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26日零點過一刻,你還沒睡?”克里姆林宮客房的門被輕輕推開,毛主席探頭問道。張仙朋猛地站起,“主席,文件批完了嗎?要不要端杯茶?”——這一幕,成為多年后他口述時最先浮現(xiàn)的畫面。
毛主席搖搖頭,將一疊牛皮紙日記本遞到燈下:“先別忙端茶,把你這幾天寫的東西拿出來,我看看?!睆埾膳笥行┎缓靡馑?,“在蘇聯(lián)待著,總想寫點感受,就亂押了幾句?!泵飨Φ盟剩骸澳贻p人嘛,寫錯了也不丟人。”
本子攤開,第一頁寫著:遠(yuǎn)望宮前朵朵花,盛開寒風(fēng)晨霜下……毛主席讀完,眉峰一挑,“朵朵花”前加個“遠(yuǎn)望”不錯,意境打開了。接著他翻到另一首《求知》,讀到“手握干枝淚浸土”時突然抬頭:“你也能寫出這樣的句子?不簡單嘍!”那一聲夸贊,像把火,瞬間點亮了張仙朋的胸膛。
誰能想到,這個被主席稱為“小詩人”的山東小伙,八年前還是沈陽文化賓館一名普通招待員。1949年12月,16歲的張仙朋聽到廣播里“全體招待科到會議室”的通知,沒多想,抄起筆記本就去了。會上領(lǐng)導(dǎo)只丟下一句話:接待重要首長,全程保密。那晚,賓館樓道里熱水壺來回碰撞的聲響,成了他記憶里最緊張的鼓點。
首長到底是誰?沒人敢問。直到次日正午,一輛專列悄悄停在沈陽站,毛主席邁步走進賓館,張仙朋才明白自己肩頭的分量。他端茶時手微微顫抖,嘴里卻穩(wěn)穩(wěn)吐出四個字:“主席,請茶?!泵飨а垡恍Γ骸爸x謝小同志?!敝皇莾删浜?,卻讓張仙朋整整激動了一宿。
短暫的相逢沒帶來結(jié)局。1950年3月1日,毛主席結(jié)束赴蘇訪問回程再次下榻賓館。三天里主席時不時同他閑聊:“小張,今年多大?讀過幾年書?”那種不帶官腔的詢問,讓張仙朋心里發(fā)熱。臨別前,警衛(wèi)汪東興悄聲問他:“愿不愿意去北京?”他只能憋出一句:“聽組織安排?!逼鋵嵭睦镌缫逊购?。
五個月后,調(diào)令來了。1950年8月,張仙朋背著行李踏進北平城,先到中央警衛(wèi)處報到,1951年3月正式成了主席衛(wèi)士。第一次走進菊香書屋,濃重的墨香撲面而來,他不由屏住呼吸。李銀橋介紹完,毛主席握住他的手:“工作辛苦點,你要有心理準(zhǔn)備?!薄爸飨?,我不怕!”回答干脆,卻難掩顫音。
剛上手時,笑話也不少。一次晚餐,主席邊吃邊讀文件,抬頭吩咐:“搞個蠟燭?!焙峡谝糁?,張仙朋聽成“搞個辣子”,匆匆沖到廚房拎回一把尖椒。推門一瞧,桌上一根白蠟早亮著,他愣住。毛主席察覺,樂了:“辣子也好,我正想吃?!币痪湓?,把小衛(wèi)士的窘迫化為暖流。
隨著日子推移,主席的習(xí)慣張仙朋摸得越來越清。更重要的是,毛主席把“學(xué)習(xí)”兩字,塞進了每個貼身工作人員的日常。1952年春,他把張仙朋等人送進公安學(xué)校:“年輕,就得多讀書,將來用得上?!睂W(xué)費、書費,全由主席稿費埋單。周末返校,張仙朋常捧著作業(yè)本到菊香書屋,主席必問:“菜里有油嗎?宿舍暖不暖?”末了還加一句:“記得寫點東西給我看看?!?/p>
1954年初秋,兩人隨行杭州。會后夜游西湖歸來,主席忽然考他:“浙江周圍都有哪幾個???”張仙朋只答對一個。主席不責(zé),拍拍他肩:“去地圖室翻翻,晚上我再問?!币股顭粝?,他抱著省份圖啃到雙眼發(fā)酸,才算過關(guān)。自此他明白,主席的提問不是考倒誰,而是推著你往前邁。
這種推力,最終催生了那本帶到莫斯科的詩稿。張仙朋自嘲“寫日記懶,看詩集勤,就用詩頂了日記”,沒想到得到主席當(dāng)場點評。毛主席寫完修改意見,又教他格律、節(jié)奏,還打趣:“別怕露怯,孔夫子也得從‘之乎者也’學(xué)起?!睙粝陆徽劜坏蕉昼?,卻抵得上課堂上幾百句教條。
有意思的是,第二天清晨的克里姆林宮花園里,張仙朋按捺不住,把改好的詩反復(fù)小聲背誦。身旁翻譯笑問:“怎么像學(xué)生對付背課文?”他撓頭:“昨晚老師留了作業(yè),得過呀!”
1963年春,主席找他長談。茶幾上無紙筆,只有兩只碭山梨?!靶垼銈兂岚蛴擦?,該飛一飛?!敝飨Z氣平和,卻透出不舍?!拔也蛔?,也行嗎?”問出口,自己都覺幼稚。主席搖頭:“你將來要到群眾中去,不到基層練練,不算成熟?!闭f罷,將一只梨推到他面前:“路上吃?!?/p>
當(dāng)年夏末,他被調(diào)往河南基層。送行那晚,長安街燈火閃爍,他沒敢回頭看中南海的方向,怕鼻子發(fā)酸??尚睦锩靼?,自己的知識、膽識乃至那點詩心,全在那座菊香書屋里發(fā)了芽。
1964年10月,他因公返京,順道進中南海探望。毛主席握手的勁道依舊:“工作順不順?寫詩沒丟吧?”臨別時,主席把餅干筒、梨子全塞進他的提包?!澳惆?,多回來坐坐,我想聽你的新詩?!睆埾膳蟠饝?yīng)得又快又響。走出核桃樹掩映的小門,他突然覺得肩頭沉甸甸——那是主席又一次遞來的期望。
若干年后,張仙朋回憶這段經(jīng)歷,對友人說:“主席身邊的十三年,我學(xué)到三件事:讀書、做事、做人。讀書讓人寬,做事讓人穩(wěn),做人讓人坦蕩。沒有誰天生不簡單,是被要求、被鞭策、被溫暖,才慢慢變得不簡單?!?/p>
說這話時,他抬頭望向窗外。秋風(fēng)拂過,枯荷尚存清香,像極了那句被主席改過的“遠(yuǎn)望宮前朵朵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