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香港大學(xué)畢業(yè)生,美麗能干的新聞記者,曾陪丈夫走過最艱難的時期,夫妻倆相濡以沫23年。
然而,當丈夫功成名遂之際,竟婚內(nèi)背叛,狠心拋棄與其共患難的發(fā)妻。
金庸與朱玫
父親的不忠,讓敏感的兒子上吊自殺。
她悲痛欲絕,讓小三終生不育,又一腳踹掉渣男,獨自生活。
以上這情節(jié),怎么看都像是網(wǎng)絡(luò)小說里才會出現(xiàn)的,但實際上,這是金庸和他第二任妻子朱玫的真實故事。
朱玫乃金庸的賢良內(nèi)助,金庸能收獲這般璀璨成就,實離不開朱玫的傾心付出,其功勞不容小覷。
可惜,他們的婚姻卻因金庸出軌,小三插足而以悲劇收場。
那么,朱玫和金庸是怎么相愛、決裂的呢?朱玫結(jié)局如何?
相濡以沫的婚姻
朱玫,1935年出生在香港,如風如火的烈女子。
她畢業(yè)于香港大學(xué),長得漂亮,能力強,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在香港的新聞界閃閃發(fā)亮。
如果沒有在某一天翻開了報社刊登的《書劍恩仇錄》,如果不是對那個筆名為金庸的查良鏞產(chǎn)生了興趣,朱玫或許會有一段美滿的戀情和婚姻。
朱玫和金庸是通過書信認識的,作為《書劍恩仇錄》的粉絲,朱玫經(jīng)常給金庸寫信,表達她對金庸小說的喜愛,以及對金庸才華的欣賞。
彼時的金庸,正處在情感受挫的傷痛期。
他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又對女神夏夢求而不得,苦悶又寂寞。
這個時候,比他小11歲,美麗大方的朱玫闖進他的生活。
他即便不喜歡朱玫,也無法舍棄這種被人迷戀的感覺。
于是,金庸和朱玫的聯(lián)系多了起來。
在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之間,金庸選擇了后者。
1956年5月1日,朱玫成為了金庸的新娘。
文靜窈窕的她站在金庸身側(cè),兩人相依相偎,接受著來賓們的祝福。
婚后,尚處事業(yè)低谷的金庸,與新婚妻子于半山纜車徑 2 號租賃了一套房屋。
也就是在這里,朱玫生下了他們的長子——查傳俠。
這段時期,金庸文思泉涌。
短短三年,他就創(chuàng)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雕英雄傳》三部武俠小說,在香港掀起了一陣“武俠熱”。
金庸之名,從此絕非寂寂無聞的“小透明”。他與梁羽生、古龍并肩,乃是新武俠小說的杰出開創(chuàng)者,聲名赫赫,令人敬仰。
1959年,金庸拿出全部稿費,創(chuàng)辦了《明報》。
對于丈夫這個大膽的決定,朱玫非常支持。
她辭去了穩(wěn)定的工作,在一窮二白的《明報》里當記者。
初創(chuàng)時期,《明報》的處境很困窘。
為此,朱玫變賣了自己的金銀首飾,幫丈夫排憂解難。
丈夫事情多,忙不過來,她就獨自掌家。
青年時的金庸
不僅要帶四個孩子,還要全包家務(wù),給金庸送飯。
出于節(jié)省之目的,朱玫每日皆往菜市場購置打折菜品,用心規(guī)劃每一筆開銷,精打細算。
她幾乎沒有自己的休息時間,要么在家里忙前忙后,要么在金庸的《明報》里任勞任怨地打工,一分工資都不要。
這是一段夫妻共同奮斗、相濡以沫的暖心時光。
夜半時分的渡口,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金庸和朱玫相攜而行的身影。
香港街邊的咖啡店里,他們坐在一起,分享同一杯咖啡,看起來甜蜜又幸福。
但是,只是“看起來”而已。
朱玫愛金庸嗎?愛的,金庸愛朱玫嗎?不一定。
如果說金庸對朱玫有愛,那么這個愛,應(yīng)該是建立在恩情的基礎(chǔ)上的,少得可憐。
到后來,這點愛甚至轉(zhuǎn)變成了寡淡的親情。
沒有了愛做支撐,恩愛的表象很快就被打破。
