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七月初五,村里老人念叨著看天能知三九冷不冷。
老祖宗傳下農(nóng)諺“三九冷不冷,就看七月初五”,說的是這天的天氣藏著冬日預兆。要是今兒太陽毒、曬得狠,冬天三九天怕是要凍得夠嗆。天陰落雨也別大意,不同說法藏著不同年景,得把心揪起來。
“三九”就是冬至后第19到27天,冰厚風刺骨,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
老人們說夏天熱得極端,冬天冷得徹底,是對氣候平衡的樸素認識。就像“七月初五晴,干涸到重陽”,農(nóng)諺里藏著旱澇的信號,得細品。
“七月初五雨,牛草貴過糧”,下雨預示秋多雨,得提前備足牲畜草料。陜西那邊說“七月初五滴一點,耀州山上折棗棍”,雨水多怕棗子爛枝頭。不過農(nóng)諺有地域性,南方北方說法不同,不能全信卻也不能不當回事。
我個人覺得,這些老經(jīng)驗是一代代人的觀察,雖不精準卻有參考價值。現(xiàn)在看天氣不能只靠老法子,還得盯著天氣預報,兩邊結合心里才踏實。
要是今兒天熱得反常,冬季防寒得早做打算,別等凍著了才著急。三九天冷不冷,既看老天臉色,也看咱們準備足不足,主動權在自己手里。不同作物怕凍不一樣,小麥、油菜得提前想好護苗法子,別讓寒氣傷了根。
棚室種植的老鄉(xiāng),得琢磨加固架子,別等冷風來了把棚頂掀了。牲畜圈舍要檢查漏風處,冬天風刀子厲害,別讓畜生跟著挨凍。雖說農(nóng)諺不能當科學預報,但老輩人的智慧得尊重,該留意的地方不能馬虎。
未來幾天多留意天象,把老經(jīng)驗和新消息結合起來,心里才有譜。三九天到底啥樣,現(xiàn)在誰也說準,提前準備總沒錯,別到時候抓瞎。各位老鄉(xiāng),不管冬天冷不冷,把防寒的法子記心里,跟著時節(jié)走準沒錯。
記住了,老祖宗的話是提醒,咱們得長點心,把田管好、把家護好。關注后續(xù)天氣變化,該出手時別猶豫,莊稼和日子都靠咱們自己操持。寒冬要是真來了,咱有準備就不怕,日子就得提前打算才能穩(wěn)當。
就像老話說的,“人勤地不懶”,咱們多上心,天冷也能挺過去。最后說一句,七月初五看天相,防寒準備早跟上,日子才能順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