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看得見,就能輕易分辨白天黑夜……”2007年《星光大道》,盲人歌手楊光用一首《你是我的眼》唱哭億萬觀眾,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勵志偶像,圈粉無數(shù)并登上春晚舞臺。
但成名之后的他,被名利蒙住了“心”眼,做出一系列自毀前途的事,把謙遜與感恩拋諸腦后,用傲慢砸碎了所有光環(huán),“目中無人”成了他的標簽,“慘痛代價”成了注定的結局。
站在頂峰失去本心的楊光,都干了哪些令人不齒的事?他又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什么代價?
“身殘志堅”的勵志標簽
2007年,盲人歌手楊光在星光大道上用一首《你是我的眼》,打動了無數(shù)觀眾,,從《星光大道》總冠軍一路走上春晚舞臺,活成了“身殘志堅”的勵志標桿。
聚光燈曾為他點亮,掌聲曾為他雷動,他是那個讓無數(shù)人相信“黑暗里也能開出花”的盲人歌手,但他之后的結局并不好,因為他站在巔峰時,在名利場中弄丟了初心。
楊光的成名,曾是一段讓無數(shù)人熱淚盈眶的傳奇,他不到一歲,就被一場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奪走了視力,黑暗自此成了他世界的底色。
但他從沒放棄,每天堅持讀書、唱歌,父親還帶著他四處拜訪音樂老師,在盲人學校里,他靠著驚人的記憶力和音樂天賦,精通鋼琴、吉他等多種樂器,為他以后成名奠定了基礎。
除了優(yōu)秀的音樂能力外,楊光還能模仿趙本山、文興宇等名家的聲音,甚至能精準捕捉不同樂器的音色細節(jié),某種程度來說,他在音樂方面確實有驚人的天賦。
為了追尋音樂夢想,20歲的他背著簡單的行囊來到北京,擠在不足10平米的出租屋里,白天在街頭彈唱攢學費,晚上熬夜練習發(fā)聲和樂器,手指磨出繭子、喉嚨唱到沙啞也從不叫苦。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楊光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他報名參加了央視的《星光大道》節(jié)目。
在節(jié)目中,楊光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表現(xiàn)和獨特的經(jīng)歷,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奪得了年度總冠軍,從籍籍無名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歌手。
自此,他的名字和故事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他也成為了無數(shù)人心中的勵志偶像,隨著知名度的提高,他迎來了自己的事業(yè)巔峰。
楊光不僅被邀請登上春晚,還參加了北京殘奧會開幕式的演出,與眾多明星一起為全世界的觀眾獻上了精彩的表演,歌聲傳遍全球的同時,他也成了“勵志”的代名詞。
此外,楊光還發(fā)行了自己的專輯,舉辦了個人演唱會,商業(yè)演出和廣告代言更是不斷,他的收入也隨之水漲船高,過上了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生活。
可就在他事業(yè)巔峰時,他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他飄了,名利的加持讓楊光逐漸迷失了自我,變得傲慢自大、目中無人。
丟失初心,自毀前程
在錄制節(jié)目時,楊光頻繁耍大牌,讓工作人員提前兩個小時到場準備不說,自己還遲到,之后又拒絕與工作人員溝通,固執(zhí)己見,獨斷專行,認為他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不容別人反駁。
合作過的樂隊成員說,他會因一點不合心意的小事就當場發(fā)脾氣、摔東西,對著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劈頭蓋臉地怒罵,大發(fā)雷霆,甚至還借著他是盲人這件事來博得優(yōu)越感,獲得特殊照顧。
更讓觀眾失望的是,楊光漸漸丟掉了對音樂的初心,早期的作品里滿是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光明的向往,而成名后推出的歌曲,大多是迎合市場的口水歌,歌詞敷衍、旋律單調(diào)。
被粉絲質(zhì)問時,他卻只是不耐煩的說“那首歌太土了,現(xiàn)在誰還聽”,隨后自顧自地唱起歌,不與粉絲互動。
亂花漸欲迷人眼,隨著地位的提升,楊光忘了他是怎么火起來,怎么走到今天這一步的,觀眾的支持、團隊的付出都被拋擲腦后,取而代之的是傲慢和任性,令人唏噓。
俗話說的好,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時間一長,楊光必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
2015年,他在一檔重要的公益晚會錄制中,因為不滿節(jié)目組安排他和一位新人合唱,當場便與導演發(fā)生了沖突,不僅摔碎手中的話筒,還對著導演怒吼,認為將他和新人安排在一起是侮辱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為了不影響進度,導演耐著心向楊光解釋原因,稱這是公益演出的整體安排,希望他能以公益為重,但楊光對此不在意,甚至揚言“不取消合唱,我就罷演”之類的話。
結果可想而知,導演撤掉了楊光,臨時安排了其他嘉賓,隨后楊光“耍大牌罷演公益晚會”的消息也很快傳遍了娛樂圈,網(wǎng)友紛紛開始譴責他,負面評論鋪天蓋地般向他涌去。
觀眾們紛紛表示“再也不想支持這樣傲慢的人”,曾經(jīng)的“勵志偶像”形象徹底崩塌。
合作方也開始紛紛解約,原本敲定的代言被取消,待錄制的節(jié)目把他除名,甚至連一些老朋友也漸漸疏遠了他。
事后,楊光試圖挽回局面,先是開直播道歉,但因態(tài)度敷衍、全程念稿子,被網(wǎng)友吐槽“沒有誠意”,最后沒能挽回公眾形象,徹底從高處跌落,被人唾棄。
從這以后,楊光開過網(wǎng)店、做過直播帶貨,但都以失敗告終,他因過往的言行而被網(wǎng)友排斥,所以幾場直播下來,觀看的人寥寥無幾,銷量十分慘淡。
如今46歲的他,離開了北京回到了老家哈爾濱,和妻子孩子過著平凡的生活,從一個備受矚目的明星,變成了一個無人問津的路人,早已沒了當年的風光,令人唏噓。
楊光的故事,不禁讓人感嘆,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個人無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和根本,更不能忘記尊重他人。
只有保持謙遜和感恩的心態(tài),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否則,即使曾經(jīng)再輝煌、最終也會黯淡無光,淪為他人的笑柄,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
筆者觀點
在娛樂圈,很多人成名了之后,都會迷失自我,丟掉初心,干出許多被人詬病的事,如耍大牌、出軌、偷稅漏稅等,明明可以衣食無憂地過一輩子,卻非要作死,令人不知道說什么好。
回歸生活的楊光,或許終于明白,真正能支撐一個人走得遠的,從來不是一時的名氣和天賦,而是謙遜的品格、對他人的尊重,以及始終不變的初心。
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照出 人性在名利面前的脆弱 ,也印證了“善惡終有報”的道理,憑借努力和真誠贏得掌聲,卻因 傲慢和忘本 失去一切,這世間的因果輪回,從來都不會缺席,希望 大家以此為戒 ,不要讓悲劇發(fā)生,也不要讓自己后悔不已。#優(yōu)質(zhì)好文激勵計劃#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nèi)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