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塊錢理的發(fā),就差白忙活了,竟還被大媽挑上了!
只見大媽當街撒潑耍無賴,怒罵發(fā)型“丑到早飯都要吐出來了”!不付錢也就算了,還準備報警嘞。
丟人卻不自知,孫子在旁羞愧難當,恨不得鉆進地縫。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只花5塊,顧客也是上帝?
說實話,這年頭的服務行業(yè)是真難做,尤其是干理發(fā)的。
太貴了沒顧客,便宜了又沒得賺,搞得商家只能靠“低價引流,高價賺錢”。
這不,一家理發(fā)店趁著學生即將開學的檔口,搞了個超低價服務:5元理發(fā)。
換做一般人的理解,5塊錢還要什么自行車,期待值自然也不會太高。
只見老板帶著員工在一片樹蔭下支起小攤,上面寫著5元快剪。
而在廣告片的另一處,老板還特別提示了“15元精剪”。
不同的價位預示著理發(fā)師水平、服務質量存在差異,而老板自己也承認,多數(shù)5元服務都是由學徒或經(jīng)驗不足的理發(fā)師提供,并非資深技師。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這個道理懂得都懂。
好在即使是學徒,也一個比一個認真,都不想敗壞理發(fā)店名聲,活動如常持續(xù)了三四天。
直到8月24日,一位帶著孫子的大媽來到小攤前,最初還美滋滋的覺得自己撿上了,迫不及待的讓孫子坐下剪頭發(fā)。
可剪完之后,大媽突然覺得孩子剪完的頭發(fā)“丑了”、“跟被狗啃過一樣”,拒絕支付5元理發(fā)費。
頭發(fā)理完了,不想給錢可不行,理發(fā)師隨即報告老板,生怕大媽跑了。
殊不知,大媽就站在路邊理發(fā)攤前不斷辱罵,其中內容不堪入耳。
老板趕來詢問情況,理發(fā)師說:頭發(fā)剪得“齊整利落”、“干凈清爽”,就連孩子自己也覺得“沒有毛病”。
殊不知就是老板的幾句客氣話,竟讓大媽覺得自己占了上風,不僅不給錢,還要報警,說理發(fā)師把孫子的頭發(fā)剪壞了,要賠償。
老板為了生意,無奈提出“免費剪發(fā)”的方案,希望老人家放自己一馬。
沒成想,大媽更來勁了,罵的一句比一句難聽,一旁的孫子嫌丟人,趕緊躲在角落不敢出來。
一場鬧劇持續(xù)到大媽的兒子和兒媳婦出現(xiàn),這才制止了報警行為,圍觀的路人全都在說,頭一回見這么奇葩的事!
到底誰是受害者?
回顧大媽的鬧劇,她靠著撒潑省了5塊錢理發(fā)費用,而商家則少了5元收入,理論上是有點虧。
但實際上,老板從始至終冷靜的處理方式,為其店鋪在網(wǎng)絡上收獲了不少流量,不少網(wǎng)友也表示,方便的時候會去那里“照顧生意”。
反倒是省了5塊錢的大媽,用自己的行為給年幼的孫子反向上了一課,讓其心里蒙受陰影。
實際上,當大媽與理發(fā)師激烈爭吵的時候,她那骯臟的咒罵并沒有傷害到理發(fā)師,反倒年幼的孩子才是直接受害者。
小男孩目睹姥姥的激烈行為后,感到羞愧并試圖制止,卻無濟于事。
孩子雖然覺得發(fā)型沒什么問題,卻不得不面對圍觀者的目光和母親的爭吵。
網(wǎng)友普遍擔憂,為區(qū)區(qū)五元,讓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蒙受“人格和尊嚴的丟失”,可能給他們的心靈留下陰影。
更麻煩的是,一旦該視頻在網(wǎng)絡上廣泛傳播,孩子在開學之后,會被心智不成熟的同學們“開玩笑”,進一步對其心理造成傷害。
除了理發(fā)店以及孩子受到的損失,大媽動不動就報警的方式,將小事升級為公共事件的概率拔高。
這導致警方不得不介入調解,消耗了本應處理更緊急治安需求的公共資源。
理解萬歲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民眾素質參差不齊也確實沒什么直接的解決辦法。
但面對低價服務引發(fā)的消費沖突和代際觀念差異,唯有多溝通、多理解。
理發(fā)攤主在服務前應明確告知不同價位,例如5元學徒剪和15元師傅剪,對應的服務標準和預期效果不同,減少模糊地帶。
糾紛發(fā)生時,攤主主動提出修剪或放棄收費,展現(xiàn)了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這是不對的。
消費者選擇低價服務時,就要做好“一分錢一分貨”的覺悟。
若有不滿,應以事實為依據(jù)通過協(xié)商解決,而不是撒潑、拒付或濫用報警權。
結語
總之就是一句話,理解萬歲!
那要是真理解不了,那多看看自己的錢包,惹不起的就躲。
畢竟現(xiàn)在的老百姓,誰都不容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