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少林寺,歷來是世人心中的禪武圣地,可誰能想到,短短三十天里,這里竟掀起一場足以改寫其近三十年軌跡的風波。
方丈換任的消息炸開后,寺內種種變化接連曝光,背后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過往?這場變革真能讓少林找回遺失的清凈嗎?
少林寺的這場變動,從一開始就透著不尋常的速度,7月27日,釋永信被注銷戒牒、接受審判的消息傳出,才過去兩天,印樂法師就接過了住持的擔子。
一個月過去,外界對少林的關注只增不減,大家都在猜,這么快的換任,到底是因為什么,佛門事務向來講究穩(wěn)當,如此倉促的人事調整,背后肯定藏著繞不開的問題。
回溯幾年前,2015年就有人站出來舉報釋永信,當時舉報內容牽涉到錢財和生活作風,鬧得沸沸揚揚,最后卻沒查出實質性結果,質疑聲雖沒斷,但釋永信還是繼續(xù)當他的方丈。
可到了2024年,事情徹底變了樣,寺院直接發(fā)文,說釋永信涉嫌挪用項目資金、侵占寺院財產,還曝出他和多位女性有不正當關系,這些過去只敢私下議論的事,這次終于被擺到了臺面上。
更關鍵的是官方的態(tài)度,中國佛教協(xié)會這次沒有含糊,不僅注銷了釋永信的戒牒,支持依法處理,還連著三次發(fā)文批評他,后來更是在官網上明確說他涉嫌刑事犯罪。
佛協(xié)向來注重佛門形象,這么嚴厲的表態(tài),可見釋永信的問題有多嚴重,這場看似突然的換任,其實是多年問題積累后的必然爆發(fā),只是誰也沒想到,爆發(fā)來得這么快、這么徹底。
那么新住持印樂法師上任后,又會用什么辦法整頓這片已經變了味的佛門之地呢?
印樂法師一上任,就把矛頭對準了少林最讓人詬病的商業(yè)化問題,之前寺里到處都是掃碼功德箱,游客捐不捐、捐多少,都像被盯著看,不捐還容易遭人甩臉色。
現(xiàn)在不一樣了,那些掃碼的箱子全被撤了,換成了傳統(tǒng)的木質功德箱,只收現(xiàn)金,其實功德本就是份心意,哪能用數(shù)字衡量,這樣的調整,才算找回了功德捐贈的本意。
除了功德箱,高價香也是過去游客吐槽的重災區(qū),以前大雄寶殿前的香攤,一炷平安香就要一百塊起步,僧人還會說香貴福報大,這不就是變相逼著人多花錢嘛。
現(xiàn)在這些高價香攤全沒了,山門里多了免費清香發(fā)放點,木牌上寫著心誠則靈,一炷為敬,這話看著簡單,卻點透了禮佛的核心:心到了比什么都重要,不是花的錢越多就越有誠意。
法物流通處也沒能例外,之前里面賣的佛珠之類的東西,價格比外面市場高了不少,明眼人都知道是借著少林的名頭抬價。
印樂法師直接把流通處關了整頓,就是要切斷這種借著佛門名義賺錢的路子,齋飯?zhí)靡矔簳r歇業(yè)了,過去那里的價目表看得人咋舌,完全沒了佛門齋飯該有的公益味。
聽說印樂法師要參考他在白馬寺的做法,以后可能會免費或者低價提供齋飯,讓齋飯回歸慈悲為懷的初心。
還有少林藥局,以前不少人覺得去那看病貴,現(xiàn)在價格也調得合理了,真正開始為信眾和游客著想。
這些整改動作看著都是小事,卻一步步把少林從商業(yè)化的泥潭里往外拉,不過寺里這么大的變化,寺內僧人和外面相關部門又是什么態(tài)度呢?
少林這邊改得熱鬧,寺里僧人的反應卻不太一樣,有些僧人覺得挺好,說現(xiàn)在能安下心來修行,不用再摻和那些商業(yè)事,這才是出家人該有的日子。
可也有僧人反應慢半拍,直到8月中旬還沒跟新住持印樂法師開過會,換方丈的消息還是從新聞里看到的,對改革沒什么實感,更別說參與進去了。
之前還有人說看到不少僧人提著行李下山還俗,說是受不了現(xiàn)在的規(guī)矩,沒法像以前那樣靠寺院賺錢了,但寺里出來辟謠,說沒這回事,到底是真是假,外人也說不清。
不光是僧人,地方部門的態(tài)度也挺有意思,登封市民宗局的人說,之后會慢慢推進整治,讓少林變回清凈的佛門地,這話聽著是支持改革的意思。
但文旅局那邊又說,少林的改革對登封影響不大,景區(qū)該開放還開放,還特意提了一句寺院和景區(qū)歸不同部門管,這話里的意思像是在劃清界限,怕少林的事影響到當?shù)芈糜巍?/p>
最讓人關心的還有武僧表演,以前大家都覺得武僧團就是少林的一部分,現(xiàn)在武僧團出來說,他們屬于少林武術館,跟少林寺早沒關系了,改革礙不著他們表演。
這么一看,不管是寺里還是外面,對這場變革的想法都挺復雜,有人支持有人觀望,還有人想撇清關系,可這些聲音背后,又藏著少林過去多少年的問題呢?
其實要說少林現(xiàn)在的問題,得從釋永信那時候說起,他當住持的時候,把少林的商業(yè)化做到了極致,光少林相關的商標就注冊了706個,旗下還有18家企業(yè)。
他自己在不少企業(yè)里還有股份,后來是外面罵聲太多,才勉強退出了一部分,那時候的少林倒更像個做生意的集團公司。
更讓人咋舌的是他的投資,在鄭州花4.5億買地,還跑到國外蓋寺院、建酒店度假村,國外媒體都直接叫他佛門CEO,這稱呼聽著諷刺,卻挺貼切。
寺里的管理更是亂得很,他親弟弟居然當了少林寺慈善協(xié)會的會長,借著這個身份,有人想攀關系就得買他弟弟的字畫,一幅畫能抵北京一套房。
好好的慈善協(xié)會,成了他們家賺錢的工具,寺廟也跟著變成了斂財?shù)钠脚_,那時候寺里的僧人也不踏實修行,整天忙著參與商業(yè)活動,見了游客就推銷紀念品,拿個二維碼要布施。
釋永信自己的生活也奢華得很,方丈室里擺滿了名貴家具和文物,根本不是修行的地方,倒像個高檔會客廳,門口的對聯(lián)還特意藏了永信方丈四個字,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地位。
他還被人拍到開豪車、穿昂貴袈裟、喝名貴茶葉,這哪像個出家人?也就是那時候,少林的名聲一點點壞了下去,直到現(xiàn)在還得慢慢修復。
回溯釋永信時代的過度商業(yè)化與管理混亂,才明白如今改革的不易,雖然目前各方態(tài)度復雜,仍有不少問題待解,但至少少林已經邁出了回歸本真的第一步。
未來能否真正找回佛門清凈,還得看這場改革能堅持走多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