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丹2025年全新專輯《大把時間璀璨》拉闊音樂會昨夜于上海落幕。
這個名字,真是太“老表”了。
“大把時間”,是兩廣人士掛在嘴邊的松弛(你得用粵語或者廣西普通話說出來才夠味);“璀璨”則是大灣區(qū)廣東歌里的密碼,從上世紀末“恐怕這個璀璨都市 / 光輝到此”的存疑,到后來“看這銅鑼灣璀璨 / 每天依然如常出發(fā)”的煥新;至于“拉闊音樂會”,從小看TVB、聽香港電臺長大的我們,“叱咤903”之招牌——“拉闊音樂會”,是我們接觸楊千嬅、陳奕迅等第一手不修音現(xiàn)場的養(yǎng)分?;卮旱ぃ]有因為已經(jīng)把鮮花開滿山,就忘了自己的老表身份,很好。
而本場演出的出品、回春丹也作為大師兄身份擔任聯(lián)合發(fā)起人,跟“叱咤”首字母同名的廠牌——“池沼”,不知不覺迄今為止也走過了四個多年頭。作為一個和大灣區(qū)以及我本人頗有淵源的廠牌,似乎也有一些話想在這時候說說看。
(劉西蒙、我、番茄。2023年12月。廣州。)
池沼掌門人,番茄,在擔任阿肆經(jīng)紀人時與我結識,此前長居上海,創(chuàng)立“瓦茲妙贊”公司。于2021年時,當時國內(nèi)的演出市場依然愁云密布,前途未卜。他和太太搬到大灣區(qū),后來在廣州落戶,并在大學城邊上打造了“池沼LIVEHOUSE”,絕對是逆風局。除了回春丹外,后來陸續(xù)簽約丟火車、沉舟、犬儒、聲無哀樂、羽果、霧也至、葡萄不憤怒、象樂隊……我前陣子才在黃浦區(qū)科學城某商業(yè)地塊的招募書里,又看到了池沼LIVEHOUSE要開新店的訊息,后面對池沼的描述是——中國第三大獨立音樂廠牌。
好家伙,我們都知道前面兩個巨頭是摩登天空與太合,我們這兒竟然孵化了中國第三大!
我想說,池沼,確實不負此名。
因為他們從頭到尾都在解決一件事:我們?nèi)绻軌驇椭聵逢牐?/p>
時間倒推至2000s。那時候我和番茄都是20歲的搖滾青年,摩登天空是我們心目中最酷的公司,沈黎暉是當時中國獨立音樂最有眼光、也最有定力的天使投資人。“以收藏家的心態(tài)擁抱每一位音樂人”,這是沈黎暉的信條,是每一個員工登錄摩登天空ERP看到的第一句話。所謂“收藏家”,即驕傲、堅定、優(yōu)雅、靈活——當然還有摳門。這都是老沈的品質。他并不以投資回報比ROI去計算他所盤下來的那些當時默默無聞的中國獨立音樂的種子,就這么等到他們在某一天里蔚然成蔭。所謂收藏家,就是要相信自己的眼光,把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盤下來。然后就是——等待。
我跟老沈雖然認識許多年,可聊業(yè)務的機會不多,但在我心目中,他也許是全中國最沉得住氣的音樂掌舵人之一。可時移世易,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當所謂的樓盤剪彩、公司年會、拼盤走穴等“商演”已幾乎悉數(shù)消亡,音樂節(jié)已成為了這些年主流藝人(包括岳云鵬在內(nèi))除綜藝、直播外唯一商演平臺,且大牌樂隊秀費和號召力也已跟主流藝人平起平坐,我們已無法再去坐以待斃,音樂版權變成了零和博弈(要么是爆款,要么是價值為零)——別說了,連K-POP市場也都變成了現(xiàn)場演藝業(yè)務獨大了,我們該如何?
作為一個在這行里工作了半輩子的老登,我完全明白,當下新樂隊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說白了,就倆點:
· 沒錢巡演。因為巡演已不再是20年前綠皮火車、浪漫巡游,全都是差旅、住宿、餐補,以及這些年live house為了生存所必須設立的保底費;巡演對于大樂隊的營收,但對于年輕樂隊全是成本。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最怕旗下樂隊跟我說“巡演”兩個字,因為巡演=虧錢。
· 沒錢宣發(fā)。這題也很簡單,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已經(jīng)沒有免費流量了。你無法通過“好的內(nèi)容”而獲得“正向流量反饋”,因為你首先要上得了牌桌,你得先要跨越冷啟動的這一關——至少你有點錢投抖加,可是你這點錢,在這巨大的流量池里面, 算什么呢?
