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有言:“營求念絕,心歸自在乾坤?!?/p>
人這一生,最大的內(nèi)耗,莫過于念想太多。
過去的遺憾揮之不去,未來的憂慮縈繞心頭,別人的是非反復(fù)咀嚼。
心若被雜念填滿,再好的養(yǎng)生之法,也抵不過日夜的自我消耗。
其實,最高級的養(yǎng)生,不過是斷念想。
斷了那些不該有的念想,人生才能活得通透,福氣也會悄悄登門。
1、不沉溺于過往
《菜根譚》有云:“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fù)萌?!?/p>
人活一世,沒有誰沒摔過跤、吃過虧。
反復(fù)咀嚼舊事,不過是自我折磨,讓心不得安寧。
村里有個種了大半輩子果樹的王大叔,一生以他的小果園為傲。
前些日子,一場冰雹砸爛了滿園的果子,他蹲在果園里,看著滿地狼藉,愁白了頭發(fā)。
老伴勸他別熬著,他只搖頭,整日對著枯樹枝發(fā)呆。
兒子想翻種些耐旱的作物,他攔著不讓,說那是他種了三十年的地方。
開春時,鄰村的果農(nóng)來串門,說山里有種新果苗,抗災(zāi)性強。
王大叔聽著,沒吭聲,卻悄悄記下了苗場的地址。
過了幾日,他扛著鋤頭進了園,把斷枝鋸掉,又翻了地。
兒子要幫忙,他擺擺手:“我自己來,心里有數(shù)。”
新苗栽下時,他在每棵樹下埋了塊小木牌,寫著栽苗的日子。
澆水、施肥,王大叔日日不落的忙著手上的活計,果園一天好過一天,他的臉上又重新有了笑意。
曾國藩曾說:“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人不能總回頭看。
過去的已經(jīng)定了,改不了,再怎么想,也變不成別的樣子。
把心思放在眼前,該吃飯吃飯,該做事做事,日子才能往前挪。
少想一點,心就空出一塊地方,能裝下新的歡喜,新的可能。
2、不焦慮于將來
《格言聯(lián)璧》有言:“未來之事莫妄想,眼前之事莫輕放?!?/p>
人之所以焦慮,往往是因為想得太遠。
明天的風雨尚未到來,今日的心已濕透。
過度憂慮未來,不過是提前消耗了當下的平靜。
蘇州繡坊里,陳阿婆和林秀的繡架并排挨著。
街坊議論哪家繡品得了貴人賞識,哪家又賺了大錢,陳阿婆充耳不聞,只盯著手里的絲線在布上穿梭。
林秀的繡架旁總堆著紙,上面記著各種賺錢的門路。
她繡一會兒就抬頭算盤算,想著下個月能攢多少,什么時候能盤下隔壁的鋪子開繡莊。
心思一飄,針腳就歪歪扭扭,原本該細密的紋路,變得松松散散。
陳阿婆繡累了,就搬個小板凳坐在門口,看燕子在檐下筑巢,看得入了神,轉(zhuǎn)身回到繡架前,手下的針仿佛有了靈性。
那幅《燕筑巢》繡成時,引得路過的人都停下腳步夸贊,很快就傳開了名聲。
林秀聽說城西鹽商要收一批繡品,連夜趕工。
急著完工,手指被針扎得鮮血直流,滴在繡布上。
傷好后,手指總不聽使喚,再也繡不出精細的花樣,只能接些縫補枕套的粗活。
多年過去,陳阿婆的繡坊依舊人來人往,林秀卻早已泯然眾人。
《道德經(jīng)》有云:“飄風不終朝?!?/p>
未來太遠,變數(shù)太多,想再多也是空想。
把心思都掛在還沒發(fā)生的事上,會慌,會亂,會忘了眼下該做什么。
該走的路,一步一步踩實了,未來自然會來。
不用急著琢磨十年后的樣子,先把今天的事做好。
手里的活干踏實,身邊的人用心對待,日子過穩(wěn)了,未來就有了根基。
3、不糾結(jié)于他人事
《五燈會元》里講:“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p>
人之所以疲憊,往往是因為操心太多別人的事。
別人的成敗、是非、得失,本與你無關(guān),卻因過分關(guān)注,徒增煩惱。
管好自己,少摻和他人的因果才是智慧。
民國時期學(xué)者黃侃,治學(xué)嚴謹,為人低調(diào),從不參與他人是非。
一次在北大任教時,同事們在辦公室議論另一位教授的私生活。
有人說他忘恩負義,有人說他不善待恩師。
眾人說得熱鬧,見黃侃在旁看書,便邀他加入。
黃侃放下書,搖頭婉拒,與對方共事,黃侃只知其學(xué)問扎實、課講得好,其他事與自己無關(guān)。
眾人不甘心,又提對方背著恩師另立門戶。
黃侃只能借故告退。
那位被議論的教授得知黃侃的態(tài)度后,十分感激,主動登門拜訪。
兩人一見如故,從經(jīng)學(xué)談到史學(xué),相談甚歡。
后來教授學(xué)術(shù)遇難題,黃侃主動幫忙查資料,兩人成了忘年交。
而當初議論是非的同事,因搬弄是非被投訴,在學(xué)校名聲大跌,還影響了晉升。
黃侃一生專注學(xué)問,學(xué)術(shù)成就巨大,弟子遍布天下,死后仍被學(xué)界敬仰,福澤深遠。
《論語》有言:“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p>
少想別人的事,把精力收回來,管好自己的日子。
別人的好壞,與你關(guān)系不大。
你有你的路要走,別人有別人的活法,不必事事介入,件件琢磨。
省下琢磨別人的功夫,多用心自己該做什么。
做好了自己的事,日子就順遂。
不為別人的選擇糾結(jié),不為別人的對錯煩惱。
專注自己,日子會更踏實,活得也更輕松。
《塵曲》有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p>
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心無掛礙,只向自己的目標前行。
少想過去的事,讓心不再負重;少想未來的事,讓心不再焦慮;少想別人的事,讓心不再紛擾。
心無掛礙,方能自在;念想一斷,福氣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