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那些事,從表面上看就是貿易戰(zhàn)、科技封鎖,但挖深點,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挺有名的,他專門研究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他說美國老盯著中國不放,主要因為中國犯了兩個“原罪”。
先說中美關系的歷史背景,這得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開始算起。那時候美國不承認北京政府,還繼續(xù)支持臺灣當局,導致兩國一開始就對立。1950年朝鮮戰(zhàn)爭打起來,美國直接介入,這場仗一直到1953年才停火,中間死了不少人,關系徹底鬧僵。
接著是臺灣海峽危機,1954年和1958年兩次,美國都派軍艦護著臺灣,差點又開打。1960年代,中國發(fā)展核武器,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美國情報部門緊張得不行,加強監(jiān)控。
一直到1970年代初,中蘇關系惡化,美國看到機會,利用這點拉近和中國距離。1971年乒乓外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正式建交。這段時期兩國關系緩和,美國企業(yè)開始在中國投資,享受廉價勞動力帶來的好處。
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美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中國出口低端產(chǎn)品到美國,幫美國控制通貨膨脹。兩國貿易額蹭蹭上漲,那時候美國覺得中國是好伙伴,能提供廉價貨,還能當市場傾銷地。
1990年代,冷戰(zhàn)結束,美國推動中國加入國際體系,2001年中國入世貿組織,這讓中國經(jīng)濟起飛,出口猛增。但好景不長,2004年大豆貿易事件,美國操縱期貨市場,中國上千家糧油企業(yè)破產(chǎn),這給中國敲響警鐘,得加強自給自足。從那以后,中國開始從制造轉向創(chuàng)造,技術進步飛快。
進入21世紀,小布什政府2001年后轉向單邊主義,中美關系開始微妙變化。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買美國國債幫他們穩(wěn)住,但美國開始抱怨貿易不平衡。2010年代,中國高科技企業(yè)崛起,像華為、中興,美國覺得威脅大了。
2016年特朗普上臺,2018年發(fā)動貿易戰(zhàn),對中國商品加關稅,中國反擊,美國企業(yè)損失也不小。2019年談判破裂,稅率升到25%,2020年簽第一階段協(xié)議,但疫情后關系更糟,美國關中國領館,拜登2021年上臺,繼續(xù)強硬,阿拉斯加會談上直接批評中國。
2022年芯片禁令,2023年電動車關稅,2024年對更多科技產(chǎn)品限制。到2025年,美國貿易赤字還在,但技術對抗沒停。
馬丁·雅克是英國人,1945年生,早年加入英國共產(chǎn)黨,主編過馬克思主義雜志,后來創(chuàng)辦智庫,寫書分析中國崛起。2009年出《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里面講中國不是簡單抄西方模式,而是有自己文明傳統(tǒng)。他對中國挺認可,但也有人說他太偏向中國了。
雅克的觀點是,美國針對中國因為兩個原罪。第一,中國不再只是低端廉價貨供應商,現(xiàn)在轉向高端創(chuàng)造,搶了美國飯碗。過去美國占產(chǎn)業(yè)鏈高端,低端讓中國干,賺大頭利潤。現(xiàn)在中國做芯片、5G、電動車,美國壟斷沒了,順差大,美國2021年對華順差2951.8億美元,主要電子機械,美國急了,想通過制裁找回優(yōu)勢。
