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虎父無犬子”,可以說在李德生父子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作為我國重要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李德生將軍的大名還是很家喻戶曉的,不過對于他的兒子,好像就很少有人了解了。其實,李德生的兩個兒子都非常出色,尤其是他的長子李和平。
在對越反擊戰(zhàn)中,李和平甚至直接沖進敵人陣地,還向戰(zhàn)友們大喊:
“向我開炮!”
1979年,越南在我國邊境頻頻挑事,今天占個山頭,明天打冷槍,連邊民趕集都得躲著炮彈。2月17日,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李和平當(dāng)時是12軍36師106團副團長,正帶著部隊在廣西邊境待命。
軍部考慮到他的身份,就想把他調(diào)到后方司令部當(dāng)參謀,安全又能發(fā)揮作用。可李和平當(dāng)時就急了,連夜寫了請戰(zhàn)書,末尾還按了血指印:“我是來打仗的,不是來躲清閑的!別人能上戰(zhàn)場,我怎么不能!”
隨后,他更是直接找到團長拍桌子:“我爹在抗美援朝時守上甘嶺,沒往后退過一步,我要是躲在后方,這輩子都抬不起頭!”
李德生聽說后,就給兒子打了個電話,沒說讓他注意安全之類的話,只問:“部隊的情況摸透了?戰(zhàn)術(shù)想清楚了?”見李和平答得扎實,老爺子這才松口:“到了前線,別想自己是誰的兒子,就想你是個帶兵的,不管怎么樣都得把弟兄們活著帶回來?!?/strong>
沒過幾天,106團接到任務(wù):拿下越軍的“A 型工事”。這處陣地在山坳里,幾十座地下暗堡像蜘蛛網(wǎng),火力能覆蓋方圓幾里,坦克開不進去,步兵硬沖就是送死。李和平帶著偵察兵摸了三夜,發(fā)現(xiàn)越軍有個規(guī)律:晚飯時換崗,并且,這個時候警惕性最低。
“就打他們吃飯的時候!”李和平拍板下了命令。于是,在2月下旬的一個傍晚,他帶著突擊隊摸上山,趁著越軍端著飯碗聊天的功夫,突然向?qū)Ψ介_了火。手榴彈順著暗堡的射擊孔往里扔,沖鋒槍掃得敵人抬不起頭。不到半小時,陣地就拿了下來。
誰知道,戰(zhàn)士們剛準備喘口氣,李和平就開始大喊:“別歇著,趕緊修工事,他們肯定反撲!”
果然,到了后半夜,越軍的炮彈就劈頭蓋臉地砸了過來。李和平趴在工事里數(shù)著,很快,他就說:“最少有一個團!是咱們的5倍!”他的話音剛落,前沿哨兵就喊了起來:“左邊又來一股敵人,像是路過的,也加入進攻了!”
這下他們在戰(zhàn)場上的壓力就更大了,原本就5倍之多的兵力,又多了一股力量加入,山坡下黑壓壓的全都是越軍,敵人人多勢眾,哇哇喊著就往上沖,李和平立即讓通訊員給后方發(fā)報:“速派援兵,我們頂不了太久!”
可援兵還在半路上,陣地上的彈藥就見了底。可戰(zhàn)士們還是奮勇殺敵,誰都沒有退縮的意思,子彈打光了,撿起石頭就往對面砸,甚至抓著刺刀就往前沖。可這樣的肉搏犧牲太大了,看著身邊的兄弟一個個倒下,李和平眼睛都紅了。
他突然發(fā)現(xiàn),沖在最前面的越軍擠成了一團,這一看就是想要速戰(zhàn)速決。這時候,李和平腦子里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要是有炮就好了……”
這個一閃而過的念頭瞬間就被他抓住,隨后李和平就握緊了步話機。見他這樣,身邊的警衛(wèi)員拽了拽他:“咋了副團長?”李和平?jīng)]有回答他的話,扯開嗓子就喊:“所有人,進暗堡!快!”
