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歲的李阿姨肺炎出院后,家人每天燉濃鯽魚、濃排骨湯給她補身體,說 “湯越濃越補”。結(jié)果喝了一周,李阿姨渾身沒勁,還拉肚子、肚子脹。
復查發(fā)現(xiàn)血脂變高,腸胃也出了問題。醫(yī)生一看就明白了:她剛病好,消化功能還沒恢復,濃肉湯里的油脂和嘌呤反而成了負擔,補身體不成,還喝出了新毛病。
為啥喝湯有這么多講究?生病后該不該喝湯“補一補”?
很多人覺得 “魚湯肉湯都是好東西,多喝準沒錯”,卻不知道,啥時候喝、身體啥情況喝都有講究。尤其是生病、剛做完手術(shù),或者有慢性病的人,喝湯更得注意,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生病時腸胃消化能力差。不管是手術(shù)后腸胃蠕動變慢,還是胃炎、胰腺炎這些慢性病,都會讓腸胃變得很脆弱。這時候喝太油、太咸的湯,反而更容易拉肚子,肚脹等。
二是生病時營養(yǎng)要 “精準補充”,不能瞎補。這時候身體需要好消化的營養(yǎng),比如蛋白質(zhì)、水和維生素,而不是大量油脂、嘌呤或者鹽分。像腎病患者要少吃鹽、少攝入嘌呤,濃魚湯喝多了,尿酸就會升高,加重腎臟負擔;高血壓患者喝太咸的湯,血壓容易忽高忽低,更難控制。這些多余的成分,反而會讓身體恢復變慢。
醫(yī)生提醒:不想喝出病,這 3 種湯少碰
不是所有魚湯、肉湯都能隨便喝,尤其是這 3 種湯,不管是生病還是平時,都得躲著點,不然容易給身體找麻煩。
1、沒撇油的 “油膩湯”消化不好的人喝了會堵腸胃
很多人熬湯時覺得湯上面飄的油是 “精華”,特意留著,其實這些油全是不好的脂肪。腸胃健康的人偶爾喝一次可能沒事,但剛做完手術(shù)的人、有胃炎的人、胰腺炎恢復期的人,還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喝了可就遭罪了:
這種湯會讓腸胃蠕動變慢,食物在肚子里消化得慢,就會肚子脹、惡心,甚至拉肚子。而且,湯里本來能幫助傷口愈合的蛋白質(zhì),也會因為油脂太多,很難被身體吸收。
正確做法:熬湯前先把肉焯水,去掉血沫;湯煮好后,放冰箱冷藏 1 小時,上面會結(jié)一層白油,把這層油撇掉再喝;盡量喝清湯,別追求濃白的湯,濃白湯其實是因為油脂多,并不健康。
2、加腌菜、太咸的 “高鹽湯”,慢性病患者喝了指標會亂
有人覺得 “湯沒鹽不好喝”,熬湯時就加腌菜、臘肉,或者放很多鹽、醬油、味精,卻不知道太咸的湯危害很大,就算是健康人,長期喝太咸的湯,也容易得高血壓、腎病。
還有些 “隱形高鹽湯” 也得小心,比如海帶豆腐湯放太多醬油,番茄蛋湯加很多味精,這些湯的含鹽量可不比腌菜湯低。
正確做法:用天然食材提鮮,比如熬排骨湯加玉米、胡蘿卜,魚湯加香菇、番茄,這樣不用放太多鹽,湯也很鮮;嘗湯的時候,如果覺得味道正好,其實已經(jīng)太咸了,尤其是生病時口味要比平時淡一半才行。
3、亂加藥材的 “滋補湯”,體質(zhì)不合適喝了會上火或白喝
家人總愛給生病的人熬加藥材的湯,比如人參雞湯、當歸魚湯,覺得能補身體,其實藥材都有自己的特性,得看體質(zhì)適不適合:
像人參是溫性的,感冒發(fā)燒、有炎癥,比如扁桃體發(fā)炎的人喝了,會加重上火癥狀,出現(xiàn)口干、發(fā)燒;當歸有活血的作用,剛做完手術(shù)還在滲血,或者牙齦出血的人喝了,可能會出血更多;癌癥患者在做放化療時,亂喝補藥,可能和治療藥物起沖突,影響治療效果。
正確做法:想在湯里加藥材,一定要先問問醫(yī)生或者中醫(yī)師,別自己瞎搭配。比如術(shù)后氣血不足,可以少加 5 - 10 克黃芪補補氣;要是感冒了,哪怕只是輕微咳嗽,人參、當歸、鹿茸這些補藥都建議加。
除了選對湯,這 3 個喝湯細節(jié)也很關(guān)鍵
湯選對了,喝的方法不對,營養(yǎng)也吸收不了,還可能傷身體。這 3 個細節(jié)很多人都沒注意,但卻直接影響喝湯的效果。
1、別飯前喝,也別睡前喝
很多人習慣飯前喝碗湯墊肚子,但腸胃不好的人飯前喝太多湯,會稀釋消化液,影響吃飯。比如剛做完手術(shù)的人,飯前喝湯可能就吃不下主食,營養(yǎng)不夠;腎病患者睡前喝湯更不行,夜里會總起夜上廁所,影響睡眠,還容易水腫。
正確時間:飯后 1 小時喝湯最好,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不影響吃飯;要是實在想飯前喝,最多喝小半碗,別喝太多。
2、每天 1 - 2 碗就行,別喝到撐
有人覺得湯有營養(yǎng),多喝幾碗沒關(guān)系,其實喝太多湯,腸胃和腎臟都會受不了。腎病患者喝多了,身體里的水和鹽排不出去,就會水腫;就算是健康人,頓頓喝很多湯,其他飯菜就吃不下了,容易營養(yǎng)不良。
正確量:每天喝 1 - 2 碗湯就行,別超過 300 毫升;如果當天喝了湯,水就要少喝一點,避免喝太多水。
3、別只喝湯不吃肉,營養(yǎng)大部分在肉里
很多人覺得 “湯是精華,肉沒營養(yǎng)”,這可大錯特錯!其實湯里的蛋白質(zhì)只占食材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蛋白質(zhì)都在肉里。比如魚湯的營養(yǎng),大部分都在魚肉里,只喝湯不吃魚,等于浪費了大部分營養(yǎng)。
正確做法:喝湯的時候,一定要吃肉,可以把肉燉得爛爛的,方便消化;要是牙口不好,就把肉撕成絲,或者剁成肉末,拌在米飯里吃。
其實說到底,喝湯重不重要,不在于湯本身有沒有營養(yǎng),而在于適不適合自己。不管是生病還是平時,避開太油、太咸、亂加藥材的湯,掌握正確的喝法,湯才能真正補身體,別讓一碗好心熬的湯,反而成了健康的絆腳石,科學喝湯,才能越喝越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