金庸內(nèi)向溫吞,朱玫強勢固執(zhí),兩個人每天都有吵完的架。
在一次次歇斯底里的質(zhì)問中,婚姻的裂縫越來越大,金庸的心,也逐漸游離……
婚姻破裂:死生不復(fù)相見
香港的北角英皇道有一家賣咖啡的餐廳,它離《明報》非常近,是金庸每天都要打卡的地方。
1969年的一天,他在這里認識了16歲的侍應(yīng)生林樂怡。
金庸對年輕漂亮的林樂怡很有好感,離開前還給了她十塊錢小費。
幾十年前,金庸曾和妻子分享同一杯咖啡。
如今,他掏出十塊錢小費,對著侍應(yīng)生青春美麗的臉龐,曖昧的心思悄然浮動。
很顯然,和家里那位強勢的夫人相比,眼前這位溫柔可人的小白花,更符合金庸的口味。
接下來發(fā)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金庸婚內(nèi)出軌,和林樂怡保持了七年的地下情人關(guān)系。
他一邊享受著朱玫對他的付出,一邊沉溺于林樂怡的溫柔鄉(xiāng)。
就連金庸自己都說,他的愛情觀不道德。
他的視線,他的愛意,永遠放在外面的女人身上,舍不得分給共患難的妻子,哪怕只有半分。
1976年,被蒙在鼓里的朱玫終于察覺到丈夫的異常。
正值《明報月刊》創(chuàng)刊十周年,金庸卻時常不見人影,朱玫只稍微問了一下,就知道了林樂怡的存在。
朱玫得知真相時,連站都站不穩(wěn)。
她怒不可遏,和金庸大吵一架。
吵完后,她在空蕩蕩的家里大哭一場,給遠在美國留學(xué)的兒子查傳俠打了電話,讓他為自己撐腰。
查傳俠是一個內(nèi)向敏感、精神脆弱的孩子。
得知父親出軌,他多次給父親打電話,希望父親斷了這段婚外情。
金庸自然是聽不進去的,他鐵了心要和朱玫離婚,與林樂怡在一起。
到最后,只要看到是兒子來電,金庸都直接掛斷。
此時的查傳俠剛剛和女友分手,精神低迷。
父親的出軌,更是往他本就脆弱的精神世界扔了一顆雷,炸得他粉身碎骨。
1976年10月,查傳俠上吊自殺,終年19歲。
兒子的死訊傳到國內(nèi),朱玫整個人都懵了。
她怎么都沒想到,對丈夫的執(zhí)念,居然會害了自己的孩子。
想到這里,她肝腸寸斷,心如死灰,決定和金庸離婚。
辦理離婚手續(xù)之前,朱玫提了兩個條件:第一,她要一筆錢,保障她后半生的生活。
第二,她要求林樂怡去扎輸卵管。
她不希望林樂怡生的孩子,威脅她三個孩子的生存。
金庸對朱玫雖然沒有愛,但是有愧疚,這兩個條件他都答應(yīng)了。
搞笑的是,離婚書到手后,金庸突然改變主意,不想和朱玫離婚了。
他甚至撕了離婚書,對朱玫說:“我們不要離婚了。”
朱玫瞥了前夫一眼,語氣堅定:“離都離了,不要再搞回頭的事情了。”
朱玫走得瀟灑,從這之后就再也沒和金庸產(chǎn)生過任何瓜葛,說一句話都嫌棄的那種。
后來,52歲的金庸和23歲的林樂怡結(jié)婚,朱玫則一個人住在香港,偶爾去英國小住。
無論是金庸還是三個孩子,她都閉門不見。
朱玫的強勢和固執(zhí),讓三個孩子也不太愿意去見她了。
金庸與女兒
晚年的朱玫疾病纏身,住院的時候沒有一個親人侍奉左右。
她去世的時候,死亡證明都是醫(yī)院員工幫忙拿的,真正的孑然一身,晚景凄涼。
她去世后,金庸接受采訪,說對不起她,這句遲來的“對不起”,顯得那么無力、無用。
朱玫的人生悲劇,一大部分源于金庸的無情,一小部分源于她的性格。
剛過易折,如果她沒有那么剛烈倔強,或許也不會和三個孩子形同陌路,最后的結(jié)局也不會如此悲涼。
當然,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依然是搞婚外情的金庸,這一點洗白不了。
希望朱玫下輩子,下下輩子,都不要遇見渣男了,獨自綻放,獨自美麗吧。
參考資料:
1、文匯報 《金庸情感“檔案”今晚開啟:任性過也被背叛過,攜手到老的終不是靈魂伴侶》
2、中國新聞網(wǎng) 《金庸逝世:一生三次婚姻 港媒講述傳奇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