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至2025,交通出行領域技術的興起方興未艾,放眼國內(nèi)外,誕生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造車新勢力軍團入局,十年來,在這條路上敗下陣仗的玩家數(shù)不勝數(shù):前有「生態(tài)化反、下周回國」的樂視汽車;中有英國超級時尚科技富豪戴森汽車,后有蘋果秘密打造的泰坦項目……然而,直到目前,能取得成功的跨界玩家屈指可數(shù),仍在牌桌上的新勢力造車玩家無非主流五家——「蔚小理華米」,其中,最突出的當屬于小米與華為。問題是,為什么是小米與華為這兩家?
先說華為,這家在ICT技術領域積累了近乎40年的經(jīng)驗,當它最初發(fā)力汽車界時,也是困難重重。出身入局汽車界,處處碰壁,幾大造車央國企都不搭理它,傳聞上汽集團高層更是拋出靈魂論,稱「跟華為合作造車會失去掌握核心技術“靈魂”」,無奈之下,華為找來總部位于重慶的某不知名小面包車、小微卡車制造廠:賽力斯小試身手,和賽力斯打造的第一款車是智選車SF5,這款車在2021年上市賣得并不好,口碑、名聲傳播都不理想,最終慘淡收場。加上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兩次簽署了五年為一期的「五年又五年」的不造車令,徹底自封血脈斷了余大嘴期望的親自下場造車夢,只能選擇跟現(xiàn)有汽車公司合作科技賦能造車。
后續(xù)華為在汽車界改頭換面重新定義了造車合作的模式——「鴻蒙智行」,鴻蒙智行系列的車型,從產(chǎn)品規(guī)劃、定義、設計、研發(fā)、營銷、全部由華為方執(zhí)行,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的造車方只是提供制造生產(chǎn)車輛的能力與資質(zhì),這就發(fā)揮出來了華為在「大物移云智」領域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優(yōu)勢,通過數(shù)據(jù)驅(qū)動,用戶需求的精準拿捏把握,在用戶心智上已經(jīng)樹立了里程碑式的標桿:華為在智能座艙(鴻蒙)、智能駕駛領域就是斷層式的領先,買鴻蒙智行就是買華為,買華為就是買科技、時尚、先鋒、安全……更何況,從2019年起華為就被美國制裁,華為克服了重重困難活下來了,更是贏得了國人的尊重——華為是科技先鋒、民族企業(yè),國家標桿,買華為=反制裁=有牌面。從而狂攬了廣大顧客的訂單,這種在復雜國際地緣政治背景下誕生出來的華為汽車氣質(zhì),古今中外都是獨一份,其他任何一家汽車公司都沒有,華為牌汽車不火,誰還能火?
如果當初華為親自搭建工廠造車,那么所有汽車公司都是它的競爭對手,“得益于”不造車令的「封印」,現(xiàn)在呢,幾乎所有的造車企業(yè)都跟華為有合作,它變成了所有造車公司的盟友、伙伴,華為是新時代中國的「德國博世」,是次世代智能電動汽車的底座與根基。
再說小米,2021年小米決定造車之初,雷軍馬上馬不停蹄地參觀拜訪了兩百多人的汽車界人士,包括但不限于向
比亞迪、長安、長城、吉利、奇瑞等老牌造車勢力以及新勢力
蔚來、小鵬、理想進行學習探討。并從理想汽車的創(chuàng)始人李想身上獲得最佳造車建議:“ 造車,那就全力 All In! ” 他確實聽進去了,決定造車后他三分之二的工作時間都用在了小米汽車上,以至于從 2021 年 3 月汽車項目立項,到 2024 年 3 月,三年磨一劍,就把第一款作品:小米 Su7 搬上科技巨頭林立、車型數(shù)不勝數(shù)的汽車舞臺,以至于 SU7 在開啟預定后的 24 小時內(nèi)訂單突破 88888 臺, YU7 更是 3 分鐘內(nèi)創(chuàng)紀錄地狂攬 200000 臺訂單。這種超乎想象的宇宙熱度,相較于特斯拉發(fā)布 Model3 以及 Cybertruck 的巔峰盛況時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還是面向國內(nèi)還不是面向全球上市時的訂單量。
小米汽車能獲得成功,是源自于小米對于用戶需求、人性的深刻把握。好的設計那就成功了一半,SU7顏值出眾,一見傾心。況且在一眾造車新勢力都開始主打自己的智能座艙系統(tǒng)搞封閉時,小米汽車Su7卻竟然開放支持Wireless Apple CarPlay,吸引果粉變米粉,積極擁抱傳統(tǒng)汽車使用者習慣轉(zhuǎn)型為小米汽車用戶——無縫、無感銜接。雷軍在《小米創(chuàng)業(yè)思考》闡述過小米的商業(yè)模式——鐵人三項:硬件、互聯(lián)網(wǎng)、新零售。SU7、YU7是硬件,通過App、小程序、門店O2O新零售擴大銷售渠道,再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拓展增值,增強用戶的用車好感度與樂趣。以至于YU7的訂單排期達到了驚人的52周,意味著現(xiàn)在大定下單等提車要13個月。相較之下,特斯拉Model 3 Perfomance提車周期僅為4~6周,關鍵是下訂小米汽車用戶還真愿意等待52周拿下這款期貨汽車,我在想,小米汽車這種獨一無二的獨特吸引力魔力,真的讓其他造車公司望塵莫及。
華為的
民族企業(yè)、國家典范氣質(zhì),小米的
時尚科技、潮流標桿氣質(zhì);兩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卻也恰恰是其他造車企業(yè)所欠缺的,或者說,是永遠追不上的……好的氣質(zhì) ( 品牌形象 ) ,加上過硬的產(chǎn)品力,帶來好的銷量,訂單銷路不愁,要是這都不成功,誰還能造車成功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