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農歷的七月初十,在民間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日子,雖然它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在很多地方,這天卻特別的熱鬧,那么到底是什么日子,引得大家去圍觀呢?事實上,整個的七月,大家都過得特別的謹慎,很多人認為這個月是“鬼月”,所以無論是行事,還是飲食,都要多加注意,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一個麻煩。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當中,農歷的七月初十是三俗合一,這里提醒大家4件事別忘做,遵循傳統(tǒng),圖個吉利安康,那么具體是什么事情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是哪三個習俗。
第一個:鐵拐李誕辰
在道教當中,農歷的七月初十,可是鐵拐李的一個誕辰,鐵拐李,又稱“李鐵拐”或“鐵拐先生”,是道教八仙中資歷最老的神仙。
在這一天,各地的道教宮觀可能會為其舉辦慶生法會,信徒們也會前來參加,以慶祝這位仙人的圣壽,并祈求風調雨順、福壽康健。
第二個:放水燈日
農歷的七月初十,也是放水燈的日子,像在在漳州地區(qū),這一天是水月亭放水燈的日子。放水燈是鬼月普度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具有祈福和超度的意義。
此外,如陜西漢中的荷花節(jié),雖然其主要日期可能并不固定在農歷七月初十,但在某些年份或地區(qū),這一天也被納入節(jié)日慶?;顒又?。
第三個:祭祀五谷神
像在我們當?shù)?,這天還有祭祀五谷神的一個說法,因為此時剛好也是秋收的一個時候,祭祀五谷神,以感謝神靈賜予的豐收。同時也是希望在以后的日子當中,可以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那么在七月初十,有哪4件事要去做呢?
1、 收獲莊稼
一些成熟的莊稼,比如說蔬菜瓜果在這個時候,就要去采收了,像茄子、辣椒還有黃瓜以及豇豆之類的,這個時候已經快接近尾聲了,另外就是種下去的花生,芋頭之類的,在這個時候,也可以去采摘回來了。
趁著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抓緊進行晾曬,把它曬干之后,很多的蔬菜都可以進行保存了,留著冬天燉肉吃也非常的不錯。
2、 晾曬糧食
到了七月初十,我們可以選擇晾曬糧食,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曬秋,因為晝夜溫差比較大,這樣在曬秋的時候,可以完美的把它曬干,吃起來口感也會比較的不錯,所以在這天的時候,晾曬一些收獲回來的糧食,也是為冬天做好準備,所以大家可別忘了。
3、 祈福
七月初十不管是放河燈,還是鐵拐李的一個誕辰,人們都是希望在這樣的日子當中,能夠祈福消災,因為秋天來了,天氣變化比較大,老輩也一直在講,多事之秋,意思就是在這個時候,更容易出現(xiàn)身體的不適,所以通過祈福,希望在以后的日子當中順順利利。
4、 嘗新
所謂的嘗新,就是在這天要吃新鮮收獲出來的瓜果蔬菜等,比如說新采摘回來的水果,或者是花生之類的,一般這些會提前拿來祭祀祖先,然后就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著吃了,制作的方法也會比較的簡單。
這個時候的飲食,主要是突出一個新字,新的小麥,新采摘的水果,新的蔬菜等等,都是這個時候適合去吃的,也比較順應自時令。
農歷的七月初十,民間傳統(tǒng)還是比較多的,人們在這樣的日子,祈福,以及祭祖,本質上是對豐收和幸福生活的一個向往,只不過不同的地方,因為文化的一個差異,所以慶祝的方式有些不同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