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玉林
每當假期來臨,家教焦慮就會悄然升溫,成為許多家長的困擾。今年暑期,云南省昆明市富民縣婦聯精準發(fā)力,在全縣75個村(社區(qū))家長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專題培訓,為2200余名家長排憂解難。
培訓聚焦親子溝通、情緒管理等熱點,創(chuàng)新采用“沉浸體驗+精準指導”模式,如“家庭雕塑”模擬沖突場景、“情緒溫度計”可視化互動,現場反響熱烈。富民縣多名教師組成巾幗志愿講師團,特邀云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科負責人陶云教授指導,為講座質量提供保障。同時,講師團成員深入個案輔導,為家長提供實操工具,共同點亮家教新航程。
這場“心育”行動不僅緩解了暑期家教焦慮,更為構建和諧親子關系提供了堅實支撐。
精準把脈:需求導向破解家教痛點
暑期是家庭教育的“空窗期”與“矛盾易發(fā)期”。富民縣婦聯通過問卷和座談,精準鎖定家長痛點:孩子沉迷電子產品、學習動力不足、親子沖突加劇。一名家長在問卷中寫道:“孩子不玩手機就哭鬧,視力下降,還變得不愛說話?!?/p>
針對這些需求,富民縣婦聯定制了“解憂良方”,講座專設“暑期家庭情緒氣候調節(jié)”“電子產品使用的邊界藝術”等實操主題,確保內容直擊要害。
在款莊鎮(zhèn)家長學校,講師團隊圍繞手機依賴問題,指導家長制定規(guī)則:“根據孩子的年齡段來規(guī)定手機使用時間,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減少刷屏。”在城南社區(qū)的座談中,一名母親分享了自己的家教經驗:“以前只會吼孩子,現在懂了情緒管理是關鍵。”這種需求導向的精準發(fā)力,讓家長從“焦慮無措”轉向“心中有譜”。
創(chuàng)新實踐:沉浸體驗激活家長潛能
此次專題培訓以“沉浸體驗+精準指導”深化家長認知。在永定街道家長學校,一場“家庭雕塑”活動引人注目:家長分組扮演角色,用肢體姿態(tài)重現“作業(yè)拖延”“游戲時間爭奪”等沖突場景。一名父親在情景模擬中嘗試使用“非暴力溝通公式”:“我看到你玩游戲時很開心,但作業(yè)沒完成,我很擔心?!睂<壹磿r指導,教授“情緒暫停角”技巧——沖突時先冷靜。
另一創(chuàng)新工具“情緒溫度計”則讓家長繪制親子情緒圖譜,直觀呈現家庭動態(tài)。城北社區(qū)一名母親發(fā)現:“孩子考試前焦慮,圖譜顯示我總在批評,現在改用‘積極傾聽三步法’。”
此外,教師以個案輔導同步深化實踐。6歲的小東(化名)把手機當成“電子保姆”,語言能力滯后。對此,心理咨詢師李紅萍指導小東媽媽帶孩子檢查視力、制定手機規(guī)則,并每天陪他做手工、讀繪本。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殷蕊瓊則為社區(qū)家長提供“家庭數字契約”策略:協商手機使用時段,增加無手機晚餐時光。這些創(chuàng)新形式讓抽象理論化為了可操作的工具。
長效賦能:社群聯動筑牢“心育”根基
講座后的反饋顯示,家長認知得到了顯著升級。小東媽媽在培訓中掌握了“正向語言重構”技巧,改用“你畫得真棒”替代批評,孩子的語言表達得到了改善。更有370名家長加入“暑期家長‘心育’成長”微信社群,分享各自的家教實踐心得:“每天15分鐘陪孩子做游戲,親子間的沖突少了?!?/p>
除了開展專題培訓,富民縣婦聯還積極構建持續(xù)支持體系,提煉講座內容,制作“標準化課程包”,配送至75個村(社區(qū))家長學校;同時啟動“家庭心理健康指導員”計劃,選拔優(yōu)秀家長骨干受訓,壯大基層力量??钋f鎮(zhèn)一名受訓家長成為“家心師”,成功幫助鄰里處理孩子的手機依賴問題。
此外,縣婦聯還聯合縣教體局、團縣委推出戶外實踐沙龍等“心立方”活動,通過家校社聯動,鞏固并深化培訓成效。
富民縣婦聯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富民縣婦聯將持續(xù)深耕心理健康沃土,助力萬千家庭筑牢幸?;?/p>
來源:中國婦女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