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千里科技(原力帆科技)交出了更名后的首份半年報。營收同比增長40%的亮眼成績單背后,一個數(shù)字格外刺眼:扣非凈利潤暴跌至-1.3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這家集齊了前華為車BU總裁、AI獨角獸創(chuàng)始人的“天才局”公司,正用真金白銀為它的AI夢想支付高昂學費。
營收猛增四成,股價一年翻倍,但從華為、曠視挖來頂尖技術大牛(參數(shù)丨圖片)組建的“豪華天團”,也未能立刻將千里科技拖出“燒錢”的泥潭。
半年報清晰地揭示了其轉型的殘酷B面:為攻堅智駕與智艙技術,公司研發(fā)費用狂燒近60%,直接吃掉了所有利潤。
當8月22日的這份成績單擺在投資者面前,一個尖銳的問題無法回避:這支被寄予厚望的“夢之隊”,究竟是帶領公司穿越轉型陣痛的終極解藥,還是一劑讓盈利變得遙遙無期的“毒藥”?
業(yè)績增長背后的隱憂
千里科技2025年上半年營收達41.84億元,同比增長40.04%,這主要得益于汽車和摩托車兩大核心業(yè)務銷量的全面提升。從收入構成來看,乘用車及其配件貢獻了59.95% 的收入,摩托車及其配件占30.42%,內燃機及其配件占6.09%。
然而,亮眼的營收增長背后隱藏著盈利能力的不足。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為-1.3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毛利率為8.29%,同比下降0.33個百分點。這種營收與凈利潤的背離表明,千里科技正處于轉型期,雖然營收規(guī)模快速擴大,但核心盈利能力的提升仍需時日。
“黃金三角”技術團隊的實力與壓力
2025年6月,千里科技迎來了另一位行業(yè)重磅人物——華為車BU首任總裁王軍,出任公司聯(lián)席總裁。王軍曾參與創(chuàng)建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yè)務部并擔任總裁,在通信技術和智能汽車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
隨著王軍的加入,千里科技組建了由印奇、陳奇和王軍組成的“黃金三角”技術團隊:董事長印奇是曠視科技創(chuàng)始人,主導AI算法研發(fā),為千里科技注入“AI+車”發(fā)展理念和科技創(chuàng)新基因;前華為智駕硬件負責人陳奇負責打造雙Thor芯片,構建硬件根基;聯(lián)席總裁王軍全面負責科技業(yè)務板塊,需要整合華為HI模式經驗與吉利生態(tài)資源。
這一團隊組合被市場譽為“天才局”,但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王軍在華為車BU期間雖然推動了HI模式的研發(fā)與推廣,但該模式在市場接受度方面并未取得預期成功。他現(xiàn)在需要整合華為HI模式經驗與吉利生態(tài)資源,推動吉利“千里浩瀚”智駕系統(tǒng)的研發(fā)。
AI轉型的高投入與長遠布局
千里科技在AI轉型方面投入巨大。半年報顯示,公司研發(fā)費用同比增長59.67%,這也是導致扣非后凈利潤為-1.34億元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些投入主要用于智駕算法、智艙交互體驗等關鍵領域攻堅,公司在6月發(fā)布了面向L2+的“千里智駕1.0”智能輔助駕駛解決方案。
同時,公司還成立了合資公司千里智駕,并與吉利汽車聯(lián)合推出“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tǒng),已實現(xiàn)多款量產車型搭載。在智能座艙領域,千里科技聯(lián)合生態(tài)伙伴推出智能座艙Agent OS系統(tǒng)(預覽版),能夠為AI Agent的運行、調用與協(xié)作提供底層基礎設施與服務。
市場競爭與差異化挑戰(zhàn)
中國新能源汽車和智駕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千里科技面臨的競爭對手不僅包括華為ADS、特斯拉FSD等頭部系統(tǒng),還有眾多新興造車勢力和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的入局。
王軍曾預測,“五年內智能駕駛一級供應商將形成三分天下格局”。在這一變革浪潮中,千里科技依托吉利“天地一體化安全體系”(通過自研低軌衛(wèi)星增強高精定位)和“千里浩瀚”系統(tǒng)的L3級量產落地能力,試圖快跑躋身行業(yè)第一梯隊。
國際化戰(zhàn)略的雙線布局
千里科技在市場競爭中采取了國內外市場雙線發(fā)力的策略。國際市場成為千里科技的新增長點,摩托車業(yè)務已覆蓋全球87個國家,新增巴西、埃及、乍得、南非等新興國家市場。汽車業(yè)務在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市場超額完成目標,印尼市場實現(xiàn)睿藍8項目落地。
這種雙線布局的策略,體現(xiàn)了千里科技在擺脫單一市場依賴方面的努力,也是其從本土企業(yè)向全球化科技公司轉型的重要一步。
資本市場的期待與擔憂
從資本市場來看,王軍加盟的消息獲得了投資者的積極反饋。公告后的兩個交易日,千里科技股價合計大漲7.12%。2024年中旬的千里科技的市值還徘徊在130億元附近,如今已接近400億元,近一年市值累計大漲近200%。
然而,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擔憂。千里科技目前尚處于轉型初期,“AI+車”戰(zhàn)略的全面落地和盈利能力的實質性提升仍需時間驗證。公司在研發(fā)上的高投入已經對當期盈利產生了影響,如何平衡短期業(yè)績壓力與長期戰(zhàn)略投入之間的關系,是管理層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zhàn)。
結語:風險與機遇并存
千里科技從力帆蛻變而來,正在經歷從傳統(tǒng)制造企業(yè)向智能出行科技品牌轉型的過程。公司擁有頗具實力的技術團隊、吉利生態(tài)資源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產業(yè)背景,這些都是其轉型的有利條件。
然而,公司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包括:盈利能力不足,扣非凈利潤為負,毛利率偏低,短期內難以改善;研發(fā)投入巨大,AI轉型仍處于“燒錢期”,需要持續(xù)投入;市場競爭激烈,面對華為、特斯拉等強大對手,差異化優(yōu)勢尚未形成;
技術商業(yè)化存在不確定性,智駕和智艙技術的市場接受度和盈利能力尚未得到驗證。
千里科技的轉型之路并非坦途,如何在智能化浪潮中找準定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這些都是公司需要持續(xù)思考的問題。隨著下半年繼續(xù)加大在科技業(yè)務的投入,構建“AI+車”全棧解決方案和開放平臺,千里科技能否在智能出行賽道脫穎而出,市場正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