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晨報學記團2025新學年開學禮上,新聞晨報黨委副書記、社長秦川,沒有上臺致辭,而是走近臺下的小記者,隨機提問,和小記者互動起來。“做記者,首先就是要學會提問,敢于表達?!?/p>
“你們覺得這條信息是真的還是假的?”“你是如何判斷的呢?”
原新聞晨報主任記者、現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副教授林穎穎,則為小記者們帶來了“開學第一課”——《網絡世界,你刷到的,都是真的嗎?》,用游戲和案例帶著孩子們學思辨。
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學禮,開啟小記者們新學年“未來勝任力”的慢養(yǎng)之旅。
小記者,大世界,新學年出發(fā)!
“筆下有風雷,眼中存光華?!?/p>
“我的視角,與眾不同?!?/p>
“一顆好奇心,一支筆,足以改變看世界的方式。”
“少年筆鋒,擲地有聲?!?/p>
晨報學記團每一年的開學禮上,選一句最代表自己心聲的話,在背景板前留影,是晨報小記者們固定不變的儀式。
充滿儀式感的,還有穿著紅馬甲,上臺領取《學生記者證》,被賦予“晨報小記者”這個新身份。
讓我們一起學習和職業(yè)記者一樣,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和傾聽,敢于提問,樂于表達,不人云亦云,會獨立思考。
社長致辭
“各位小記者們,歡迎你們的加入!愉快的暑假快過去了,你們的作業(yè)都做完了嗎?”新聞報社黨委副書記、社長秦川的幾句話,立刻拉近了和小記者的距離。
隨后,他隨機邀請幾位小記者對著現場觀眾和鏡頭進行自我介紹,并提問他們?yōu)槭裁匆鲂∮浾摺!笆菋寢寧臀覉竺??!薄拔蚁胍獙W到一些采訪的知識?!薄拔抑皡⒓舆^小記者活動,覺得很有趣并且互動很多。”幾位小記者們真誠大方的表達,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秦社長寄語小記者,在未來的日子里要多多練習4門“功夫”:
第一,要學會提問。記者首先是一個“問者”,要提得出問題,還要敢于提出問題,這是需要思考和勇氣的。
第二,要善于跑動。記者還是一個“跑者”,腿要勤快?!澳阋秸鎸嵉默F場去,不能只是通過網絡了解世界。”
第三,要成為一個“學者”。記者要善于學習,要會融會貫通。
最后,要成為一個“表達者”。記者的表達方式越來越多元,文字、圖片、視頻,目的是能夠更準確更有效地表達。
小記者們把這4門“功夫”學到后,未來是否做記者并不重要,無論你從事什么行業(yè),都能成為一個有著勝任力的人。
秦社長還建議小記者們:每天做點家務,比如掃掃地洗洗碗;每周跟著爸爸媽媽去菜場里買兩個小菜,因為菜場里能夠觀察到很多人和事;每天花一刻鐘,讀一讀唐詩宋詞,大聲地讀出來?!跋M覀兊男∮浾撸砷L為充滿積極能量的孩子?!?/p>
導師寄語
新聞晨報學記團·社會觀察家研習營導師寄語小記者:
“老”記者成長分享
在晨報學記團中,小記者會經歷怎樣的成長蛻變呢?三位“老”記者分享了他們的經歷與收獲。
徐匯區(qū)逸夫小學周允舜
此刻,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枯燥的技巧,而是今年航天日科普展上那段讓我心跳加速、至今想起仍忍不住嘴角上揚的經歷——我居然采訪到了奧運冠軍全紅嬋姐姐!
