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管道爆炸一事,最近終于水落石出了,或許是明白真相已經藏不住,沒等俄羅斯在安理會發(fā)飆,德國這邊就把什么都“招”了。
烏克蘭人被抓,德國公布細節(jié)
根據(jù)德國聯(lián)邦檢察院的通告,意大利警方在里米尼省抓了個 49 歲的烏克蘭男人,叫謝爾吉?K。這人可不是普通小嘍啰,德國認定他是 “北溪” 管道爆炸案的 “協(xié)調者之一”,說白了就是牽頭干活的。意大利走的是正規(guī)程序,用歐洲逮捕令把人扣了,現(xiàn)在已經引渡到德國,等著上法庭呢。
德國公布的調查文件里,把作案過程說得明明白白。2022 年 9 月,謝爾吉?K 帶著五個同伙,從德國羅斯托克港租了艘帆船,用的是假身份。這船叫 “仙女座” 號,看著像游艇,其實就是個老舊的單桅帆船,動力小得可憐。他們關了船上的定位系統(tǒng),神不知鬼不覺地開到波羅的海博恩霍爾姆島附近海域。
到了地方,船上四個潛水員背著裝備下了水。這可不是普通潛水,水深 70 到 80 米,相當于二十多層樓高,水壓大得能把人壓扁。他們在海底找到了 “北溪 - 1” 和 “北溪 - 2” 管道,貼著管壁放了四枚定時炸彈,單個炸藥重量在 14 到 27 公斤之間。這些炸彈可不是隨便放的,得精準計算位置,因為管道外面裹著混凝土和鋼護層,普通炸藥根本炸不開。結果大家都知道,2022 年 9 月 26 日,三聲巨響,三條管道當場漏氣,海水倒灌進去,徹底報廢了。
俄羅斯暴怒
這事兒最生氣的就是俄羅斯。北溪管道是俄羅斯的 “搖錢樹”,每年能往歐洲送一千多億立方米天然氣,結果被炸得稀巴爛。更可氣的是,德國、丹麥、瑞典搞調查的時候,把俄羅斯當透明人,連調查結果都不分享。俄羅斯多次抗議,要求參與調查,都被拒絕了。
現(xiàn)在德國公布了結果,俄羅斯直接在聯(lián)合國安理會發(fā)飆了。8 月 22 日,俄羅斯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波利揚斯基宣布,要求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專門討論這事兒。他在社交媒體上直言,德國調查拖拖拉拉,對安理會也不透明,擺明了有貓膩。俄羅斯的邏輯很簡單:管道是我的,我是受害者,憑啥不讓我查?你們偷偷摸摸調查,結果還指向我的敵人烏克蘭,這里面肯定有政治操弄。
烏克蘭喊冤
按理說,人是烏克蘭籍,德國調查結果也指向烏克蘭,這事兒應該沒跑了??蔀蹩颂m政府死不承認。總統(tǒng)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利亞克公開表態(tài),說烏克蘭跟這事兒沒關系,還反咬一口,說只有俄羅斯有技術和財力干這種事。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之前爆料,說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一開始批準了炸管道的計劃,后來在美國壓力下取消,但軍方還是偷偷干了。不過現(xiàn)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當時是武裝部隊總司令)直接否認,說烏克蘭軍隊沒權限執(zhí)行海外任務,這是 “挑釁”。
德國現(xiàn)在挺尷尬的。一方面,證據(jù)鏈擺在那兒,人證物證俱全;另一方面,烏克蘭是歐盟和美國的 “重點援助對象”,直接捅破窗戶紙,等于打了西方盟友的臉。所以德國媒體報道時都留了余地,說這是 “親烏克蘭團體” 干的,或者 “與烏情報體系有關”,就是不敢明說烏克蘭政府指使。
歐洲遭殃
北溪管道一炸,歐洲直接掉進能源地獄。之前歐洲 40% 的天然氣靠俄羅斯,北溪占了大頭。管道斷了之后,歐洲只能高價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LNG),價格翻了好幾倍。德國工業(yè)重鎮(zhèn)魯爾區(qū)的化工廠,因為天然氣太貴,只能停產或者搬到美國。普通老百姓更慘,冬天取暖費漲了三倍,電費像坐火箭一樣往上躥。
更麻煩的是,歐洲內部開始扯皮。東歐國家本來就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現(xiàn)在被迫轉向美國,心里不痛快;西歐國家尤其是德國,既要承擔高價能源成本,又得給烏克蘭送錢送武器,財政壓力山大。原本團結的歐盟,因為能源問題吵得不可開交。
德國為啥現(xiàn)在 “招供”?
其實德國早就掌握了線索,但一直捂著不說。現(xiàn)在突然高調抓人、公布文件,背后有深層原因。一方面,美國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美俄關系有所緩和,歐洲沒必要再硬著頭皮反俄。把烏克蘭人揪出來,既能給俄羅斯一個交代,又不會影響美歐團結 —— 畢竟幕后主使可能是拜登政府的決策,現(xiàn)任美國政府樂得看這出戲。
另一方面,德國國內壓力太大。北溪爆炸導致能源成本飆升,企業(yè)倒閉,民眾抗議不斷。再不公布真相,政府可能要背鍋。而且,意大利這次抓人用的是歐洲逮捕令,程序合法,德國沒法再拖了。
還有個關鍵人物沒抓到,就是另一個嫌疑人弗拉基米爾?Z。他是烏克蘭潛水教練,德國 2024 年就發(fā)了逮捕令,但他躲回了烏克蘭,波蘭還配合他跑路。這事兒說明,調查遠沒結束,后面可能還有大魚浮出水面。
國際影響:信任危機與地緣博弈
這事兒對國際關系的沖擊不小。俄羅斯對德國徹底失望,原本的能源合作徹底涼涼,德俄關系倒退十年。歐洲內部裂痕加深,波蘭、波羅的海國家主張繼續(xù)挺烏,德國、法國則開始反思對俄政策。更諷刺的是,美國成了最大贏家 —— 歐洲高價買美國 LNG,能源巨頭賺得盆滿缽滿,還鞏固了對歐洲的控制。
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緊急會議上,俄羅斯肯定會要求徹查幕后黑手,甚至可能提出國際調查。但美歐大概率會阻撓,畢竟真相一旦大白,可能動搖西方陣營的團結。這事兒最終會怎么收場,還得看大國之間的博弈。
結語
“北溪” 管道爆炸案,從一開始就是個政治陰謀。德國現(xiàn)在公布結果,既是迫于壓力,也是國際形勢變化的結果。雖然烏克蘭政府還在抵賴,但證據(jù)鏈已經很完整。這事兒給全世界提了個醒:海底基礎設施看似安全,實則脆弱,地緣政治的暗戰(zhàn)從未停止。未來,如何保護這些 “能源生命線”,避免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才是各國該操心的正事兒。而對于俄羅斯來說,這口氣肯定咽不下去,后續(xù)的反制措施,可能會讓歐洲更頭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