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月31日,普京的專機就將抵達天津。
這不僅是他執(zhí)政二十多年里在單一國家停留時間最長的一次出訪,更因為隨行的龐大陣容,被媒體稱作“國家級的集體訪華”。
從外長到能源部長,從央行高層到軍工巨頭,幾乎涵蓋了俄羅斯政治經(jīng)濟的全部核心力量。
這樣的高規(guī)格,讓外界不僅看到了中俄關系的緊密,更讓人聯(lián)想到一個塵封已久的戰(zhàn)略夢想。
早在1998年,俄羅斯便提出要和中國、印度一起打造一個“三駕馬車”的大國合作機制,來對沖西方的霸權。
27年來,這個設想多次被提起,卻始終因為現(xiàn)實矛盾而難以成真。
如今,三國領導人終于同框出現(xiàn)在天津,普京是否能在這里把這個“夙愿”從紙面拉回現(xiàn)實?
俄羅斯的27年夙愿
中俄印三邊合作的概念最早并不是普京提出的,而是俄羅斯前總理普里馬科夫在1998年訪問印度時拋出的驚人設想。
普里馬科夫
他直言,俄羅斯、中國、印度如果能夠聯(lián)手,將成為制衡當時美國獨霸世界格局的一股關鍵力量,可以推動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
這一想法在當時來看似乎是“癡人說夢”,畢竟冷戰(zhàn)剛剛結束,美國處于國力的頂峰,而中印關系依舊因為邊境摩擦而敏感。
盡管這樣,這顆戰(zhàn)略的種子卻深深埋在俄外交邏輯中。
進入21世紀,俄羅斯沒有放棄推動中俄印合作的努力。
從2002年開始,三國外長就建立了一個較為固定的會晤機制,這個小小的突破,逐漸形成了一個慣例,直至2021年前后,外長會談已累計十八次。
雖然很多共識停留在政治表態(tài)上,但也涉及到諸如能源、反恐、不干涉內(nèi)政、多邊主義等重大議題。
換句話說,俄羅斯雖然沒有拉起“大三角”的正式旗幟,但通過這種方式保持了火種不滅。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試圖通過“借殼金磚”的方式來推動夢想落地。
眾所周知,金磚國家機制正是從中俄印三國初期的合作基礎發(fā)展而來,此后才納入巴西與南非。
但莫斯科在心里始終認為,金磚并非終局,而是過渡階段,真正能改變地緣格局的還是中俄印三國這一核心引擎。
特別是在普京的頂層設計中,俄中印的合作不僅僅是經(jīng)濟合作,而是要成為新型亞太安全秩序的支點,以此抵消美國拉攏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印太戰(zhàn)略”。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次普京的訪華不僅僅是雙邊關系的升級,更是一次試圖兌現(xiàn)27年戰(zhàn)略藍圖的行動。
然而,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始終橫亙著高山……
現(xiàn)實困境
普京的夢想能否在天津“重啟”,取決于中國和印度對這一機制的接受程度。
而最大的難點,就在于中印關系的復雜性。
2020年的邊境對峙讓中印關系降至低谷,盡管近年來雙方通過外長會晤、邊境事務磋商等渠道有所緩和,但“互信赤字”仍舊存在。
中國的立場是希望和印度通過“去國際化”的方式解決領土分歧,堅持雙邊渠道解決敏感問題;而印度則害怕在中俄印三邊框架下,自己的訴求被稀釋或被誤讀。
因此,即便莫迪在天津露面,印度依然是謹慎的,不愿意公開將“三駕馬車”上升為戰(zhàn)略決定。
除此之外,還有更現(xiàn)實的掣肘。
印度在戰(zhàn)略自主的旗幟下實行所謂“多向對沖”,一方面深化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的“Quad”合作,另一方面又不愿在俄中框架下失去回旋余地。這種搖擺導致了俄方的不安。
近年來,俄外長拉夫羅夫就多次直接警告,印度如果過度被“北約的反華陰謀”裹挾,將損害它和俄羅斯、中國的長期合作。
而在俄羅斯一方,焦慮正逐步加劇。在烏克蘭戰(zhàn)爭以及西方動輒上萬項制裁重壓下,莫斯科幾乎被迫完全走上“向東看”的道路。
中國無疑是最大的經(jīng)濟伙伴,中俄貿(mào)易額連年攀升。
但俄羅斯清楚,僅靠中國還不足以填補與西方市場脫鉤后的損失,尤其在高科技、消費品和資本市場領域,它迫切需要印度這個龐大的新興經(jīng)濟體成為補充。
問題是,印度并不是那么可靠。近年來印度的武器進口明顯多元化,不僅再向法國購買了陣風戰(zhàn)機,還與以色列、美國有深度的防務合作。
這種行為令俄羅斯覺得“傳統(tǒng)朋友圈”正在動搖。一旦印度完全倒向西方,俄羅斯的歐亞戰(zhàn)略將失去關鍵支撐點。
所以,這一次普京借上合峰會不僅是要展示俄中蜜月,還要通過與莫迪面對面的交流,試圖把印度再次拉入“心中的鐵三角”。
天津峰會的破局點
盡管問題不少,但天津峰會上仍存在一些可能的突破口,原因在于三國在一些重大利益上有著趨同的需求。
首當其沖的就是能源合作。俄羅斯目前正大力推進“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并計劃未來輸送規(guī)模達到每年500億立方米。
對能源需求巨大的中國來說,這是長期供應的穩(wěn)定保障,而對于尋求多元能源來源的印度來說,俄羅斯低價出口的石油同樣是剛需。
在能源問題上,三國形成了天然互補,俄有供應,中印有需求,這種結合本身有著牢固的戰(zhàn)略邏輯。
此外,受制裁影響,俄羅斯已經(jīng)大規(guī)模轉向本幣結算。
印度雖然不愿意全面推動“去美元化”,但也逐漸在嘗試盧比與盧布的直接兌換。
對三國而言,擺脫美元體系既能降低受制裁風險,又能形成新興國家的金融獨立性。
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對印度突然大幅提高關稅、甚至威脅實施“二級制裁”的背景下,印度也越來越感受到國際環(huán)境的壓力。
如果說在邊境問題上中印仍有芥蒂,但在如何應對美國霸權方面,三國立場高度一致。
退一步講,即便不能馬上建立高調(diào)的“戰(zhàn)略三角”,也能先從實際可行的領域切入,在推動合作的同時降低摩擦。
參考資料
參考消息:《俄智庫:中俄印三邊合作前景廣闊》2024年5月27日
上觀新聞:《印媒:中俄印悄然形成新型伙伴關系》2025年8月26日
直新聞:《劉和平:中俄同時邀約印度,聯(lián)手對抗美國霸權》2025年8月23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