、粥和粉類都能接受?!?/p>
變化不只體現在幼兒園。媽媽和外婆在家也觀察到,辰辰現在愿意主動表達“我想試試看”,開始嘗試以前完全不碰的食物。
段雅玲和辰辰媽媽的溝通記錄
段雅玲說,“這個過程沒有捷徑,是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p>
案例二:從頻繁的攻擊行為到處處受歡迎
8歲的樂樂,面臨的則是頻繁的攻擊性行為。他會無緣無故地掐路過的同學,或者打掉戴眼鏡同學的眼鏡;做操時,如果同學的手伸到他面前,他也會伸手抓住對方。
樂樂目前就讀三年級,他的影子老師張媛媛來自大米和小米北京望京中心,今年已經是她擔任樂樂影子老師的第三年。
張媛媛在觀察后發(fā)現,樂樂的行為背后,其實是一個非??释魂P注和認可的孩子。他的“攻擊”,是他用錯了的、想要和同學“打招呼”的方式。
基于這個判斷,張媛媛沒有采取懲罰,而是直接告訴樂樂:“你這樣碰同學,別人就不會想和你當朋友的?!?/p>
在戶外活動時,張媛媛和樂樂約定了一些規(guī)則,并會在玩耍時適時提醒他“不能碰別人”。
張媛媛還會鼓勵樂樂去找其他同學一起玩,并主動帶著樂樂去和其他同學互動,幫助他拓展朋友圈。
去年下學期,真正的轉變發(fā)生了。當那個曾被他攻擊最多的同學心心(化名)經過時,樂樂像對待普通同學一樣,沒有再去碰對方。
如今,他的攻擊性行為已幾乎不再出現。
法則提煉: 孩子的“問題行為”不是“敵人”,而是一種信號。
必須透過行為本身,去洞察其背后的真實需求——是感官敏感?是社交動機?還是情緒失調?只有找到了真正的“病根”,才能對癥下藥。
生存法則三:
家庭,是最小的“融合單元”
影子老師的支持,不能僅僅局限在學校的圍墻之內。當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與學校不一致時,孩子的進步往往會大打折扣。
今年四月,小志的爸爸被調往北京,媽媽工作繁忙,日常照顧便落到了奶奶肩上。
但媽媽表示,奶奶更擅長的是生活小事上的照料,有時候甚至會包辦,對于日常干預,還是比較有難度的。
這個時候難題就來了——在父母日常無法照料到小志的時候,如何讓小志依舊得到日常的干預支持?
為此,小志父母感到非常焦慮,便把情況反饋給了陳碩和陳宣彤。
為此,團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影子老師入戶,手把手地教奶奶如何在家中延續(xù)干預。
督導先做示范,再請奶奶上手,并根據她的難點進行調整。影子老師則在一旁不斷給予鼓勵和肯定。
陳宣彤表示,這是她們第一次嘗試影子老師入戶。入戶前,影子老師團隊制定了入戶教學目標,并細分為六個板塊,分別是:學業(yè)、課程、自理、家務、休閑和其他。
陳宣彤和陳碩給奶奶指定的居家目標
具體實施層面,陳宣彤介紹說:“我和陳碩老師會一起去到家里,給奶奶示范一步一步具體怎么做,接著再請奶奶上手來嘗試,再根據奶奶覺得有難度的部分進行調整?!?/p>
在奶奶實操過程中,陳碩也會在旁邊鼓勵,不斷給予肯定。
“我們感覺奶奶就是越做越起勁,帶養(yǎng)孩子的積極性也增加了,緩解了我們父母的很多壓力?!毙≈緥寢屨f。
法則提煉: 融合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家庭是其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單元。
一個優(yōu)秀的影子老師,不僅要支持孩子,更要賦能整個家庭,確保支持策略的一致性,讓家庭成為孩子最堅實的后盾。
終極法則:
站在孩子一邊,打敗問題
以上所有的“生存法則”,都指向一個更核心的法則:影子老師是做什么的?
“我經常跟我們的影子老師說一句話:你要站在孩子的一邊,打敗問題;而不是,站在問題的一邊,打敗孩子!”
大米和小米的資深督導仇怡旻認為,融合支持的本質,并非要消滅孩子的“缺陷”,而是為他提供一把適合的“拐杖”,讓他能通過這把拐杖,最終實現融入社會的目標。
一個影子老師最大的成就,是盡快讓孩子不再需要“影子”。
當然,讓自閉癥等特殊需要孩子都能在普通校園里安心、有尊嚴地長大,需要的不僅是專業(yè)的“影子老師”,更需要我們每一個普通老師、家長和同學,都愿意多付出一分的理解和耐心。
大米和小米在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嘗試,包括探索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推出面向有需要的家長、老師和康復師的影子老師培訓等。
去年下半年,大米和小米對影子老師的培訓內容進行優(yōu)化:
一方面,針對老師在小學階段缺乏經驗的問題,首次區(qū)分幼兒園與小學場景,補充了應對高齡兒童行為挑戰(zhàn)的策略與技巧;
另一方面,系統(tǒng)梳理并細化了服務流程,從初期的個案準備到入校后的執(zhí)行細節(jié),為康復師與督導提供更清晰的工作指引,有效降低風險。
今年,大米和小米首次發(fā)起“優(yōu)秀影子老師案例評選”活動,共收到55份案例報告,最終評選出10份優(yōu)秀案例,包括小志、辰辰和樂樂的報告。
大米和小米的培訓研發(fā)督導黃云霄表示,優(yōu)秀案例的共通之處在于“以孩子為中心”,能夠基于個案特點提出清晰、可行的干預策略與服務方案。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小志、辰辰和樂樂均為化名)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文章版權歸「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經許可,嚴禁復制、轉載、篡改或再發(fā)布。本號長期征集線索/稿件,一經采用,稿費從優(yōu)。提供線索/投稿請聯(lián)系:content@dmhxm.com。
點擊撥打大小米服務熱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