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艇在磧口黃河段編隊行進
船外機技術交流
急流活餌救援訓練
翻舟自救訓練
浪區(qū)舟艇駕駛
八月的磧口古鎮(zhèn),奔騰的黃河水在磧口段卷起澎湃浪濤,一場聚焦水域救援能力提升的盛會在此拉開帷幕——全國社會應急力量黃河水域急流救援公益培訓班于近日在我市磧口古鎮(zhèn)圓滿舉辦。來自國內18個省、市、自治區(qū)的53支救援隊伍、120余名急流救援精英齊聚黃河之濱,在為期6天的高強度培訓中,沉浸式打磨急流救援技能。更有江蘇沛縣及陜西、甘肅省域多支社會應急救援隊專程前來觀摩學習,生動詮釋了全國社會應急力量“同頻共振、互學互鑒、專業(yè)提升、規(guī)范進步”的良好發(fā)展生態(tài)。
八方聚力
公益模式點燃救援協(xié)作火種
本次培訓由公益志愿者“超人”攜手技術教官團隊聯(lián)合發(fā)起,創(chuàng)新采用“參訓隊伍自發(fā)報名+AA制”的組織模式,既減輕了參與門檻,又激發(fā)了各隊伍的主動性與責任感。為保障培訓質量,主辦方特邀國內16名深耕水域救援領域的資深教練組建教學團隊,他們兼具理論深度與實戰(zhàn)經驗,為學員帶來專業(yè)指導;磧口風景名勝區(qū)、呂梁經開區(qū)會展服務有限公司、青島信光游艇有限公司等單位亦鼎力支持,為培訓提供堅實保障。
參訓隊伍的地域覆蓋面廣泛而均衡:北方的北京、黑龍江、內蒙古、青海、甘肅、山西、河南等地救援隊帶著北方漢子的堅毅而來;南方的上海、重慶、四川、浙江、湖南、安徽、江蘇、廣東、湖北等省份應急力量則攜水鄉(xiāng)救援的細膩經驗參會。其中,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藍天救援隊派出8人參訓,成為單支隊伍參訓人數(shù)最多的代表;山西、陜西省域內的藍天救援、天龍救援、雷霆應急等隊伍也大規(guī)模組隊參與,充分彰顯出各地對急流救援能力建設的高度重視與迫切需求。
觀摩取經
搭建應急救援交流新平臺
這場培訓不僅是技能提升的“練兵場”,更成為全國社會應急力量交流互鑒的“大舞臺”。江蘇、陜西、甘肅省域的多支救援隊專程組建觀摩團隊,不遠千里趕赴磧口。觀摩期間,隊員們全程緊盯實操訓練現(xiàn)場,時而駐足記錄關鍵動作,時而與參訓隊員圍坐交流救援心得,深入探究先進急流救援技術的原理與培訓組織的細節(jié)。
“不僅看到了最新的救援裝備怎么用,更摸清了科學訓練的‘門道’,這對我們回去開展本地培訓太有幫助了!”一位來自江蘇沛縣的觀摩隊員感慨道。不少觀摩代表表示,此次現(xiàn)場學習打破了地域與經驗的壁壘,為今后開展類似培訓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裝備革新
信光第四代專業(yè)級救援艇首秀賦能培訓
本次培訓的一大“高光時刻”,當屬15條最新款信光第四代專業(yè)級救援艇的全新啟用——作為“十四五”國家級重點課題研發(fā)成果,這是該型號裝備在山西范圍內首次大規(guī)模投入急流培訓。橘紅色的艇身穿梭在黃河急流中,不僅為學員帶來了前沿的訓練體驗,更憑借其穩(wěn)定的性能、安全的設計,大幅提升了培訓的實操效率與安全系數(shù)。觀摩團隊紛紛圍攏在艇旁,仔細詢問裝備的動力參數(shù)、適應水域條件及維護要點,對這款“救援利器”表現(xiàn)出濃厚興趣。
