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不錯,今年馮遠征主演的“杜甫”上演,毫不猶豫就買了票。但不得不說,這兩部劇作雖然出自同一個編劇之手,但是質(zhì)量差得不是一星半點。當時就在北京地鐵的廣告欄里看到過這部劇演出的宣傳海報,也是馮遠征主演,當時是國慶節(jié)假期,我看到這個,還打電話想要訂票,但被告知整個國慶假期的演出門票都已經(jīng)售罄。就算我記錯了吧,反正這次是看到了,但是看完之后,一股失望之情油然而生,真有點砸北京人藝的招牌。
但是,編劇創(chuàng)作的時候胃口太大,總想往里面塞進更多的內(nèi)容,不同的元素。弄到最后這部劇就跟一個人格分裂的患者似的,精神狀態(tài)很不穩(wěn)定。一會兒極端的詩意抒情,一會兒又是大雜院小市民似的臺詞和動作。特別是到了結尾部分,大段無病呻吟,不知所謂的獨白配上鬧劇似的包袱,真是折磨我的神經(jīng)。
本來是杜甫在幻境見到李白、高適和嚴武,結果李白給一句臺詞是:“人生得意須盡歡,何必想得那么明白。”高適更行,來句“莫愁前路無知己,想不明白就別想了”。注意,這個“別想了”還帶出東北口音來了。而前面剛剛是杜甫大段的內(nèi)心獨白,給人的感覺就是本來演著莎士比亞呢,突然就改東北二人轉(zhuǎn)了。結尾處杜甫接受了縣令派人送來的牛肉,然后又是一段很飄逸的臺詞,之后倒地,代表一代詩圣離開了這個世界。臺上其他演員一開始還感嘆詩圣離開,最后直接給上一句“撐死了?”一句話把前面的表演都給弄擰巴了。而且這部六幕的話劇,故事性很差,話劇歸根到底是要給觀眾展示一個或幾個故事,講不好故事的話劇基本就不能算成功。這部劇就是幾幕都很平,沒有抑揚頓挫和波瀾起伏,也沒有什么內(nèi)容,聊一聊,說一說就到下一個完全不挨著的情境中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