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chuàng)作的動力~
1933年5月的一個深夜,湖南洞柘灣槍聲大作,47歲的賀英被叛徒出賣,血染戰(zhàn)場,她的弟弟賀龍后來成為開國元帥。
她的侄女婿廖漢生更厲害,43歲就當上國防部副部長,官至副國級。這個賀家,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基因?
賀家大姐初長成
桑植縣洪家關,1886年。
賀民英降生在這個偏遠的湘西山村,誰也想不到,這個女娃會成為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女司令"。
父母早逝,賀英十二三歲就當家,弟弟賀龍比她小十歲,妹妹們更小,一個半大的姑娘,硬是撐起了整個家。
那時的桑植,土匪橫行,官府腐敗,普通百姓活得像牲口一樣,賀英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1906年,二十歲的賀英嫁給了谷績庭,這不是普通的農家婚姻,新婚夫婦很快拉起一支隊伍,專門對付惡霸土匪。
谷績庭有槍,賀英有膽,兩口子帶著三百多號人,在湘西打出了名堂。劫富濟貧,為民申冤,當地老百姓拍手叫好。
賀英的槍法準得嚇人,百步之外,一槍撂倒,土匪們提起"香大姐",腿都發(fā)抖。
1916年,桑植縣出了個惡霸,叫朱海珊,這家伙專門盤剝農民,逼得百姓家破人亡。賀英支持弟弟賀龍,一刀結果了朱海珊的性命。
知縣陳慕功貪贓枉法,魚肉百姓,賀家姐弟聯(lián)手,硬是把這個狗官趕出了桑植。
1922年,噩耗傳來,谷績庭被仇家暗算,死在了外地。
賀英沒有哭天搶地,她接過丈夫的槍,眼神變得更加堅定。
"我替你報仇,替你繼續(xù)干下去。"
賀英的隊伍不減反增,丈夫死后,追隨她的人更多了。這個三十六歲的女人,用實力證明了什么叫巾幗不讓須眉。
湘鄂西女司令
1926年夏天。
賀龍要參加北伐,需要地方武裝支持,賀英二話不說,把自己的隊伍全部交給了弟弟。
"我們賀家的槍,就是要打壞蛋的。"
北伐軍攻城略地,勢如破竹,賀英的隊伍配合主力部隊,連戰(zhàn)連勝。當地百姓夾道歡迎,高呼"賀家萬歲"。
大革命失敗了,蔣介石、汪精衛(wèi)露出真面目,開始屠殺共產黨人。
賀英急忙趕到武漢,找到弟弟賀龍,她見過世面,知道這些人不可信。
"你要小心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這些人翻臉比翻書還快。"
賀龍聽進去了,南昌起義前夜,正是賀英的提醒讓他下定了決心。
1928年春天,賀龍和周逸群回到湘鄂西,他們要重新點燃革命的火種。
賀英聽到消息,立馬行動,她把自己的一千多人馬,全部交給了賀龍和周逸群。
"我的隊伍就是你們的隊伍。"賀英的話擲地有聲。
從此,賀英正式加入工農革命軍,她參加了桑植起義,為建立湘鄂西根據地立下汗馬功勞。
敵人給她起了個外號:"湘鄂西第一女司令"。
這個外號不是白叫的,賀英指揮作戰(zhàn),從不拖泥帶水,該進攻時絕不退縮,該撤退時絕不戀戰(zhàn)。
她的隊伍紀律嚴明,從不擾民,老百姓見了賀英的人馬,主動送茶送水。
電影《洪湖赤衛(wèi)隊》里的韓英,原型就是賀英,藝術來源于生活,賀英的傳奇經歷比電影還要精彩。
奇怪的是,賀英從頭到尾都不是共產黨員,她就是憑著樸素的階級感情,跟著共產黨干革命。
"我不懂什么主義,我只知道誰對窮人好。"賀英的話簡單明了。
壯烈犧牲洞柘灣
1930年,紅軍主力東下洪湖。
賀英主動留下來,繼續(xù)在湘鄂邊堅持游擊斗爭。
這個決定改變了她的命運,如果跟著主力走,也許就不會有后來的悲劇。
1932年秋,形勢急轉直下,國民黨調集重兵,對蘇區(qū)進行殘酷圍剿。
紅軍主力遠在洪湖,湘鄂邊成了孤島,賀英的游擊隊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敵人懸賞十萬大洋,要賀英的人頭,告密者、叛徒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賀英把隊伍化整為零,分散活動,白天躲在深山老林,晚上出來打游擊。
吃野果,喝山泉,住巖洞,賀英和戰(zhàn)士們過著野人一般的生活。
有人勸她投降,有人勸她逃跑,賀英一概不理。
"我賀英這輩子只認一個理,跟著共產黨,為窮人打天下。"
1933年5月,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賀英帶著剩下的幾十個戰(zhàn)士,來到洞柘灣休整,大家太累了,需要好好睡一覺。
誰知道,隊伍里出了叛徒。
半夜三更,槍聲大作,數百名敵軍把洞柘灣團團圍住。
賀英一個鯉魚打挺跳起來,抓起雙槍就打。
"同志們,快突圍!"
