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潤
來源:劉潤(ID:runliu-pub)
未來幾年,生意應該怎么做?
前段時間,我跟著名的零售專家黃碧云老師,聊到了這個問題。
01
內(nèi)卷、老齡化
是生意難做的根本原因
這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
開個店,不是奶茶店、小超市、咖啡館,就是零食折扣店。你賣8塊8,我賣8塊5。你賠著笑推銷,他掏出手機比價。年輕人精挑細算,老人站在門口猶豫半天。大家筋疲力盡,但都賺不到錢。
為什么會這樣?兩個很重要的原因。
1)同質化內(nèi)卷。
中國零售,早就進入了存量市場,不再是“開一家火一家”。便利店、社區(qū)團購、直播帶貨、電商,全在爭同一撥人,用戶只看誰便宜。你賣8塊8,我就得賣8塊5。沒有絕活,就只能打價格戰(zhàn)。
2)人口結構變化。
老齡化來了。2024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已超20%。
(圖片來自:民政部)
但90%以上的中國老人,會選擇居家養(yǎng)老。他們的活動范圍,基本在“15分鐘生活圈”里。可圈里的,又大都是傳統(tǒng)門店,滿足不了包括日常照料、社交活動等需求。
同質競爭激烈、需求變化,但門店還在用老辦法做生意。生意,自然會難做。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24年,國內(nèi)至少有超過1.2萬家門店關閉。黃老師提到一個數(shù)據(jù),更觸目驚心:以后,中國預計要倒10萬家藥店。
怎么辦?
黃老師特別推薦我,去看去年年底,由商務部等9部門發(fā)布的一個文件,全稱是《關于完善現(xiàn)代商貿(mào)流通體系推動批發(fā)零售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行動計劃》。
注意,它的名字叫《行動計劃》,不叫《發(fā)展建議》。
這意味著,這不是一個號召,而是具體的計劃。我反復讀了幾遍,特別有收獲。結合黃老師的講解,我總結出了3個未來生意的方向:
做“附近”的生意,做“搭伙”的生意,做“減少浪費”的生意。
可能不全面,但供你參考。我們一個個說。
02
做“附近”的生意
從賣東西到做服務
做生意,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找需求。
可需求在哪?我們看文件原文:
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引導商業(yè)資源下沉社區(qū),重點發(fā)展“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補齊“一菜一修”(菜市場、小修小補)、服務“一老一小”(養(yǎng)老、托育)
大白話總結一下,就是:最值得抓住的需求,不在別處,就在“附近”。
附近,就是你家樓下,就是那些電商和大型商超覆蓋不到的“最后五百米”。電商送貨再快,也快不過你下樓走兩步。大型商超品類再全,也無法讓你隨時買根蔥。更重要的,90%選擇居家的老人生活半徑,就在這里。
那,怎么抓住呢?
一個好辦法,是:從“賣東西”,到“做服務”。
未來的附近生意,不再是簡單地把東西擺上貨架,坐等顧客上門。而是要主動上前一步,用服務,來幫鄰居解決更多麻煩。
比如,解決“不愿做飯”的麻煩。
大家工作太累、時間太少。買菜洗菜一小時,吃飯十分鐘。太麻煩了。怎么辦?有的超市,就試著“餐飲化”。利用已有的生鮮供應鏈,現(xiàn)做飯菜。比外邊便宜很多。
(圖片可左右滑動)
比如,解決“東西壞了沒地修”的麻煩。
現(xiàn)在想找個地方換拉鏈、修褲腳,越來越難了。因為生意太小,單開一個店活不下去。于是,有干洗店,就開出一個角落,專門幫人換拉鏈、修褲腳。
又比如,解決“不會挑”的麻煩。
很多時候,顧客不是不想買,而是不會挑。選擇太多,分不清好壞。于是,通過自己多年經(jīng)營的“信任”,足力健試著,開起了有機食品館。
未來,你離顧客的麻煩有多近,就離錢有多近。
生意人們,可能需要盡快適應這種新思路。
03
做“搭伙”的生意
讓一家店,掙兩份錢
可是,怎么適應?
還是看文件:
整合線上平臺、線下商超和物流站點,發(fā)展即時零售、直播電商等新業(yè)態(tài)。開展“一店一策”改造……拓展時尚化、主題化、智慧化消費場景,提高商業(yè)設施運營效能。
這話聽起來有點官方。但是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一個意思:
想辦法,讓你的店掙兩份、甚至三份錢。
怎么做呢?黃老師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
第一種玩法,叫做:流量疊加。
比如,在便利店里,開咖啡店。
(圖片來自:小紅書)
咖啡店最大的成本,是房租。尤其是,當自己70%-80%的訂單,都從線上接到的時候。它最需要的,可能不是一個漂亮的“客廳”,而是成本夠低的“廚房”。
便利店最大的痛點,是利潤薄。雖然人來人往,但每個人就買一瓶水、一包煙。它最需要的,可能是在現(xiàn)有基礎上,再有其他人進店就好了。
一個,想找一個便宜的“廚房”。一個有地方,但發(fā)愁錢不好賺。
于是,咖啡店,順利地在便利店里支起了攤子。用最低的成本,保住了80%的生意。便利店,也有了額外的流量,他來拿咖啡,順手就買個三明治,還分攤了租金。
線上流量+線下流量。這就是:流量疊加。
第二種玩法,叫:成本分攤。
比如,用5家烘焙店,養(yǎng)1個烘焙間。
一家烘焙店,成本最高的,不是水電租金,而是那個會做面包的師傅,和他身后那套昂貴的烘焙設備。如果租金水電1.5萬,師傅+設備折舊可能就要2萬。這得賣多少面包?漲價賣不動,降價不回本。太難了。
怎么辦呢?
