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會體系里,男子三妻四妾再平常不過,而皇帝作為權(quán)力頂端的男人,后宮更是“佳麗三千”。
在這種背景下,“姐妹共侍一君”成了一種特殊卻又常見的婚姻形態(tài)。
為啥?因為皇帝是天下最有權(quán)勢的男人,誰不想把女兒送進(jìn)宮?要是姐妹倆一起嫁過去,既能鞏固家族地位,又能互相“撐場子”。
而這些女子往往出身名門,容貌才情俱是頂尖,卻被家族當(dāng)作鞏固權(quán)勢的棋子送入深宮。可與此同時,后宮里的爭寵、奪權(quán)也因為這層姐妹關(guān)系,變得更加復(fù)雜難測。
因此這些姐妹當(dāng)中,有些相扶相持、共度一生,也有人反目成仇、結(jié)局慘烈。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就是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帝王姐妹花”。
娥皇、女英
要說最早的“姐妹共侍一帝”,得提堯帝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
那時候還沒“三從四德”那套規(guī)矩,堯帝為了考驗女婿舜的品行,直接把倆閨女打包嫁了過去。
姐妹倆倒也沒鬧別扭,反而齊心協(xié)力幫舜。舜被趕到荒郊野嶺,她們就跟著種地織布,把日子過踏實了。
后來舜帝南巡死在蒼梧,倆姐妹哭得肝腸寸斷,一路追到湘江邊。據(jù)說她們的眼淚滴在竹子上,留下了斑斑紅痕,從此有了“湘妃竹”。最后姐妹倆投江自盡,被后人奉為“湘水女神”。
這故事聽著像神話,但核心就一個字——“賢”。那時候的婚姻還沒那么多算計,姐妹倆圖的是“共患難”,也成了后世“好妻子”的模板。
王娡、王兒姁
王娡的出身挺戲劇,她媽臧兒是項羽當(dāng)年所封十八路諸侯王之一燕王臧荼的孫女,漢朝建立后,她嫁給了一個普通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娡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在父母的安排下也嫁給了一個平民為妻,甚至還生了一個女兒叫金俗。
那時候流行算卦,臧兒后來閑的無聊給自己兩個女兒算了一卦,結(jié)果大吉,皆有富貴之命。臧兒竟然強行把王娡從婆家要回來,連同妹妹王兒姁送進(jìn)了太子劉啟的東宮。
王娡也不含糊,先勾住太子劉啟(后來的漢景帝),生下兒子劉徹(漢武帝)。至于妹妹王兒姁,純靠顏值吃飯。她長得比姐姐還美,漢景帝一見就喜歡,連生四個兒子。但可惜紅顏薄命。
王娡就厲害多了,她一邊裝賢惠,一邊搞政治聯(lián)合館陶公主,搞了個“金屋藏嬌”的局,把陳阿嬌嫁給劉徹,讓自己兒子當(dāng)了皇帝,自己成了皇太后,成了西漢前期挺重要的政治女性。
趙飛燕、趙合德
要說最有爭議的“姐妹花”,非漢成帝的趙飛燕、趙合德莫屬。
趙飛燕本來是陽阿公主家的舞女,因為跳起舞來輕得像只燕子,被漢成帝一眼看中。她怕自己“不夠紅”,又把親妹妹趙合德推薦給皇帝。
趙合德皮膚白得像雪,身材軟得能擰出水,漢成帝直接為她廢了許皇后,把趙飛燕封為后,趙合德封昭儀。
但這對姐妹沒一個“安分”的。趙飛燕為了固寵,拼命減肥,甚至用息肌丸(含有麝香的猛藥)保持身材,結(jié)果一輩子沒孩子;
趙合德更狠,只要其他妃嬪生了兒子,她就讓人偷偷害死。史書記載“燕啄皇孫”,說的就是她們害死皇族子孫的事。
最后漢成帝縱欲過度,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趙合德畏罪自殺,趙飛燕倒是靠著擁立漢哀帝當(dāng)了幾天皇后,可哀帝一死,她就被新皇帝貶為庶人,最后也自殺了。
姐妹倆最后都落了個 “禍國殃民” 的罵名。
曹憲曹節(jié)曹華
如果說前面幾對姐妹還有點“自主選擇”,那東漢末年的曹操三個女兒,曹憲、曹節(jié)、曹華,就是徹底的“政治工具”。
曹操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把三個女兒全送進(jìn)了漢獻(xiàn)帝的后宮。其中曹節(jié)最慘,她明明知道父親是在利用她控制皇帝,卻還是在婚后對漢獻(xiàn)帝動了真心。
后來曹丕篡漢,逼漢獻(xiàn)帝禪位。曹節(jié)氣得把皇后玉璽摔在地上,罵哥哥“沒良心”;漢獻(xiàn)帝被廢為山陽公后,她干脆跟著丈夫去了山陽,種地看病,過起了普通人的日子。
曹憲、曹華就沒這么“硬氣”了,她兩的結(jié)局史書上沒有詳細(xì)記載,我覺得她們可能要么跟著漢獻(xiàn)帝一起去了山陽,要么留在了曹魏的宮里,一輩子平平淡淡,沒什么存在感。
