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餐觀局,作者 | 局哥
餐飲行業(yè)今年有多卷?
據(jù)統(tǒng)計,餐飲門店月倒閉比率超過10%,上半年有上百萬家餐廳關(guān)門。能活過三年的不到20%。
在這個存量廝殺的時代,還抱著傳統(tǒng)思維埋頭苦干,大概率只能成為那80%的分母。
餐飲老板如何通過最低成本打破這種“殘酷絞殺”的內(nèi)卷?
今天聊一個堪稱“餐飲界流量神話”的外國案例——撒鹽哥,看看能從他身上挖到哪些在存量時代活下去、活得好的流量密碼。
01
撒鹽哥,本名努斯雷特·戈克切,原本就是土耳其一個普通廚師,14歲在屠夫那里當學徒,后來跑去阿根廷學烤肉技術(shù)。
誰能想到?就因為一個極其妖嬈、夸張的撒鹽動作,在2017年突然爆火網(wǎng)絡。
他撒鹽的時候,鹽順著手臂緩緩落下,那姿勢,仿佛給牛排注入了靈魂,瞬間戳中網(wǎng)友的娛樂神經(jīng)。
視頻瘋狂傳播后,他也一夜之間成了全球網(wǎng)紅,ins上粉絲如今超5000萬。
按餐飲老炮們的眼光來看,撒鹽哥的店簡直就是“離大譜”的存在,從各個維度分析,那都是要倒閉的節(jié)奏。
產(chǎn)品單一的可憐,菜單上翻來翻去,主打就是幾塊牛排,跟那些菜品豐富得像百科全書的餐廳沒法比。
價格更是高得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在伊斯坦布爾的牛排店人均四五百,點個酒人均直奔七八百。
服務也沒什么專業(yè)水準,基本就圍繞著撒鹽這個動作,跟那些恨不得把顧客當祖宗供著、服務無微不至的餐廳相比,太寒酸。
再從傳統(tǒng)廣告理論的4P(產(chǎn)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角度去審視,撒鹽哥更是完敗。
產(chǎn)品同質(zhì)化嚴重,市場上牛排店多如牛毛,他的牛排從本質(zhì)上和別家沒啥絕對優(yōu)勢;價格虛高嚴重,消費者一看性價比就被勸退;渠道方面,也沒見他搞出什么獨特新穎的銷售渠道;促銷手段更是簡單粗暴,沒有滿大街的充值送券、集贊打折。
就這條件,按照傳統(tǒng)標準,早就該關(guān)門大吉了。
可現(xiàn)實卻狠狠打了專業(yè)吃瓜群眾的臉,撒鹽哥不僅沒倒閉,還賺得盆滿缽滿,在全球27座城市開了分店。
卡塔爾多哈的店,更是球星們打卡的圣地,羅納爾多宴請巴西全隊那兒聚過餐,孫興慜、西班牙全隊、阿根廷球員、英格蘭太太團等都紛紛前去打卡,每天店里爆滿,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02
撒鹽哥成功的核心就在于他吃透了社交媒體時代的傳播密碼,深諳在這個時代,被看見比做得好更重要。
圖|來源網(wǎng)絡
他用瘋癲打破平庸,讓自己的品牌在海量信息里脫穎而出。
他設計的撒鹽動作,簡單到極致,卻又夸張到極致,極具記憶點,每個人看一眼就能記住,還能輕松模仿。
這個動作自帶話題和娛樂性,網(wǎng)友拍他撒鹽的視頻能輕松破百萬贊,模仿他撒鹽的段子刷爆朋友圈,連小學生都知道有個老外撒鹽姿勢很騷。
就這一個動作,帶來的傳播效果,比傳統(tǒng)餐飲花大價錢做廣告、搞促銷強太多。
而且,撒鹽哥給自己打造了一套極具辨識度的人設。
標志性的撒鹽動作、馬尾辮小胡子、深V白色T恤、大油頭加墨鏡,走在街上,只要出現(xiàn)這個形象,大家就知道是撒鹽哥。
他的名字“salt bae”(鹽叔)也簡單好記,傳播起來毫無難度。在這個信息爆炸、注意力極度稀缺的時代,簡單、獨特、有記憶點,就是傳播的核武器。
在很多傳統(tǒng)老板認知里,還在堅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產(chǎn)品為王,服務至上”的老觀念。
他們覺得只要口味好、分量足、價格公道,就一定能吸引回頭客,生意就一定能好。
但在當下這個時代,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現(xiàn)在不缺好吃的,打開外賣軟件,同一條街能跳出20家麻辣燙、30家奶茶店、40家蓋澆飯,消費者面對如此海量的選擇,連翻頁都嫌累,憑什么能記住你家味道還不錯的店?