此外,山西藍天救援應急協(xié)調中心、呂梁市藍天救援隊全程提供全方位后勤保障:從訓練場地的規(guī)劃、生活物資的調配,到突發(fā)情況的應急預案,每一個細節(jié)都安排得細致周全,為培訓的順利推進筑牢“后盾”。
知行合一:理論與實戰(zhàn)淬煉救援硬功
培訓課程設計緊扣“實戰(zhàn)需求”,深度融合國內應急救援各系統(tǒng)急流理論與藍天救援多年積累的水域救援實操經驗,形成“基礎+進階+實戰(zhàn)”的科學體系?;A階段,學員系統(tǒng)學習水域救援理論、繩結打法、錨點設置、裝備穿戴規(guī)范及溝通哨音與手勢等“基本功”;進階環(huán)節(jié),聚焦入水泳姿、舟艇組裝、船外機結構解析與故障排除等實用技能;實戰(zhàn)演練則直擊高難度場景,無動力劃艇、帶動力翻舟自救、岸上拋繩、活餌救援、舟艇駕駛、離岸靠岸、倒艇定舟、攔截救援、急流橫渡、浪區(qū)團漂等科目輪番開展。
黃河磧口段復雜的水域環(huán)境,成為最好的“實戰(zhàn)考場”。學員們駕著急流艇穿越浪區(qū),在湍急的水流中練習救援動作,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應對險情的“肌肉記憶”。觀摩團隊現(xiàn)場見證這一幕幕“真刀真槍”的訓練,紛紛表示“比看教材更直觀,比聽講解更深刻”。
剛柔并濟:鐵血訓練中凝聚溫暖情誼
訓練場上,學員們嚴守紀律、專業(yè)專注:提前購置高額救援專項保險,自帶水域頭盔、護目鏡、濕衣、干衣、潛水服、急流馬甲、拋繩包等全套防護裝備,對每一個動作、每一項流程都精益求精;訓練場下,溫馨互動讓來自五湖四海的隊員們迅速凝聚成“一家人”。
開班首日的破冰聯(lián)誼會,趣味游戲與團隊任務打破陌生隔閡;培訓中期的黃河畔民俗燒烤篝火晚會,隊員們圍著篝火品嘗呂梁特色美食,唱起家鄉(xiāng)民歌,分享救援路上的感人故事,歡聲笑語伴著黃河濤聲回蕩。最動人的莫過于夜間訓練時的“驚喜生日會”——8位學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到了教官與隊友悄悄準備的生日蛋糕。當“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在黃河邊響起,燭光照亮一張張驚喜又感動的臉龐,這份在訓練場上誕生的特殊情誼,成為每個人心中難忘的記憶。鐵血訓練與溫情時刻交織,完美詮釋了救援隊伍“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獨特氛圍。
賦能未來:為急流救援注入強勁動力
六天的培訓轉瞬即逝,所有參訓隊員均順利通過考核,拿到了沉甸甸的結業(yè)證書。這場培訓不僅讓個人急流救援技能實現(xiàn)“質的飛躍”,更搭建起全國社會應急力量的協(xié)作網絡——不少隊伍現(xiàn)場達成合作意向,約定今后共享救援經驗、共研技術難題。
“把學到的技能帶回去,讓更多隊友受益,更好地守護一方平安!”參訓隊員們的表態(tài)堅定有力。
隨著最后一批學員帶著收獲踏上歸途,2025年全國社會應急力量黃河水域急流救援公益培訓班落下帷幕,但中國社會應急力量在急流救援領域的探索之路才剛剛開啟。此次培訓的成功舉辦,以及多地救援隊的積極參與和觀摩學習,標志著我國社會應急力量正朝著“資源共享、能力共建、優(yōu)勢互補”的良好態(tài)勢邁進,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注入更強勁的力量。記者 李艷
來源:呂梁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