張氏姐妹
張氏姐妹是蜀漢名將張飛的女兒。當(dāng)時在諸葛亮的推薦下,姐姐先嫁給了劉禪,當(dāng)了皇后(也就是敬哀皇后)。
姐姐去世后,諸葛亮又建議劉禪娶了妹妹,妹妹也成了皇后。我覺得諸葛亮這么做,其實也是為了蜀漢的穩(wěn)定,張飛是開國功臣,跟張飛的女兒聯(lián)姻,能拉攏武將集團(tuán),鞏固劉禪的地位。
劉禪性格軟,對皇后們很尊重;姐妹倆也沒卷入什么爭寵風(fēng)波,畢竟蜀漢本來就弱,沒精力搞內(nèi)斗。
姐姐敬哀皇后很早就去世了,葬在了南陵。最后蜀漢被魏國滅了,劉禪投降,妹妹張皇后跟著劉禪去了洛陽,被封為“安樂公夫人”,平平安安過完了下半輩子。
馮潤馮清
南北朝的宮廷,比電視劇還刺激。北魏孝文帝的兩任皇后馮潤、馮清,就是一對“情敵姐妹”。
馮潤是馮太后的侄女,長得漂亮又有手段,一進(jìn)宮就成了孝文帝的“白月光”。后來她得了重病,被送回娘家養(yǎng)病。孝文帝等了她三年,實在忍不住,又娶了馮清當(dāng)皇后。
馮潤病好后,立刻殺回皇宮。她用眼淚和撒嬌重新勾住孝文帝,還反過來誣陷馮清“不賢惠”。孝文帝哪還顧得上舊情?直接把馮清廢了,讓她去當(dāng)尼姑,最后在寺院里孤獨終老。
但馮潤也沒笑到最后,她在孝文帝南征時,和別人私通。孝文帝知道后氣得要命,雖沒立刻廢了她,但在臨死前特意留了道遺詔,讓馮潤“自盡謝罪”。妹倆最后都落了個悲劇下場。
大徐妃小徐妃
五代十國的前蜀,有一對“才女姐妹”——大徐妃和小徐妃(也就是著名的花蕊夫人)。
她們的爹是前蜀大臣徐耕,姐妹倆不僅長得美,還會寫詩。前蜀高祖王建一看,趕緊把她們接入宮中,封為大徐妃、小徐妃。
王建對她們寵得沒邊,允許她們管朝政,甚至參與選太子。姐妹倆一得意,就開始作妖:縱容家人貪污,打壓其他妃嬪,連皇子立儲都要插手。
結(jié)果王建剛死,兒子王衍(大徐妃的兒子)繼位,姐妹倆繼續(xù)專權(quán),天天吃喝玩樂。最后前蜀被后唐滅了,徐氏姐妹被后唐將領(lǐng)郭崇韜一刀砍了。
這對姐妹的悲劇,怨不得別人——有才華是好事,但要是仗著才華胡作非為,只會加速滅亡。所謂“才女”,也得懂“收斂”。
大周后小周后
要說最有“文藝范”的“姐妹花”,非南唐后主李煜的大周后、小周后莫屬。
大周后叫周娥皇,長得美不說,還精通音律、會跳舞。她和李煜簡直是“靈魂伴侶”,婚后兩人十分恩愛,成了神仙眷侶。
可命運弄人,大周后生病時,妹妹小周后進(jìn)宮探望,李煜竟然看上了小姨子,兩人還背著大周后偷偷約會。大周后知道后,本來就虛弱的身體更加虛弱了,很快就去世了。
小周后在姐姐去世后,很快就入了宮當(dāng)上皇后,此時的南唐已經(jīng)搖搖欲墜,李煜本就無心治國,因此被宋軍亡了國。
李煜和小周后被押到開封。宋太宗趙光義垂涎小周后的美色,多次強行侮辱她。小周后受盡屈辱,李煜在七夕之日被毒死后,她也自殺了。
這對姐妹的故事,最讓人心疼,她們本可以有幸福的一生,卻生在了亡國之君的家庭;她們愛得熱烈,卻輸給了時代的洪流。
孝莊海蘭珠
大玉兒(布木布泰,也就是后來的孝莊文皇后)和海蘭珠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女兒。
當(dāng)時科爾沁部想跟清朝聯(lián)姻,鞏固雙方的關(guān)系,所以在大玉兒 13 歲的時候,就把她嫁給了皇太極。不過大玉兒剛進(jìn)宮的時候,并不受皇太極的寵愛。
后來海蘭珠在 26 歲的時候,也嫁給了皇太極,沒想到她一進(jìn)宮,就憑借成熟的魅力和溫柔的性格,成了皇太極最寵愛的妃子,皇太極給她建了“關(guān)雎宮”,她生兒子時,皇太極甚至大赦天下。
海蘭珠就沒這么幸運了,兒子夭折后,她抑郁成疾,很快去世?;侍珮O因為太思念海蘭,在她死后兩年也走了,臨終前還喊著她的名字。
皇太極去世后,大玉兒開始輔佐年幼的兒子福臨登基,后來福臨去世,她又輔佐孫子康熙帝(玄燁),成為清朝初期特別重要的政治統(tǒng)治者,被尊為孝莊文皇后。
在我看來,這些姐妹花故事,不只是愛情傳說或?qū)m斗大戲,更是一面鏡子,照見了古代女性在權(quán)力與命運之間的掙扎。在絕對男權(quán)的社會結(jié)構(gòu)中,女性哪怕出身再高、再有才情,也難逃被支配的命運。
幸好那樣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今天的我們回望這些故事,除了獵奇吃瓜,更應(yīng)該讀懂背后關(guān)于女性地位的歷史真相——而讀懂歷史,也是為了更珍惜當(dāng)下的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