為了這次采訪,我提前好幾天就泡在網上,翻遍了嬋寶姐姐的新聞報道和比賽視頻,腦海里更是反復預演。
采訪當天,我早早趕到會場。展廳里,擠滿了扛著攝像機、舉著相機的媒體老師,大家都盯著VIP通道的方向,那種“高手云集”的氛圍,瞬間讓我手心冒了汗。
當穿著紅色隊服、個子小小的嬋寶姐姐出現在人群中時,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老師的聲音傳來:“負責采訪的小記者在哪里?”人群“唰”地散開,原本對準嬋寶姐姐的鏡頭全轉向了我,我的臉瞬間燒得通紅。就在我快要慌神的時候,嬋寶姐姐突然笑了,還溫柔地指了指我身上的小Olu。那抹微笑像一束光,一下子驅散了我的緊張。我趕緊深吸一口氣,鞠躬問好:“全紅嬋姐姐您好,我是新聞晨報小記者周允舜!”沒想到,接下來的采訪格外順利,她耐心地回答每一個問題,語氣親切得就像身邊的大姐姐。
這次經歷讓我徹底明白:采訪沒有那么可怕,偶像也不是遙不可及的星星。只要我們敢邁出“表達”的第一步,就能打破心里的“害怕壁壘”,甚至收獲意想不到的溫暖。
作為已經在小記者隊伍里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的“老隊員”,今天也想給剛加入的弟弟妹妹們,分享3個我親身體驗后覺得特別有用的小建議:
第一,保持好奇心,多問“為什么”。拿到一個采訪主題時,別只滿足于表面信息,試著從讀者的角度、從不同人群的需求出發(fā),深挖背后的故事和意義。
第二,隨身帶本“靈感小冊”。不管是活動現場看到的動人場景,還是采訪對象隨口說的一句真心話,哪怕只是一個有趣的表情、一個特別的動作,都立刻記下來。我之前采訪非遺傳承人袁家釗老師時,記下他說的“蛋雕就像走鋼絲,一刀下去,要么成功,要么失敗,無法補救,極度考驗人的耐心和細心”。后來寫進報道里,成了整篇文章的點睛之筆。
第三,抓住每一次實踐機會。別害怕街采時被拒絕,別錯過探展、研學營的名額。正是一次次在人群中鼓起勇氣提問,一次次在活動中觀察記錄,我們的表達才會更流暢,視野才會更開闊,面對采訪任務時,也才會更自信。
新學期就要來了,我相信每一位小記者都帶著對“記錄”的熱愛而來。愿我們都能帶著勇氣出發(fā),用眼睛發(fā)現美好,用文字傳遞溫暖,在小記者的舞臺上,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上學期,我跟著學記團的老師,像一個小小的“探險家”,去了好多有趣的地方!在上??破彰穹澜逃^,我學到了好多保護自己的“超能力”,知道了當緊急情況發(fā)生時,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才能變得更安全、更勇敢。
我還去了“豆香園”,變身成一名“小小攝影師”!我用我的小相機,去尋找豆豆們的秘密。我拍下了毛豆毛茸茸的外套,也拍下了豆莢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的樣子。原來,只要我們用心觀察,最普通的豆子也能變成鏡頭下的超級明星!
最讓我驚喜的是,我把自己這些小小的發(fā)現和感受寫了下來,竟然登上了《新聞晨報》!當看到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的時候,我高興得跳了起來!我還被評為“優(yōu)秀小記者”,這份榮譽對我來說是最大的鼓勵!
所以,親愛的新記者們,請不要害怕。在這里,每一次活動都是一次神奇的旅行,每一次采訪都是一次勇敢的挑戰(zhàn)。只要我們大膽地去嘗試、用心地去觀察、認真地去記錄,我們都能發(fā)現一個更棒的自己!
一年前的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帶我走進了晨報學記團。那時我對“記者”這個職業(yè)了解很少,只知道寫了文章能在報紙上發(fā)表。我想:如果我的文章也能登在報紙上,那真是太酷了。
我對“學記團”這個陌生的名字滿懷憧憬,卻因為生病錯過了盛大的開學典禮。老師特意給我寄來了學習用品。我迫不及待地穿上紅馬甲,背起小書包,翻開記者證和筆記本,心里美滋滋的——這就是當記者的感覺嗎?
從那以后,周六的線上學習是我特別期待的事情。老師教我們小記者采訪禮儀,教我接觸速記方法,教我們攝影的構圖技巧;老師仔細修改我提交的每一篇文章……參加采訪實踐之前,老師教我怎樣提出好問題。采訪完成之后,老師和我們復盤總結,讓我體會到挫折沒有那么可怕。
記得我第一次街采地點在五角場百聯又一城,我和搭檔從這頭走到那頭,又從那頭回到這頭,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轉了幾圈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終于我們有了主意,鼓足勇氣到咖啡店抓住排隊的路人完成了第一單采訪。有了經驗就不那么緊張了,之后的采訪變得順利起來,還沒到規(guī)定時間我們就完成了任務!
去年9月的一天,我收到一份珍貴的《新聞晨報》——我的日常習作登報了。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變成鉛字。我愛不釋手地看了好幾遍,還帶到學校放在圖書角與同學們分享。從那以后,我積極參加記者團的各種活動,多觀察,勤練筆,過去兩個學期都榮獲“寫作之星”的稱號。雖然寫作的過程挺不容易的,但是我會堅持下去。只要堅持,我相信我們都會越寫越好!
歡迎你們加入晨報學記團。相信你們也會和我一樣在這里進步、成長,成為更棒的自己!
小記者“開學第一課”
新聞晨報學記團2025新學年開學禮結束后,原新聞晨報主任記者、現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學院網絡與新媒體系副教授林穎穎,為小記者們帶來了精彩講座《網絡世界,你刷到的,都是真的嗎?》。
好玩的游戲開場,把小記者的積極性調動得足足的。
拋出的一個個問題,把小記者的腦洞打得開開的。
最后的總結,幫助小記者了解了應對網絡謠言的方法。
新能力,get!
晨報學記團“社會觀察家”研學營2025秋季學期即將開課,點擊這里查看,抓緊最后報名機會!
【新聞晨報學記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