很多餐飲老板總是念叨著口碑,可口碑得先有人知道你才行。你做的紅燒肉再香,服務再周到,藏在深巷無人知,有什么用?巷子都深到成迷宮了,消費者根本找不到你。
而且,現(xiàn)在很多餐廳都能做到口味好、分量足、價格公道,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你又拿什么去脫穎而出?
南城鄉(xiāng)敢把肥牛飯降到20塊錢,超意興就敢賣到18塊錢,最后大家都陷入價格戰(zhàn)、品質(zhì)戰(zhàn)的死循環(huán),對著空蕩蕩的店面唉聲嘆氣。
03
傳統(tǒng)餐飲的促銷手段,像充值送券、集贊打折,消費者早就麻木了。
這些手段不僅效果越來越差,還把利潤空間壓縮得死死的。
而撒鹽哥給我們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先通過打造超級記憶點,用流量把人吸引過來,有了流量,錢自然就來了。
他給所有餐飲老板上了一課,存量時代破局,老板必須親自當“網(wǎng)紅”。老板如果不敢站在臺上給自己的店背書,消費者憑什么記住你、相信你、選擇你?
只有流量來了之后,再說體驗、品質(zhì)、價格這些。
比如原本主打魚頭泡餅旺順閣,后來升級為旺順閣·北京菜,抓住文旅消費熱潮,把品牌定位為具有宴請屬性的餐廳,提出“人生大時刻就來旺順閣”的口號。
通過場景重構(gòu),強化生日宴、家庭聚餐、輕商務宴請等場景,門店改造后客流營收增長30%。
他們就是順應時代變化,通過打造新的記憶點、新的消費場景,吸引更多消費者,在存量市場里找到了增量空間。
再比如霸王茶姬,剛出來的時候,產(chǎn)品創(chuàng)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們打造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和消費場景。門店裝修時尚、有格調(diào),產(chǎn)品包裝有排面,非常適合拍照打卡。
消費者去店里,不光是為了喝杯奶茶,更是為了拍視頻發(fā)朋友圈,炫耀自己去過這家很火的店。
而霸王茶姬提供了比飲品本身更重要的東西——社交貨幣。
04
在這個存量時代,每一個餐老板都不應該墨守成規(guī)了。
學學撒鹽哥,去找一個足夠簡單、足夠夸張、足夠有記憶點的動作、吃法、口號,或者打造老板奇葩的人設也行。
關(guān)鍵是要讓顧客一眼記住,愿意傳播,哪怕一開始被罵“傻x”也沒關(guān)系,就像孫宇晨,黑紅也是紅,總比沒人知道強。
比如,失重餐廳這個品牌把上菜的過程設計成一場小型科學實驗,一道菜從軌道滑倒餐桌,有一套獨特的儀式。這個過程被顧客拍下來傳到網(wǎng)上,一下子就火了,很多人慕名而來,就為了看這個獨特的上菜表演。
再比如,北京有個把羊肉串做成燒鳥的燒烤店老板,天天在店里拍視頻介紹羊肉部位的風格特點、烤制方法等,跟網(wǎng)友互動,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生活趣事,慢慢積累了大量粉絲。
粉絲為了見老板一面,都紛紛跑到店里吃串,燒烤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在存量時代,慢慢來等于找死,求穩(wěn)等于坐以待斃。
餐飲老板們要敢于突破傳統(tǒng)思維,先利用網(wǎng)紅打法解決被看見的問題,讓自己的餐廳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吸引大量顧客。然后再用產(chǎn)品和服務的基本盤去留住顧客,讓顧客成為回頭客。
別再糾結(jié)產(chǎn)品是不是足夠豐富、價格是不是足夠低、服務是不是足夠周到,這些固然重要,但在被看見面前,都是次要的。
先把流量搞起來,其他的再慢慢優(yōu)化。
去年我跟很多餐飲老板說要重視短視頻,要親自去搞流量,很多人嗤之以鼻。
今年呢?心里的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