等戰(zhàn)士們都躲進了工事之后,他就爬到了離敵人最近的觀察哨,隨后就對著步話機大吼:“炮兵營!聽我坐標!向我開炮!快!向我開炮!”對面短暫地沉默了幾秒,隨后就傳來了急促的回應(yīng):“收到!確認坐標?重復(fù),確認坐標?”李和平大聲回答:“少廢話!快開炮!”
幾秒鐘后,炮彈就帶著尖嘯砸了下來。第一發(fā)就落在敵群中間,炸起的泥土混著殘肢飛上天。越軍懵了,他們沒見過這種打法。自己人還在陣地上,竟然敢開炮?混亂中,又一波炮彈砸下來,沖鋒的隊伍瞬間就垮了。
趴在觀察哨里的李和平被氣浪掀翻了好幾次,耳朵也被炸得嗡嗡響,臉上全都是土。等炮火停了以后,他爬起來就喊:“弟兄們,沖!”幸存的戰(zhàn)士們立即從暗堡里沖出來,撿起敵人丟下的武器,追著潰兵打。
等到援軍終于趕到的時候,陣地上已經(jīng)堆滿了越軍的尸體。戰(zhàn)斗結(jié)束之后,李和平也已經(jīng)遍體鱗傷了,被抬下來的時候,醫(yī)生說,他腿上的傷口再偏一點,就整條腿都保不住了。但李和平卻笑著對戰(zhàn)友說:“值了,咱一個團副,換他們一個營,賺了!”
這場硬仗打下來,李和平隨后就被升任36師的副師長。慶功會上,有人直到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他竟然是李德生將軍的兒子,不免感嘆道:“怪不得這么能打,原來是將門虎子!”
對此,李和平卻只是笑著說:“我爹可沒教我怎么打仗,他就教我別怕死,把弟兄們帶回來?!?/p>
給兒子取名“和平”,其實也是李德生將軍心底里對天下太平的期盼。不過,這位從槍林彈雨中闖出來的將軍,對孩子們的教育,可一點都“不太平”。
1916年出生的李德生,14歲的時候就跟著紅軍隊伍爬雪山、過草地,抗戰(zhàn)的時候上戰(zhàn)場打鬼子,解放戰(zhàn)爭時在襄樊戰(zhàn)役中“刀劈三關(guān)”,上甘嶺戰(zhàn)役中,更是靠著“兵力前輕后重,火力前重后輕”的妙招,把美軍的攻勢擋在陣地前。
1955年全國首次授銜的時候,李德生將軍被授予少將軍銜,此后,他還先后擔(dān)任了中央副主席和沈陽軍區(qū)司令員等職務(wù)。
雖然軍事上已經(jīng)有如此輝煌的成就,但李德生將軍家里的日子,卻和大多數(shù)普通人并沒什么兩樣。
3年困難時期,李德生家的飯桌上的食物也同樣少得可憐,偶爾有部隊按照規(guī)定發(fā)下來的細糧,他也讓警衛(wèi)員送給了駐地的困難人家。孩子們回家餓得難受,他就把自己的食物給他們,并蹲在旁邊說:“老百姓都在挨餓,咱家也不能搞特殊。”
到了1968年,18歲的李和平要參軍,李德生只說了句“到了部隊,就當(dāng)自己沒爹”。別人都以為將軍的兒子肯定能進機關(guān)或大城市部隊,可李和平被分到了偏遠山區(qū)的通信連,一待就是好幾年。
他每天都要背著幾十斤的線拐子爬山布線,晚上住在漏風(fēng)的土坯房,和戰(zhàn)友們一起開荒種土豆改善伙食。有次部隊推薦工農(nóng)兵大學(xué)生,李和平的條件是滿足的,可李德生卻給部隊打電話說:“讓他在基層多磨磨,別著急往上走。”
在父親這樣的教育下,李和平就是想“學(xué)壞”都沒機會。他也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后來,李和平也總說:“爹不是不愛我,他是怕我沾了‘將軍兒子’的光,忘了自己是誰?!?/strong>
從李德生到李和平,這兩代軍人的故事中,從來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豪言壯志,只有守護家國的責(zé)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