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的小店”系列報道⑦
從銀行職員到買手店主理人
她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聚焦“價值創(chuàng)造”
全媒體記者 熊婷
“我不大喜歡別人說我是服裝店老板,我更喜歡‘買手店主理人’這個身份,我認為兩者所帶來的價值并不相同。”每當被問及職業(yè),韓萫閣主理人尹芳總是這樣強調。
在創(chuàng)業(yè)路上,尹芳是一名逆流而動的價值追逐者。大學金融專業(yè)畢業(yè)的她,在眾人仍將學歷視若珍寶的時候,毅然脫下“孔乙己的長衫”,放棄銀行的穩(wěn)定工作,轉身投入并不依賴高學歷的服裝銷售行業(yè)。在沿海地區(qū)做到外企服裝品牌區(qū)域經理后,她再次選擇裸辭返鄉(xiāng),從一家5平方米的街區(qū)小店起步,逐步打造出集服裝搭配、禮儀指導與形象維護于一體的形象美學工作室。
尹芳在北京學習國際禮儀。(受訪者供圖)
位于岳塘區(qū)寶塔街道紅旗西路的一棟四進平房內,韓萫閣自成一片靜謐天地。這里沒有喧鬧的促銷廣告與擁擠的貨架,取而代之的是茶室、VIP接待區(qū)與完全預約制的服務模式。尹芳坦言,最初經營的是一家快消風格的韓國服裝店,“韓萫閣”店名正源于此。但她逐漸意識到:“做服裝的搬運工遠遠不夠,我要思考這家店真正的價值所在?!?/p>
她將這種價值首先定義為“情緒價值”。在韓萫閣,服裝銷售不再是簡單交易,而成了一段舒緩、信任甚至帶有治愈意味的關系體驗。“很多顧客最終成了朋友,她們來這里不只是購物,更是享受一段輕松自在的時光?!?2年間,尹芳帶著她的小店從雨湖區(qū)城市盒子輾轉至岳塘區(qū)天虹商場,最終落址于這棟獨棟帶小院子的民居。
每一次搬遷,她都不斷思考“我能為老顧客帶來什么不一樣的體驗”,并通過持續(xù)的空間改造與服務升級,將購物轉化為一種充滿人情味的生活儀式。
隱藏在溫暖體驗背后的,是她格外注重的“實用價值”。尹芳每年會專門留出一段“Gap Time”,用于系統(tǒng)性進修與學習。她已先后獲得CIP高級注冊國際形象設計師、GFA國際禮儀培訓師、中國禮儀行業(yè)注冊禮儀培訓師等多項認證?!斑@些投入不是為了貼標簽,而是為了能提供真正貼合每個人氣質的專業(yè)形象建議?!碑敳簧儋I手店仍以潮牌、奢侈品的鋪貨量為賣點時,尹芳堅持“合適比流行更重要”,倡導理性、個性化的穿衣觀念,并將形象診斷、禮儀指導作為買手店的“加分項”。她說,“顧客在我這里不僅是買到一件適合自己的衣服,更能夠根據(jù)出席的場合,獲得量身定制的服裝及禮儀指導,在商務會談、涉外交流等方面更有自信和底氣——這才是我所提供的實實在在的價值?!?/p>
回顧創(chuàng)業(yè)歷程,尹芳并不諱言曾面臨的落差與挑戰(zhàn)。在開店之前,她已擔任外企服裝品牌運營總監(jiān),卻因家庭需要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待業(yè)。但她并未因此止步,反而憑借對服裝的熱情和美學的理解,摸索出一條兼顧家庭與事業(yè)的路徑,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她實現(xiàn)了個人價值的躍遷。她說,“人活著就是一種體驗,創(chuàng)造外在美與內在美,讓自己的生命綻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