你可以試著,1拖5。什么意思?用一個商圈中心的中央烘焙間,支持周邊五家定位不同的小店。比如,A店專門做便宜的早餐吐司;B店專門做健康的日式咸面包;C店專門做精致的下午茶點心……
這五家店,雖然賣的東西不一樣,但它們可以共用一個師傅,共用一套設備,甚至共用一個送貨司機。這就是:成本分攤。
第三種玩法,叫:能力復用。
比如,在藥店里,賣奶茶。
藥店最大的問題,是顧客不常來。你只有生病了,才會想起它。這是一個典型的低頻生意,光靠賣藥,利潤越來越薄。
那怎么辦?
遇見事了,先不著急去外邊找解決方案,而是想辦法,復用自己的已有能力。于是,有的藥店,就開始利用自己閑置的空間和供應鏈,開辟出“藥食同源”的健康奶茶業(yè)務。利用自己現(xiàn)成的羅漢果、雪梨,做起了現(xiàn)燉的草本熱飲。
(圖片來自:小紅書)
一個“不得不來”的低頻生意,變成了一個“沒病也想來”的健康打卡點。
一份資產(chǎn),兩份收入。這就是:能力復用。
未來,誰能在店里承載更多交易,誰或許就能有更強的競爭力。
而這種競爭力,不僅僅體現(xiàn)在誰能多賺錢上,更體現(xiàn)在誰能多省錢上。
04
做“減少浪費”的生意
從后倉和數(shù)據(jù)里,一分一分摳利潤
如何多省錢?
最立竿見影的方法,不是降低品質,而是減少浪費。
減少什么浪費?怎么減少?
文件里,有兩個著重強調(diào)的地方。一個,是物流。另一個,是決策。
先說物流。《行動計劃》里,有這么一句:
推廣標準化物流載具。加快標準托盤、周轉箱(筐)等物流載具推廣和循環(huán)共用……
啥是標準化物流載具?
黃老師舉了個例子:周轉筐。
原本,蔬菜要從田間到你面前的貨架上,可要遭老罪了。地里采摘,裝進一個大筐;再到分揀中心倒出來,打包、裝箱,運到門店再拆箱,一棵棵擺上貨架。麻煩多,損耗也大。
但如果有了周轉筐,就不一樣了。
采摘的時候,把蔬菜裝進周轉筐里。不用分揀,運到門店,本身就成了陳列架。黃老師告訴我,能反復使用的周轉筐,比起紙箱和麻袋,僅包裝材料就節(jié)省了6-7個百分點,損耗率也降低了1-2個百分點。再算上人工,小小一個周轉筐,就能省下20%的運輸成本。
(周轉筐。圖片來自:生鮮傳奇)
這就是,標準化物流載具。它把物理流程上的浪費,治得服服帖帖。
但商業(yè)世界里,還有一種浪費,比流程上的折騰更要命。那就是“憑感覺決策”。
今天進多少貨?我覺得天氣不錯,人應該挺多。水果什么時候打折?感覺明天吧。明天可能就賣不出去了??颗哪X袋決策,造成的浪費可太多了。
那怎么辦?老規(guī)矩,看文件:
加強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l(fā)揮數(shù)字引導生產(chǎn)作用。
讓人工智能,引導生產(chǎn)。
怎么引導?黃老師又給我們講解了幾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用AI做“風險管理”。
比如,用AI抓老鼠。
餐廳,最怕店里出現(xiàn)老鼠。但做飯的地方又不能撒藥,怎么辦?
那就在后廚裝上智能攝像頭,專門識別老鼠。一旦有“先遣兵”溜進來,攝像頭就警報,通知消殺公司來處理。清理垃圾、堵洞、粘鼠板和電子驅蟲器……
用算法,解決你最頭疼的麻煩。這就是:風險管理。
第二個方法,是用AI做“精準決策”。
比如,讓AI來決定,明天做什么糕點。
安徽一家糕點店發(fā)現(xiàn),一旦室外溫度超過33°,核桃酥這種又干又掉渣的糕點,就死活賣不動。于是,他們讓AI來介入管理。如果明天氣溫35°,那就給中央廚房下令,核桃酥的生產(chǎn)減少30%,冰綠豆糕多準備50%。
它把一個店長最頭疼的“憑感覺上貨”,變成了數(shù)學題。這就是:精準決策。
未來想賺錢,至少一半的功夫,要花在怎么“少浪費”上。
05
最后的話
好了。收束一下。
未來幾年,生意應該怎么做?結合《行動計劃》和黃老師的講解,我們似乎有了幾個模模糊糊的答案:
做“附近的生意”,從賣東西到做服務;
做“搭伙的生意”,讓一家店,掙兩份錢;
做“減少浪費”的生意,把利潤從后倉和數(shù)據(jù)里,一分一分摳出來。
生意,確實是難做了。但這個難,不是沒有機會了。而是,抱著原來的想法不撒手。
如果你還認為,開店就是簡單地“賣東西”,而不是“解決麻煩”;開店就得“單打獨斗”,而不是去“搭伙合作”;利潤就是“多賣貨”,而不是去“少浪費”。那生意,當然會難做。
未來幾年要做生意,可真得換個新思路了。
這個時代,挑戰(zhàn)很多,變化很快。但挑戰(zhàn)之中,也一定孕育著新的生機。
祝你,順勢而為。
參考資料
2、2024 年度國家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公報
3、商務部等9部門印發(fā)《關于完善現(xiàn)代商貿(mào)流通體系推動批發(fā)零售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行動計劃》的通知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