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小學背背佳;上中學,好禮好記性,上高中考大學,一人一本筆記本;參加工作8848鈦金手機,工作應酬小罐茶。
這是網(wǎng)友總結80后、90后被杜國楹背刺的前半生,仔細想想,還真是不無道理!只不過,從背背佳到小罐茶,如今這個掏空中產(chǎn)錢包的營銷鬼才,似乎徹底失靈了......
從背背佳,到好記星,他靠販賣焦慮賺錢
很多人可能沒聽過杜國楹的名字,但一定被他的產(chǎn)品“包圍”過。上世紀90年代末,家里有孩子的家長,幾乎都被“孩子坐沒坐樣、站沒站相”的焦慮困擾過。
于是,背背佳橫空出世,幾條簡單的背帶組成的產(chǎn)品,被杜國楹用五千元從天津大學教授手里買下專利,接著鋪天蓋地的電視廣告轟炸而來。
當時的電視還是家庭信息的主要來源,廣告里“矯正體態(tài)”的口號,精準戳中了家長們怕孩子“駝背不好看”的心理,甚至還引發(fā)了小朋友間的攀比,不少家長就算孩子體態(tài)沒問題,也愿意花大幾百買一個“圖放心”。
就這樣,背背佳三個月賣了三千萬,一年狂攬4.5億,25歲的杜國楹直接成了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靠背背佳賺得盆滿缽滿的杜國楹,沒打算停在原地——他太懂家長的焦慮了,這種焦慮從孩子的體態(tài),很快就會轉移到另一個更讓家長頭疼的領域:教育。
2003年,中國加入WTO后,學英語成了熱潮,不管是考學、求職還是出國,英語都成了“硬通貨”,可很多孩子其他科目都好,唯獨英語拖后腿。
杜國楹抓住這個痛點,推出了好記星英語掌上電腦,還喊出“快速提高英語成績,當然好記星”的口號,請來當時知名的老外大山代言。
那時候,電子教育產(chǎn)品還不算普及,好記星的“五維記憶法”被包裝成“英語救星”,電視廣告一播,家長們仿佛看到了孩子英語提分的希望,紛紛掏錢。
不到半年,好記星就賣了30萬臺,銷售額近3億,兩年后學生用戶突破一千萬,杜國楹又一次靠“焦慮營銷”賺得手軟。
不放過任何一個“割韭菜”的機會
不過杜國楹從不安于做“兒童生意”,隨著中國經(jīng)濟騰飛,中產(chǎn)階級數(shù)量越來越多,這群人開始追求“身份感”,希望通過消費證明自己的成功。
杜國楹很快嗅到了新的商機,2009年推出了E人E本——一款定位高端商務人士的手寫電腦,售價近六千元,和當時剛出的iPhone 3GS價格差不多。
為了達到想要的效果,他請來葛優(yōu)、馮小剛代言,廣告里兩人在商務車上用E人E本涂涂畫畫,把“商務辦公”的標簽貼得死死的。
那時候的中年商務人士,對電子產(chǎn)品的需求不是娛樂,而是“實用、顯檔次”,E人E本剛好契合了這種需求,上市兩年就沖到了國內(nèi)平板電腦銷量第二,2012年銷量超四十萬臺,最后被清華同方以13.68億元收購,杜國楹又賺了一筆。
嘗到高端市場甜頭的杜國楹,2015年又推出了更“夸張”的8848鈦金手機。這款手機名字取自珠峰海拔,邊框號稱用鈦金,機身是“荷蘭牧場散養(yǎng)小牛頭層皮”,還請了商界名人王石代言,售價從9999元到15999元不等。
當時的電視上,8848的廣告輪番轟炸,把“奢侈、精英”的形象刻進了消費者心里——買它的人,看中的不是手機性能,而是拿在手里的“面子”。
兩年后,杜國楹公布8848賣了24.8萬臺,那時的他,幾乎成了“營銷萬能”的代名詞,不管什么產(chǎn)品,經(jīng)他包裝都能成爆款。
創(chuàng)業(yè)一次,成功一次,這不假,可問題是,那些年里不少負面爭議始終跟隨著杜國楹。
小罐茶爆雷前,他已經(jīng)名聲盡毀
背背佳剛火就被家長投訴沒用,還因為他盲目投資背上千萬債務,最后不得不賣給上海強生;
好記星后來頻繁被曝內(nèi)容出錯,成了家長口中的“雞肋”;
E人E本被媒體調(diào)侃是“平板界的腦白金”,華而不實;
8848更被扒出機身材質(zhì)是工業(yè)純鈦,不是廣告里的五系鈦合金,隨著國產(chǎn)手機崛起,很快就被市場遺忘。
匪夷所思的是,每次出問題,杜國楹都能全身而退,然后轉頭做下一個產(chǎn)品,直到2016年的小罐茶。
這次杜國楹盯上了傳統(tǒng)茶行業(yè),這個市場碎片化嚴重,沒有真正的高端品牌,他想把小罐茶打造成“國產(chǎn)高端茶標桿”。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因為小罐茶的包裝很精致,每罐40克,10罐的小罐茶禮盒價格在500元,并且杜國楹還別有用心的在廣告中添加了所謂“大師作品”的宣傳口號,銷售目標直指中產(chǎn)階層。
畢竟,普通人可送不起這么貴的小罐茶,但是中產(chǎn)只是錢多,又不傻,于是杜國楹特意承包茶園和工廠,試圖讓完善的供應鏈來成為小罐茶最大的優(yōu)勢之一,2018年更是喊出銷售額要突破20億的口號。
就在所有人以為,杜國楹能夠東山再起的時候,沒曾想,消費者卻不愿意買單了,這是因為小罐茶的宣傳語中提到過,有8位大師手工炒茶,一年能賣出2.5億,這筆賬一算下來繼續(xù)心知肚明了,既沒有大師,更沒有手炒,有的只是噱頭。
結語
當騙局被戳穿以后,杜國楹為了挽回口碑公開道歉,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還表示會公開135項制茶專利,不料,這一屆年輕人卻早就看透了他的套路,拒不買賬。
如今不比從前,信息發(fā)達,也早就不是那個送小罐茶彰顯面子,喝星巴克彰顯成功的年代了,還是那句話,中產(chǎn)也好,普通人也好,花錢只愿意購買質(zhì)量上乘的產(chǎn)品,性價比、情緒價值缺一不可,因此,杜國楹那一套“財富密碼”自然也就失靈了。
話說,你們買過杜國楹營銷過的產(chǎn)品嗎?有沒有廣告中吹的那樣神乎其神呢?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