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的“文盲”,能演好戲嗎?
這是央視網2年前發(fā)出的靈魂一問,劍指娛樂圈里那些腦袋空空的明星們,他們拿著比普通人高千倍萬倍的收入,卻在熒屏前暴露自己的真實水平。
他們都有誰呢?
在央視網那篇文章上,舉的例子里就有趙露思之前的采訪發(fā)言,可以說是非常典型的存在了。
一切都要從影視劇《胡同》說起,這是一部分三大篇章的跨年代類型劇,趙露思主演的是建國初期的一位黨政工作者。
按理說拿到這樣一個角色,一定會好好了解當時的背景環(huán)境,這樣也能很好的熟悉劇本,然后再去演好戲。
可誰知在電視劇宣傳階段,當被問及在劇里演的什么角色時,趙露思假裝思考,給出了累人的回答。
她說:“就是一個女孩在黨成立時的一些改變”。
建國和建黨她完全沒分清楚,這樣的人確定能演好角色嗎?
這還不算完,之前趙露思擔任中法環(huán)境月大使時,更是展現(xiàn)了丟人的一面,本來中法那時候已經建交60周年了,她卻在發(fā)言時表示是40周年。
雖說不記得這個情有可原,但這也是對普通人來講的,她作為一個中法活動重要一員,連這個都不知道,能說得過去嗎?
除此之外,趙露思自爆抑郁癥后還參加過一檔綜藝,里面的表現(xiàn)毫無情商,更是刷新網友對她的認知。
綜藝里她一直對著小孩子賣慘,說一些腦袋空空的話,正常人都知道拐杖的作用,是幫助老人或者腿腳不便的人。
結果趙露思表示之前一直以為拐杖是裝飾品,用來展示權威的,如此不過腦子的講話,基本證實了什么叫做“絕望的文盲”。
王一博
除了趙露思,王一博在央媒批文中也是榜上有名。
在一部春節(jié)檔電影路演中,有記者采訪問了一些問題,結果王一博一問三不知,好像神游太空了一樣。
按理說這種宣發(fā),肯定要事先做好準備來應對提問,但王一博直接擺爛,表示自己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如果說這是他的性格使然,想要耍酷,那無可厚非,可實際上他不止腦袋空空,就連漢字都不會寫。
也是在一部電視劇宣傳期,當時王一博需要寫“到此一游”,他開始猶猶豫豫不知道從哪下筆,寫完一個字之后就左顧右盼,明顯是被難住了。
詢問之后,他便大顯身手,寫了“一氵放”后來還是別人幫他寫的“此”。
當他把白板對準鏡頭后,網友發(fā)現(xiàn)四個字只對了仨,那個“到”寫的模模糊糊,此還是比人寫的,也就是說王一博只會寫一。
對此還有網友表示,是因為他名字里帶一,所以才會,要是到此二游,估計王一博都得麻爪了。
這么一看,他確實擔得起“絕望的文盲”稱號。
吳京
可能有很多人因為“戰(zhàn)狼”系列,喜歡上了硬漢子吳京,但演戲方面他行,文化方面是真不咋地。
最近,吳京可謂是被全網嘲笑,之前采訪的一些片段也都被拉出來反復鞭尸,而起因正是八年前的一段采訪,面對鏡頭時動作浮夸甚至輕佻,小動作不斷,絲毫沒有老演員的穩(wěn)重。
因為學武,總有人覺得他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小時候沒怎么正經上過學,便去了什剎海體校學習武術。
這也導致后面他的很多言論,給人的感覺情商很低,也沒什么文化素養(yǎng),所以他的那些嘚瑟、說教和裝腔沒有經過任何加工修飾便展現(xiàn)在眾人眼前,造成人們的無法接受。
而且之前有一次節(jié)目,曖昧兩個字,吳京讀出來變成了“暖味”,讀完他根本沒意識到自己讀錯了,似乎真的不認識這個字,著實讓人有些尷尬。
孟美岐
目不識丁的代表除了王一博吳京,還有孟美岐。
這位選秀出來的新星,本來因為唱跳俱佳應該有個好的前途,結果21年被爆出來插足別人的感情生活,塌房塌的一塌糊涂。
而且插足不過是冰山一角,之前她在韓國做練習生的時候,在被問來自哪,孟美岐猶猶豫豫說出了自己來自韓國,這樣的忘本行為引起網友憤怒。
至于她腦袋空空方面,也不在少數(shù),有一次不知道是想展示自己的繪畫技巧還是英文技巧,發(fā)了一條博文。
結果那幅畫被原作者刷到,直接質問為何要要把自己的兩幅畫拼接到一起,因為當時不少粉絲都以為是孟美岐自己畫的。
這下直接被戳穿,沒想到她還死鴨子嘴硬,各種找補。
還有一次,為了給高考生送祝福,結果金榜題名的榜字還寫錯了,后來代言甄稀,祝福“甄稀大賣”,也把甄和賣字寫的不知是哪國漢字。
這下直接坐實了她文盲的形象。
周也
不認識字的,還有周也一個。
這個長相非常漂亮的女演員,也是目不識丁的代表,直播的時候出了大丑。
當時她主演的電視劇剛開播,男女主角一般都會網上做些活動宣發(fā),結果把懺悔讀成了“qian悔”,還連讀了四次,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可把對面的男演員尷尬到不知所措,只能不好意思的糾正一下讀音。
有網友表示,一次可能是不注意讀錯了,兩次三次那可能是真不認識,如果連字都不認識,又咋可能看懂劇本呢?難道都要靠配音,然后自己在屏幕面前擠眉弄眼嗎?
這已經不是小疏忽了,不光自己丟面子,更能看出娛樂圈現(xiàn)在有些地方是真亂了套。
央媒點名也不是故意挑誰的錯,而是想告訴觀眾和這些賺不少錢的明星演員,別再一門心思追流量,把好好做事、有真本事這茬給忘了!
現(xiàn)在不少資本就想快賺錢,把藝人當成能快速撈錢的工具人,比如有的明星,一場音樂節(jié)要價300萬,卻連劇本都懶得提前看兩眼。
就這么搞,行業(yè)能不變形嗎?
要是行業(yè)只認長得好看,把肚子里有文化當成可有可無的事,那出現(xiàn)這種沒文化的明星,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所以這個行業(yè)真得好好改改,只有肚子里有真文化、做人守規(guī)矩,才能在這行長久站得住腳。
等哪天整個行業(yè)都能敬畏文化、認真搞專業(yè)了,德藝雙馨才不是空喊的口號,咱們看的電視、電影也才能真正傳遞點好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