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瞰王莊村的居住圖案,你能清楚地分為幾大塊:圩河以內(nèi)稱圩里,圩河?xùn)|門外,以我家的圩東為點,可分為前莊、后莊、東莊。東莊就是小王莊,而前莊就是吳姓、馬姓群體聚居的地方,其中只有周、張各一家,其余皆為吳、馬兩姓人家。因位于村莊整體前部,故稱前莊。
前莊中的周宜蘭,雖孤門獨戸,卻有五個兒子,各有特色、我戲稱五少。我知道最多的是老大周祥朋和老四周祥瑞。
周祥朋,禮帽長衫,公子哥模樣,舉止文雅、談吐時髦,頗有學(xué)問的樣子,我與其雖無交集,但知其好友鐘商、聰穎過人,且有一手絕活——做菓子。
在那個人們貧寒艱困歲月里,會做菓子,早讓人垂誕三尺了,何況他做的菓子品種多、成色好,周圍十里八鄉(xiāng),沒有不知道的,尤其是做出的月餅,冰糖心、青紅絲,甜、綿、細、軟,有口皆碑。洋角蜜,彎彎的形若新月,甜若蜜糖。兩塊拼起來又弧若羊角,形象、雅致、實惠;還有金菓棒、芙蓉、三刀……樣樣精品,受到人們的好評和追捧。因此,他不僅賺了不少銭,富賈一方,名揚于世,至今說起來,仍能引起不少人甜蜜的回憶。
周祥瑞是老五,比我歲數(shù)大點,濃眉大眼,一表人才。聰明敏捷,有著出眾的認識能力。與大哥周祥朋毫不遜色。不過他沒有經(jīng)商做菓子,而是上學(xué)苦讀,入伍當兵,后退役反鄉(xiāng)務(wù)農(nóng)。又嘗試經(jīng)營多種小買賣、小經(jīng)營。
上世紀末,一次在索家村,巧遇索克忠隊長,聽說我是王莊人,似發(fā)現(xiàn)新大陸地忙問:“你認識周祥瑞嗎?”當然認識啦。他極顯不平地說起周詳瑞在部隊的遭遇,原來他們是戰(zhàn)友呢。我說都過去了,不提也罷。
后來在老家參加一次婚宴后,見到過周祥瑞。聽說他與以品哥一起搞過什么經(jīng)營活動,以品哥感嘆:祥瑞惱子活,總弄不過他。應(yīng)當承認,在許多方面,他總是能勝人一籌的。
祥瑞的二哥、三哥都是能人,子承父業(yè),一直居家務(wù)農(nóng),我均不熟悉。但其四哥渾名啞巴(大名不知)還是有記憶的。和我們歲數(shù)相仿或略大點。智力不全,稱其啞巴,其實也能吐字,只是不清楚而巳,可能因長期無人交流,略嫌遲頓語焉不清罷了。常見其挎?zhèn)€奮箕子,獨自薅草于圩河堰上。
周府兒女后人均皆優(yōu)秀,我所知道的周道芳、周道靜皆具素質(zhì),前途無量。
說過周家,吳、馬二家也人杰地靈,眾英名世。
吳文英、吳文富是我早就熟悉的,因我們是近在咫尺的鄰居。這兩位乳名“好、孬”的親兄弟家居座西朝東,小院落傍溪臨水,是個好去處。吳文英印象似常在外面,果然以后是在八集水泥廠工作,安家邳州縣城,其女兒作芹離我家不遠,又成了鄰居,經(jīng)常來往。吳文富小時是同學(xué),交往較多,以后離開老家就沒謀過面。
吳士蘭,男士女名,是個才華出眾的民間藝人,他能拉一手的好二胡,能吹一管婉轉(zhuǎn)悠揚的脆竹笛,春節(jié)鄉(xiāng)會上,少不了他的身影,其實吹、打、彈、拉、他都有一手,是不可多得的杰才。王莊因有他而精彩。
吳文勝、吳文動都是我的小學(xué)同學(xué)。他們非常用功,且智慧過人。有一次課后同學(xué)各呈其能時,有一同學(xué)說:“我這硯臺里的墨汁,象太平洋,”;我則說:“我這一個豆號標點,象非洲地圖?!眳俏膭痈鼌柡?,他說:“我寫的字如螞蟻腳趾蓋子那么小?!毙蜗蠖哪>哒f他以后到銅山某文化單位發(fā)展了。吳文圣會表演,我小時玩鄉(xiāng)會時,曾與同臺演出,深知其特長。
吳文良,腳有殘疾,會做縫紉,做衣服、做裙子,大人衣服、小孩褲褂都能做的比別人好,所以顧客盈門,頗受眾人歡迊。自已收入頗豐,生活很好。
吳府的后來人很多,可惜大都不認識更不熟悉了。如吳浩然是吳文津的孫子,在鐵二處醫(yī)院上班,一次慕名才找到他,平時在大街上也不認識啊。一莊人不識一莊人,太平常了,不說也罷。
馬姓族人多住前莊的南部和東部,東部的一溜高臺子印象深刻,上面住有馬德先同學(xué),馬德先,高個,著長衫,顯得挺斯文,學(xué)習成績一般,常引起同學(xué)注目。他住的右側(cè)是馬全英、馬全友姐弟倆,四方汪塘的北側(cè)是馬友戰(zhàn),一位老實本分的同學(xué),西部則是馬德龍,他和馬占友截然不同,是個好大喜功、虛榮偽善的主兒,不求上進,最后進了局子,聽說期滿回家卻不思悔改,眾怒難違,不知所終——是個無可救藥的沉倫者。
馬全貴,是個好干部,曾在四隊做過保管員,老實善良,恪盡職守,為四隊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特讓人興奮的是馬德賢,這位老革命,為王莊、為革命做出了自已的貢獻,他曾是王莊村地下黨支部書記,在對敵斗爭、掩護地下黨人,做出了別人難以替代的作用,解放后又在八義集某單位工作,是個令人尊敬的老人,一位合格的共產(chǎn)黨人。深受大家的敬愛和尊重。
不管是吳府、馬府還是周府人,都是王莊村的一份子,他們和王府人家一起,書寫了王莊村的崢嶸歲月,增添了王莊村的光環(huán)榮耀,種下了王莊村的革命基因,留下了王莊村的紅色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