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當之無愧的戰(zhàn)斗英雄,在一場戰(zhàn)役中殲敵400,身上更是38處彈孔。曾多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中央更是下令將其抬進人民大會堂授予“七一勛章”。
光是這些經(jīng)歷聽起來就十分輝煌,他就是王占山。接下來,咱們就一起走進這位戰(zhàn)斗英雄的人生,看看他的輝煌事跡吧。
2021年6月29日的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里的燈光映照著29位功勛黨員的臉龐。當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一位坐著輪椅的老人抬上臺階時,在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這位92歲的老兵穿著洗得發(fā)白的軍裝,胸前的勛章在燈光下閃閃發(fā)亮,他就是王占山。當“七一勛章”掛在他脖子上時,老人渾濁的眼睛里泛起淚光,輕聲說:“這勛章該給那些沒回來的弟兄們,我不過是替他們多活了幾十年。”
他說的那些“弟兄們”,都是曾經(jīng)在朝鮮戰(zhàn)場上犧牲的戰(zhàn)士。
1952年,王占山跟著部隊跨過鴨綠江。到了朝鮮才知道,這里比國內(nèi)戰(zhàn)場苦好幾倍。冬天冷得能凍掉耳朵,戰(zhàn)士們穿著單衣,吃的是凍成石頭的土豆,晚上就蜷縮在雪地里。可沒人叫苦,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勁:“把美國鬼子打回去,保家衛(wèi)國!”
1953年7月,金城戰(zhàn)役打響。王占山所在的七連要拿下并守住408.1和408.2高地。這兩個山頭是整個戰(zhàn)線的制高點,敵人派了兩個營守著,還有飛機大炮助陣。連長在動員會上剛說完任務,王占山“噌”地站起來:“給我們?nèi)?!保證守??!”
凌晨進攻時還算順利,戰(zhàn)士們摸黑沖上高地,把敵人打了個措手不及。可天一亮,麻煩就來了。敵人的炮彈像不要錢似的往山上砸,泥土被炸得翻了好幾層。王占山趴在戰(zhàn)壕里,感覺五臟六腑都要被震出來了。炮擊一停,黑壓壓的敵人就沖了上來,前面還有坦克開路。
“打!”王占山喊著,率先扔出一顆手榴彈。戰(zhàn)士們跟著開火,機槍都打得發(fā)燙。就這樣打了一天,七連從200多人銳減到幾十人,王占山的胳膊也被彈片劃傷,簡單包了包就繼續(xù)打。
到了晚上,他召集剩下的人,解開纏在肚子上的繃帶,傷口還在冒血。“弟兄們,”他聲音沙啞,“人在陣地在,死也得把陣地守住!”戰(zhàn)士們嗷嗷叫著,眼睛在黑夜里亮得像狼。
接下來的幾天幾夜,成了王占山這輩子最難忘的日子。子彈打光了,就用石頭砸;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最后連槍托都碎了,就抱著敵人滾下山崖。有次他被炮彈掀飛,醒來時發(fā)現(xiàn)壓在死人堆里,爬出來繼續(xù)打。
等援軍趕到時,陣地上就剩幾個人了。王占山渾身是血,分不清是自己的還是敵人的。他看見戰(zhàn)友們上來,笑了笑,剛想說“守住了”,就一頭栽倒在地。
醫(yī)生后來數(shù)了數(shù),他身上有38個傷口,光肚子上就有個碗口大的窟窿。手術做了十多回,到了后來,醫(yī)生都說沒救了,讓準備后事??刹痪弥蟮囊惶熘形?,他突然睜開眼,第一句話就是:“陣地... 還在不?”旁邊的護士哭著說:“在!牢牢守住了!”他這才又閉上眼,安心睡了過去。
戰(zhàn)后,王占山被記一等功,成了“二級戰(zhàn)斗英雄”。朝鮮還給他發(fā)了“一級國旗勛章”。
1958 年回國時,毛主席接見他們,握著他的手問:“在朝鮮想家不?”王占山這個在戰(zhàn)場上從不掉淚的漢子,眼圈一下子紅了:“想!也想您老人家!”
