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陜西那家酒店的早餐風波,說起來真讓人堵得慌。一個當媽的,就因為酒店免費自助的雞蛋不讓打包,愣是當著孩子的面把十幾枚雞蛋全捏碎了。這事傳到網(wǎng)上,評論區(qū)吵翻了天,有人罵她沒素質(zhì),有人說酒店太較真,但說到底,最讓人揪心的不是那攤爛雞蛋,是那個全程看著媽媽面目猙獰的孩子——他眼里看到的,究竟是“不服輸”的反抗,還是“糟蹋東西”的理直氣壯?
先說說這事兒的來龍去脈。住酒店吃免費自助,本是件挺省心的事。酒店給住客提供早餐,圖的是服務口碑;客人按需取用,也是基本的規(guī)矩??蛇@位寶媽偏不,非要往包里塞雞蛋,被工作人員攔下了。按說這時候道個歉,把雞蛋放回去,也就過去了。畢竟“免費”不代表“隨便拿”,自助餐廳里“謝絕打包”的牌子,就跟馬路上的紅綠燈似的,是維持秩序的基本線。
可她偏要較這個勁。不讓拿?行,我不拿了,但我也不讓這雞蛋“好過”。當著一屋子人的面,對著那盤雞蛋下手了,一個個捏碎,蛋清蛋黃流了一地。旁邊的孩子估計都看傻了,媽媽平時教的“粒粒皆辛苦”,怎么這會兒變成了“不順心就毀東西”?
有人可能會說,酒店也太死板了,幾枚雞蛋而已,讓她打包走算了,何必激化矛盾?這話聽著有點道理,可細想就不對了。自助餐廳的規(guī)則不是給某個人定的,今天放行了這位寶媽,明天可能就有人揣走整盤包子,后天說不定有人扛著行李箱來裝牛奶。到最后,真正守規(guī)矩的客人吃不上東西,酒店要么提高價格,要么縮減供應,受損的還是所有人。規(guī)則這東西,就像堤壩,今天松個口子,明天可能就潰不成軍。
更讓人想不通的是這位寶媽的“邏輯”。被攔下覺得沒面子,所以要通過毀東西來“找回場子”?可她有沒有算過這筆賬:十幾枚雞蛋,值不了多少錢,但在孩子心里種下的種子,可比雞蛋金貴多了。孩子學東西,從來不看大人說了什么,只看大人做了什么。平時教孩子“要節(jié)約”“要講道理”,可真到了自己不順心的時候,卻用最粗暴的方式發(fā)泄——孩子會覺得,原來道理是給別人講的,自己不爽了,就可以破壞規(guī)則、糟蹋東西?
想起小時候,鄰居家有個阿姨,跟菜市場小販因為一毛錢的差價吵了起來,最后氣不過,把剛買的青菜扔在地上踩爛了。她兒子當時就在旁邊,后來那孩子在學校里,但凡跟同學有點矛盾,就愛摔東西。那時候不懂,現(xiàn)在才明白,父母的情緒失控,就是給孩子的“反面教材”打了樣。
再說這“糟蹋糧食”的事。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句口號。雞蛋從雞窩里出來,要經(jīng)過篩選、清洗、運輸,最后端上餐桌,哪一步不費功夫?就算是酒店免費提供的,那也是人家花錢采購的,是工作人員早起準備的。就因為自己的一點怨氣,把這些辛苦變成一地狼藉,這哪是跟酒店較勁,分明是跟糧食、跟辛苦勞作的人過不去。
可能有人覺得,“不就幾個雞蛋嗎,至于上綱上線?”還真至于。去年河南暴雨,多少人搶著給災區(qū)送雞蛋;今年一些地方干旱,蔬菜漲價,多少人念叨著“別浪費”。糧食這東西,平時看著不起眼,真到了缺的時候,才知道金貴。退一步說,就算不考慮這些,“珍惜”本身就是種修養(yǎng)。一個連眼前的雞蛋都不懂得珍惜的人,又怎么指望他珍惜生活里的其他美好?
還有人把這事往“貧富差距”上扯,說可能這位寶媽日子過得緊,想多帶點雞蛋給孩子。這話聽著有同情心,但站不住腳。真要是想給孩子帶吃的,可以跟酒店商量,問問能不能多拿兩個在路上吃;就算商量不成,也可以吃完再走,沒必要非要打包。退一萬步說,就算日子再難,也不能用“毀壞”的方式解決問題。窮不是糟蹋東西的理由,就像富不是浪費的借口一樣。
這事兒鬧到全網(wǎng)都知道,最尷尬的恐怕還是那個孩子?,F(xiàn)在的孩子接觸網(wǎng)絡早,保不齊哪天就刷到媽媽捏碎雞蛋的視頻,看到下面的評論。他會怎么想?會不會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會不會在心里嘀咕:媽媽為什么要那樣做?這些疑問,可能比碎雞蛋更難收拾。
說到底,這事兒里最該琢磨的,是“情緒管理”和“為人父母的責任”。成年人的世界,誰還沒遇見過不順心的事?被拒絕、受委屈,都是常有的。但怎么處理這些情緒,是本事,更是給孩子的“言傳身教”。你可以跟酒店講道理,可以轉身離開,但不能用破壞和浪費來發(fā)泄。因為你站在孩子面前時,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是在教他怎么做人。
希望這位寶媽冷靜下來后,能跟孩子好好聊聊,告訴他“媽媽那天做錯了”。也希望更多家長能從這事里琢磨琢磨: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就得先做什么樣的人。你希望孩子溫和有禮,那自己就別暴躁易怒;你希望孩子珍惜糧食,那自己就別隨手浪費;你希望孩子懂得尊重,那自己就先學會遵守規(guī)則。
十幾枚雞蛋碎了,清理干凈就行;但如果在孩子心里埋下了“可以用破壞發(fā)泄情緒”的種子,那可就難清理了。這世上的道理,往往就藏在這些小事里。愿我們都能在不順心的時候,多想想“該不該”,少做點“圖一時痛快”的事——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對此大家怎么看?歡迎交流和評論!
我是行者風范,歡迎關注,期待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