(我在這里可以插播一句啊,別說新樂隊了,你看那些樂評人有沒有流量。他們過往也還能靠蹭熱度,獲得一些流量的溢出,給他們發(fā)廣告用的時候沾沾光。你看看現(xiàn)在,呵呵。)
從財務邏輯跟經(jīng)營邏輯來看,以上兩件事都是近乎無解的難題。而番茄的池沼,是我這幾年所見過的,在針對這兩件事上,做得最好的獨立廠牌,沒有之一。
關于演出,池沼建立了非常完善的大師兄幫傳帶體系,在回春丹流量外溢之下,沉舟、犬儒成長速度喜人,逐漸已能獨當一面。且和當年摩登自辦音樂節(jié)一樣,池沼也在自主音樂節(jié)之外,更做了許多輕量級的演出,甚至直接命名為“師兄帶帶我”,把以老帶新的傳統(tǒng)寫入公司章程。
(池沼的春回音樂節(jié))
池沼也是圈內(nèi)少有的能在明知虧錢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讓樂隊和巡演經(jīng)理上路的廠牌。
在營銷和宣發(fā)上,回春丹有了相當多的成功經(jīng)驗,包括與流媒體平臺借力打力、合作共贏,這使得其廠牌內(nèi)的很多新樂隊有可參考的路徑,以及需要規(guī)避的風險點。包括池沼在面對短視頻流量池這件事情上,他們也很早地擁抱變化,提前建立了自己的矩陣。番茄很早就嗅到了“l(fā)ive視頻直拍博主”這條賽道,并提前布局,這對于他們宣發(fā)上有很強的緩沖墊。
當然,以上都是戰(zhàn)術。我認為池沼最重要的點,是番茄作為曾經(jīng)上海灘的Band仔,也是一步一步地玩樂隊玩上來,他在摸爬滾打業(yè)務多年后所總結出來的兩個字——江湖。
“江湖波瀾,池沼漣漪”,這是池沼的slogan。聽起來跟阿叔研磨下筆似的??墒牵?,究竟是什么?
首先,江湖,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新樂隊們最先面對的,不是流量,也不是合約——而是信任。池沼會告訴你,你值得,所以暫時的虧損,沒有關系,因為沒有一個樂隊生來就秒磬,沒有人生來就秀費100萬(廢話,我現(xiàn)在是的啊,你拿什么簽我啊魂淡)。池沼愿意虧著錢去幫樂隊上巡演,是因為他們堅信,在一次次的現(xiàn)場后,才會有真正的聽眾,才會有未來的版權、演出。
進而,江湖,是有溫度的群落。
番茄喜歡新中式的東西,很愛看邵氏老電影,那些土掉牙的功夫片。當他喊出“師兄帶帶我”的時候,你以為他就是搞個社交媒體上大家愛看的梗???這句話背后,代表的是“這條路我也走過,所以我知道你有多難”。我們這個行業(yè)不是M2、M3,不是P7、P8,我們就是師傅、徒弟,就是大師兄二師兄。
最后,江湖,代表了永遠都有以弱勝強的奇跡,永遠不服輸?shù)膭蓬^。
我有一部很喜歡的港產(chǎn)片,叫做《打擂臺》,2010年上映,劉德華投資,林家棟監(jiān)制。這是林家棟首部擔任監(jiān)制的電影,開宗明義地致敬老邵氏,除了那些景點的茶樓布景,更直接找來了梁小龍、邵音音、泰迪羅賓等人全都超過60歲、即香港當年叱咤一時的成名武打影星。
我其實沒有跟番茄交流過,但我相信他一定也很喜歡這部電影,這里頭充斥著一日為師的倫理,什么發(fā)戰(zhàn)書、收戰(zhàn)帖的禮儀,以及最后“唔打唔會輸,打就一定要贏”的名場面。只有背負過音樂節(jié)的重量的人,才體會每場仗都仰賴槍與糧,仰賴身邊的伙伴。為什么是池沼,而不是山海,不是星辰,那是因為池沼是低處,是包容,是棲身之處,是眾聲喧嘩的起點。
所以池沼說自己是“漣漪”。什么時候漣漪變成驚濤駭浪,那是未來的事情。
如他們廠牌的介紹寫的:
“我們希望用出品的各類音樂內(nèi)容產(chǎn)品,構建出一個略高于生活的‘平行武俠世界’,將‘熱烈’與‘快意’貫徹到底?!?/p>
所以,當我廠牌下曾經(jīng)的樂隊霧也至在合約結束后,蒲羽問我:我們和池沼合作的話,小櫻老師你覺得如何?我很確切的回答:趕緊的,合適的,特別合適你們。你歌里都寫“時間造我璀璨與晶瑩”,都要扣“璀璨”的,還寫什么“群山回響著我的聲音 / 群山刻滿了我的寓意”,這都是中華意境,就是番茄的江湖那一掛的,別猶豫了,簽吧簽吧。
無獨有偶,包括廠牌里曾經(jīng)有一位男孩,實習生,他有一天興沖沖地跟我說,簽約了一家廠牌,剛發(fā)了自己的專輯,我一看——草吠聲樂隊,這不是池沼新簽的樂隊嗎?可以啊。
你知道,就前不久,我看到廣州黃埔區(qū)科學城的招商廣告,看到池沼被稱為“中國第三大”的時候,我真的笑了。有半內(nèi)行半外行的朋友問我,池沼,是不是就像當年的摩登天空?
我說,我們這一代,算是中登了,見過老神仙,也見過爛泥地。我們還相信人間真善美,也愿意相信世間有“值得”一事。也沒想著說要成為誰誰誰,反正,除了搞音樂,好像也不知道能搞啥了對吧?
老表們,干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