王占山的血性,從小就有所展現(xiàn)。
1929年冬天,王占山出生在河北唐山的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從小,他就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獸行。
那年他才9歲,眼睜睜看著日本兵闖進家。5歲的妹妹嚇得直哭,被一個日本兵抓起來摔在地上,又用皮靴狠狠踢了幾腳。等鬼子走后,妹妹已經(jīng)沒了氣,小小的身子在冰冷的地上漸漸僵硬。
王占山抱著妹妹,指甲深深掐進自己的手心,血珠滴在妹妹冰冷的臉上。那天起,這孩子眼里就多了股狠勁,攥著拳頭說:“長大了非要他們償命不可!”
父親看著兒子通紅的眼睛,沒多說什么,轉(zhuǎn)身就加入了八路軍組織的農(nóng)會。叔叔王彬更是直接參加了區(qū)小隊,專找鬼子的麻煩。王占山也不閑著,扛起比自己還高的紅纓槍,跟著兒童團的伙伴們在村口站崗。
17歲那年,王占山成了村里的民兵隊長。就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他不幸被國民黨治安隊抓了。那些人又是打又是勸,想讓他說出八路軍的下落。王占山被打得渾身是傷,卻咬著牙罵:“你們這群漢奸,遲早沒好下場!”
第2天他被綁到刑場,眼看著旁邊的八路軍戰(zhàn)士被槍殺,他閉上眼等著槍響??删驮谶@時,遠處傳來槍聲,解放軍打過來了。混亂中,王占山掙開繩子跑了出來,回頭看見一個戰(zhàn)友倒在血泊里,沖著他喊:“快走!”
1947年,18歲的王占山正式參加了解放軍。入黨那天,他對著黨旗宣誓,聲音洪亮得震得屋頂?shù)艋遥骸拔彝跽忌剑@輩子跟黨走,刀山火海不回頭!”
1949年1月的天津,天寒地凍。王占山所在的七連接到命令,要拿下被國民黨稱為“金湯橋”的海河大橋。這橋是天津的咽喉,敵人守得固若金湯,光碉堡就修了十幾個。
進攻開始后,子彈像雨點似的飛。連長和指導員沖在最前面,沒一會兒就倒下了。王占山紅著眼,抓起炸藥包就往前沖,身后的戰(zhàn)士跟著他蹚過結(jié)著薄冰的河水,把炸藥一包包送到碉堡下。“轟隆”幾聲巨響,碉堡塌了,可七連的人也沒剩下多少。
最后沖上橋時,全連就剩幾十個人。王占山接過染血的紅旗,使勁插在橋頭上,寒風中紅旗獵獵作響。戰(zhàn)后,這支部隊被命名為“金湯橋連”,首長來合影時,20歲的王占山站在最前面,緊緊攥著那面浸透了鮮血的紅旗。
后來南征北戰(zhàn),王占山從東北打到兩廣,身上的傷疤多了一道又一道。
從朝鮮戰(zhàn)場上回來以后,王占山就成了軍官,但他還是和往常一樣,生活十分勤儉節(jié)約。在安陽軍分區(qū)當副司令時,他住的房子漏雨,后勤部門要修,他說:“不用,比朝鮮的山洞強多了?!?/p>
1987年離休后,王占山更忙了。他成了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天天騎著輛二手自行車,跑遍了安陽的中小學。給孩子們講戰(zhàn)斗故事時,他從不說自己多厲害,總是講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
他自己省吃儉用,買菜的時候總是挑些便宜的,衣服補了又補??捎龅骄杩睿偸亲罘e極的。抗洪救災捐,地震了捐,非典時也捐,把攢的錢都掏了出來。老伴忍不住心疼他:“你多少也留點養(yǎng)老錢??!”他卻忍不住說:“我這條命都是撿來的,錢算啥?”
這位年過9旬的老戰(zhàn)士,就像一座活著的紀念碑,記錄著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如今,當我們享受和平生活的時候,也別忘了王占山這樣的老兵。他們用鮮血換來的安寧,值得后世守護!
最后,向這些“活著的紀念碑”致敬,向所有為國家做出貢獻的英雄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