戰(zhàn)斗異常激烈,賀英一邊指揮,一邊射擊,她的槍法還是那么準,一槍一個。
敵人的子彈打中了她的胸口,鮮血染紅了衣裳,賀英搖搖晃晃站不穩(wěn)。
戰(zhàn)士們要背她走,賀英用盡最后的力氣推開他們:"你們快走,我掩護你們!"
這是賀英說的最后一句話,她舉起槍,朝著敵人扣動扳機。
槍聲戛而止,一代女豪杰,就此香消玉殞。
47歲,賀英走完了她波瀾壯闊的一生。
身后哀榮與家族傳承
賀英犧牲的消息傳到紅軍主力那里,賀龍痛哭失聲。
"大姐,你等等我,等我打敗了敵人再走??!"
悲痛化為力量,賀龍帶著隊伍,連續(xù)打了幾個大勝仗。
每次戰(zhàn)斗前,賀龍都要對著天空喊一聲:"大姐,看著弟弟給你報仇!"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懷仁堂。
開國大典已經過去六年,新中國的將軍們要正式授銜了。
賀龍穿著嶄新的元帥服,胸前佩戴著金光閃閃的勛章,他的軍令狀編號是001,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榮譽。
賀龍想起了大姐賀英,如果她還活著,該有多高興啊。
賀家的榮耀不止于此。
還有一個人,比賀龍元帥的成就更加顯赫。
廖漢生,賀英的侄女婿。
這個故事要從1920年說起,那時候廖漢生還是個十歲不到的小孩子,跑到路邊看賀龍的隊伍經過。
賀龍一眼就看中了這個膽子大的小家伙。
"你是誰家的娃?"
"我是廖家的,叫廖漢生。"
賀龍拍拍他的肩膀:"好樣的!"
后來賀龍做媒,把二姐賀戊姑的女兒肖艮艮許配給廖漢生,這門娃娃親,改變了廖漢生的一生。
1928年,十七歲的廖漢生正式成了賀龍的外甥女婿。
從此,廖漢生跟著賀龍南征北戰(zhàn),湘鄂西根據地、紅軍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哪里有賀龍,哪里就有廖漢生。
1954年,43歲的廖漢生被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
這是什么概念?當時的國防部副部長一共七個人: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王樹聲、蕭克、李達,再加上廖漢生。
前面六個都是大將或者上將,只有廖漢生是中將。
中將能和大將、上將平起平坐,這在軍史上絕無僅有。
1955年授銜時,廖漢生成了國防部副部長中唯一的中將,很多人不服氣,憑什么?
憑的就是能力和資歷,廖漢生雖然軍銜不高,水平卻是一流的。
更厲害的還在后面。
1983年,廖漢生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這是副國級的職務,比很多元帥、大將都要高。
廖漢生在這個位置上干了十年,直到1993年才退下來。
想想看,一個山溝里出來的窮孩子,最后當上了副國級的領導,這不是傳奇是什么?
廖漢生的人生有兩個轉折點。第一個是遇到賀龍,第二個是娶了賀家的女兒。
血濃于水的親情,讓賀家人抱成了一團,賀英死后,賀龍把照顧廖漢生當作自己的責任。廖漢生也沒有辜負期望,成了賀家最爭氣的后代。
2006年10月5日,廖漢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臨終前,他還在念叨著賀英大姐。
歷史是最公正的審判官,賀英雖然犧牲得早,她的名字卻永遠被人銘記。2009年,她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一個家族,三代傳奇,賀英開了頭,賀龍接了棒,廖漢生又把這份榮耀延續(xù)下去。
這就是中國革命的縮影,無數個像賀家這樣的家庭,前仆后繼,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今天的歲月靜好,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參考資料:
《講巾幗英雄故事》賀英 - 共產黨員網官方發(fā)布
《新中國英雄模范人物:賀英》- 共產黨員網權威認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