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美印之間最近的這場“對手戲”可謂看點十足。
近日,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從消息人士處獲悉,原來,在過去幾個星期,特朗普曾主動給莫迪打了4次電話,然而,莫迪愣是一次都沒接,就這樣把特朗普“晾”著。
要知道,印度眼下深受美國高關稅的沖擊,可莫迪的表現(xiàn)異常強硬,連特朗普的電話都不接,擺出了一副要和美國硬剛到底的架勢。
而且,美國國土安全部發(fā)布通知:自8月27日零時起,對印度商品加征50%關稅,如今,也算是已經(jīng)正式落地了。
莫迪為什么不接特朗普的電話呢?一方面,特朗普提出的條件,對印度而言過于苛刻。
畢竟,美國提出的要求就包括讓印度開放農產品市場,這對于印度農業(yè)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印度是農業(yè)大國,農民數(shù)量龐大,一旦大量美國農產品涌入,印度本土農民將面臨激烈競爭,很可能導致大量農民失業(yè),進而引發(fā)社會不穩(wěn)定。
莫迪要是輕易和特朗普對話,免不了要被特朗普施壓或者“羞辱”,要是作出妥協(xié),那必然會遭受國內輿論的強烈反噬。
在印度國內,保護農民利益是一個極為敏感且重要的議題,莫迪政府不能不顧及民眾的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莫迪近日也再次做出了強硬表態(tài),強調無論面臨外部的多大壓力,政府都將不斷增強自身力量,抵制威脅。
他的原話是“相信政府絕不會讓小企業(yè)家、農民和畜牧業(yè)從業(yè)者受到一絲傷害,無論外部的壓力有多大,政府都將不斷增強力量,來抵擋挑戰(zhàn)?!?/p>
另一方面,特朗普此前不僅對印度加征高額關稅,還將印度稱為“死亡經(jīng)濟體”。
要知道,印度一直以自己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jīng)濟體之一而自豪,特朗普的這一言論,無疑是對印度經(jīng)濟的全盤否定,極大地傷害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
印度好歹也是一個大國,莫迪面對這樣的“侮辱”,自然氣不過,于是,特朗普的電話被莫迪一次次拒接,這或許是憤怒的宣泄,也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另外,印度原本以為自己是美國親密無間的伙伴,可現(xiàn)實卻給了它狠狠一巴掌,原來在利益面前,自己不過是被美國隨意拿捏的對象。
與此同時,印度外長蘇杰生也站出來發(fā)聲,要知道,美國因為印度購買了俄羅斯石油,對印度在25%關稅基礎上再疊加了25%的關稅。
對此,蘇杰生表示,如果美國不喜歡印度的石油或者成品油,就不要買,沒人強迫。
而美國一邊指責印度,自己和歐洲卻仍在購買相關石油產品,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法實在令人不齒。
從印方的表態(tài)來看,在貿易和能源問題上,印度不想輕易屈服于美國的威脅。
而從這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美印關系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美國長期以來將印度視為在亞洲制衡中國的一枚棋子,在需要印度的時候,給予一些表面的友好。
而當印度的行為不符合美國利益時,便毫不猶豫地揮舞起貿易大棒。
印度一直試圖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左右逢源,幻想成為西方盟友,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與崛起,但這次特朗普對印度的關稅大棒,或許讓印度認清了一部分現(xiàn)實。
不過,盡管目前特朗普和莫迪之間的關系劍拔弩張,但國際政治充滿不確定性,不能排除未來兩人突然緩和關系的可能性。
而且,也能看到,莫迪的強硬表態(tài)更多停留在口頭層面,至今沒有拿出實質性的反制手段或者計劃。
總之,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