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YouTube
撰文 | 阿嫻
審校|烏其多???????????????????????????????????????????????????????????????????????
當你正在廚房準備晚餐,煎牛排時平底鍋里的油冒起了濃煙。突然,刺耳的警報聲響起——原來是觸發(fā)了天花板上的煙霧報警器。
然而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的是,這個不起眼的小白盒子里,竟然含有放射性物質(zhì)镅-241。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嚇人?那么,為什么要在煙霧報警器中添加放射性物質(zhì)呢?答案其實和它的工作原理有關。
一枚硬幣大小的鋁紐扣上,附著著141納克的二氧化镅-241顆粒。|By Andrew Magill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magill/2939712141, CC BY 2.0
煙霧報警器主要分為“光電式”和“電離式”兩種。光電式煙霧報警器又可以細分為減光式和散射光式——散射光式光電煙霧報警器內(nèi)部像一個小迷宮,一邊裝著發(fā)光二極管(LED),另一邊裝著光敏傳感器,LED會每10秒發(fā)射一束脈沖光。正常情況下,LED發(fā)出的光線照不到傳感器;而當煙霧進入腔室時,光線會發(fā)生散射,部分光線會到達傳感器。傳感器將光信號轉(zhuǎn)換為電信號,然后觸發(fā)警報,提醒人們注意火災。
減光式光電煙霧探測器則與之相反。在正常情況下,光源發(fā)出的光會穿過空氣并到達傳感器,而在有煙霧時,發(fā)光器件的發(fā)射光受到煙霧遮擋,使傳感器接收的光量減少。與此同時,電路會檢測光強度,如果光強度低于指定閾值,就會發(fā)出警報。
散射光式煙霧報警器的工作原理。|tenor???????????
讓我們再看看會用到輻射物質(zhì)的電離式煙霧報警器,它的核心是極少量的“镅-241放射源”。這個放射源會持續(xù)釋放α粒子,使得一些空氣分子電離,一些粒子帶正電,一些帶負電。電離煙霧探測器內(nèi)部還有兩個電極,正極和負極之間形成一股穩(wěn)定的電流,相當于一條不停流動的“小溪”。
當煙霧顆粒進入報警器,就會阻礙這條“小溪”流動。電流一減弱,報警器的電路立刻察覺異常,警報聲就會響起來。這種設計對可見煙霧和不可見燃燒產(chǎn)物都極為敏感,能在火災初期就發(fā)出警告,為人們逃生爭取寶貴時間。
電離式煙霧報警器的工作原理。|tenor
電離式煙霧報警器里的镅-241,安全得超出想象。首先,它的用量很少,輻射劑量微乎其微。一個家用報警器里的镅-241含量只有0.3微克(約37千貝克勒爾),你乘坐一次跨洋航班接受的輻射,相當于在煙霧報警器旁邊站立數(shù)年的總量。與我們?nèi)粘I钪薪邮盏降淖匀槐镜纵椛湎啾,煙霧報警器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而且α粒子的穿透力極弱,在空氣中只能傳播幾厘米,一張紙、一層皮膚就能擋住,報警器的金屬外殼和塑料罩更是牢牢地將它鎖在里面。
其次,泄漏風險幾乎為零。正規(guī)廠家會把镅-241密封在薄金屬箔里,再用高強度環(huán)氧樹脂固定在報警器內(nèi)部,就像給它穿了金鐘罩。這種特殊設計確保即使在極端情況下,放射性物質(zhì)也不會泄漏。
根據(jù)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的數(shù)據(jù),全球有超過2000萬個家庭在使用含有镅-241的煙霧報警器。|By Whitepaw (talk) - Own work (Original text: I (Whitepaw (talk)) created this work entirely by myself.), Public Domain
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統(tǒng)計過,過去幾十年里,全球沒有一起因煙霧報警器镅-241泄漏導致的健康事故,它比家里的插座還安全。只要探測器完好無損、不把镅-241吃進肚子里,并按說明書使用,電離式煙霧探測器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這兩種探測器都可以探測緩慢燃燒的陰燃火災(一種無火焰、溫度較低、持續(xù)時間更久且通常發(fā)生在物體內(nèi)部的燃燒)或快速燃燒的明火火災,但每種技術都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美國消防協(xié)會建議,人們在家同時安裝電離和光電煙霧探測器。
電離式探測器最擅長探測初期火災(顆粒大小不可見)、快速燃燒的火災(顆粒尺寸更。┮约鞍禑熁蚝跓。光電式探測器擅長探測緩慢陰燃的火災(顆粒較大)以及淺色白/灰色煙霧。
定期清潔可以防止因灰塵和昆蟲積聚而引起的誤報,尤其是光電式探測器,因為它們更容易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meme
根據(jù)美國消防協(xié)會的報告,2009-2013年間,安裝了工作正常的煙霧報警器的住宅,火災死亡率比未安裝的低50%以上。由此可見,真正危險的不是報警器內(nèi)極其微量的放射性物質(zhì),而是沒有煙霧報警器保護的家。
????
參考資料:
[1]https://www.epa.gov/radtown/americium-ionization-smoke-detectors#:~:text=There%20is%20no%20health%20threat%20from%20ionization,is%20not%20damaged%20and%20used%20as%20directed.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Smoke_detector#Photoelectric
[3]https://www.nist.gov/how-do-you-measure-it/how-do-smoke-detectors-work
[4]https://www.safelincs.co.uk/smoke-alarm-types-ionisation-alarms-overview/
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zhuǎn)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chǎn)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fā)布者和內(nèi)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
▲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