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響徹百年老街,風琴引得游人駐足。8月30日,由道里區(qū)委、區(qū)政府、哈爾濱日報社聯(lián)合主辦,中央大街步行街區(qū)管理委員會協(xié)辦,新晚報社承辦的 “舞臺的夏天” 陽臺音樂節(jié),又一次用音樂點亮老街的夜晚,這個舞臺讓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人們因音樂相聚,用歌聲為老街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市民游客編織著專屬的冰城記憶。
獨唱變合唱
“我們唱的是后來,但想的是過去”
“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黃金玲一開口,《紅豆》的溫柔旋律便讓臺下安靜下來。她站在舞臺上笑容明亮,“這是第二次來啦,第一次太興奮,這次想再跟大家分享音樂的快樂!” 黃金玲笑著說,上次登臺后,總惦記著老街的氛圍,這次特意選了《紅豆》《后來》兩首經(jīng)典老歌。當《后來》的前奏響起,臺下瞬間響起合唱聲。熟悉的歌詞里,滿是共同的青春回憶。在《后來》的旋律下,臺下的人紛紛打著節(jié)奏跟著一起唱起來。
“唱的是后來,但心里感動的都是過去,我們?nèi)齻€同學是同一寢室的,今年我們畢業(yè)了。《后來》是我們的寢歌,跟隨著旋律一起唱是我們寢的習慣,其他室友們?nèi)绻苍诳粗辈?,我想她們也會一起合唱的”在臺下三位年輕的女生說。
手風琴三重奏
“眼神交流就是我們的默契”
“接下來是手風琴三重奏《G大調(diào)小夜曲》!” 隨著報幕聲,三位背著小手風琴的孩子走上臺,最大的季宥妍9歲,最小的僅7歲。他們穿著統(tǒng)一的演出服,站得筆直,小臉上滿是認真,當?shù)谝粋€音符響起,全場瞬間安靜。
清新歡快的旋律從手風琴里流淌而出,孩子們的指尖在鍵盤上靈活跳躍,配合默契得不像才組合一年。季宥妍的父親季寧站在觀眾席,驕傲地說:“孩子們練一首曲子至少100個小時,自由低音手風琴難度大,他們都是全國比賽拿金獎的小能手!”《3-3-2》的節(jié)奏更活潑,旋律像潺潺流水般跳躍,臺下觀眾跟著輕輕晃動身體。當耿藝岑獨奏《給孩子們的畫》時,溫柔的旋律里滿是童真,臺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聽得入了迷。
“在演奏中是如何保持默契的?”孩子們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出了自己的小秘密,因為在一起練習過百次千次,一起辛苦,一起受指導,又一起被鼓勵,在演奏的時候只要眼神相互交流,就知道在哪一段節(jié)奏要由誰來完成。在演奏時,孩子們一直相互用眼神提醒,用眼神鼓勵,只要看到隊友在一起就充滿了力量。
歌聲就是我們的能量
“我們的歌聲中有治愈,也有熱愛”
程欣然帶來的《如愿》,歌聲里滿是力量。她說小時候總被勵志音樂治愈,如今想把這份堅韌傳遞給更多人。大學生鄧冠宇則帶來《愛愛愛》,“高中開始嘗試唱歌,迷茫過但從沒放棄”。他的嗓音帶著少年的清澈,他笑著說,每次登臺都是對熱愛的堅持,能在中央大街的舞臺唱歌,特別開心。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們是拾光樂隊!” 隨著吉他手的撥動,第三次登臺的拾光樂隊一亮相,臺下就爆發(fā)出熱烈歡呼。
《再回首》的前奏一響起,臺下不少“80后”“90后”眼睛亮了,熟悉的歌詞讓現(xiàn)場瞬間成了大合唱;
《我是一只小小鳥》的旋律更點燃氛圍,主唱帶動觀眾拍手,有人跟著大聲唱也有人舉起手臂揮舞。
音樂帶來的感動、重逢的喜悅,悄悄落在人們心里。這個秋天,因這個舞臺而多了份溫暖的印記,而這份印記,會陪著人們,繼續(xù)期待下一次與音樂的相遇。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wǎng)
記者:徐日明 王鴻凌 文/攝
哈報手機記者:劉亞東/攝
編輯:馬云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