第二個原罪是中國崛起讓美國霸權晃動。1973年西方GDP占世界58.7%,人口18.4%,到2001年GDP降到52%,人口14%。雅克估算2027年中國GDP超美,這讓美國慌。
國際上,美國在中東戰(zhàn)爭里曾經(jīng)橫行,現(xiàn)在巴以沖突中被胡塞武裝搞得被動,俄烏沖突2022年后對俄制裁沒啥效,俄羅斯和中國用人民幣貿易,沙特2023年也跟進。
美國自稱世界警察,但影響力下滑。雅克說西方會失去文化意識形態(tài)主導,中國重拾傳統(tǒng),對西方文化有選擇性吸收,這讓美國精英覺得中國比蘇聯(lián)還危險,拜登多次叫中國最嚴峻對手。
雅克還批評美國政治錯誤。他們幾百年資本主義紅利,讓他們自以為制度最好,到處推銷民主自由。但世界多極化了,他們優(yōu)越感弱了,還故步自封,對別國文化蔑視。中國走自己路,開放包容,吸收外來東西,發(fā)展出適合自己的模式。
美國單邊主義,搞中國威脅論和崩潰論,體現(xiàn)偏見。女權主義例子,西方以為自己婦女解放最好,但沒懂別國兩性關系,就瞎斷言?,F(xiàn)在西方內部問題多,從正常女權到極端,從性別平等到上百種性別,民主自由好像出毛病了。但美國不反思,繼續(xù)強勢外交。
從經(jīng)濟角度看,美國針對中國不光是貿易,還涉及供應鏈。2020年代初,疫情暴露美國依賴中國制造,口罩、藥品啥的都得從中國來。美國想脫鉤,推朋友圈經(jīng)濟,像印太框架2023年啟動,拉盟友圍中國。
但中國“一帶一路”2013年提出,到2025年已覆蓋150多國,建港口公路,幫發(fā)展中國家基建。人民幣國際化,2023年超過歐元成第二大貿易貨幣,石油結算用人民幣,這動搖美元霸權。美國制裁華為2019年起,禁芯片出口,但華為2023年出麒麟芯片,自力更生。美國企業(yè)也受傷,英特爾、高通損失訂單。
地緣政治上,美國在亞太布網(wǎng),2021年澳英美聯(lián)盟AUKUS,給澳洲核潛艇,針對中國南海。南海爭端,美國派軍艦自由航行,2024年和菲律賓聯(lián)合軍演。中國建島礁,維護主權,但美國炒作威脅。
臺灣問題,美國1979年斷交但賣武器,2022年佩洛西訪臺,2025年繼續(xù)軍售,加劇緊張。俄烏沖突,美國拉歐洲制裁俄羅斯,但中國中立,貿易額2024年超2000億美元,用人民幣結算,繞開 SWIFT系統(tǒng)。這讓美國覺得中國在挑戰(zhàn)其秩序。
文化層面,雅克說西方統(tǒng)治地位衰退。中國文化輸出,孔子學院全球上百個,教漢語文化。國外學中文的人多,2025年超1億。
中國電影、抖音在海外流行,美國好萊塢份額降。西方媒體老說中國威脅,但中國強調共贏,不搞零和。美國精英怕中國模式吸引發(fā)展中國家,非洲拉美國家跟中國合作多,建高鐵醫(yī)院。美國推民主峰會2021年和2023年,但參與國少,效果差。
科技競爭是焦點。美國怕中國AI、量子計算領先,2022年禁NVIDIA芯片出口中國,2024年擴展到更多公司。中國投巨資研發(fā),2025年華為云AI服務全球前三。
電動車領域,比亞迪2024年銷量超特斯拉,美國加100%關稅,但中國出口到歐洲拉美還行。太空,美國登月計劃推遲,中國2024年嫦娥六號取月壤,2030年建月球站。美國NASA合作少,競爭多。
經(jīng)濟數(shù)據(jù)支持雅克觀點。IMF數(shù)據(jù),2024年中國GDP14.5萬億美元,美國18.3萬億,但按購買力平價中國已超美國。2025年上半年,中國增長5.5%,美國2.1%。貿易上,中國對162國順差,美國第一。雅克說這不是零和,中國崛起幫全球增長,減貧8億人。但美國視作威脅,搞小院高墻,限制技術流動。
未來咋辦?雅克建議美國放下傲慢,學包容合作。中國一直說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1年提出全球發(fā)展倡議,幫窮國。2025年G20會議,中國推綠色發(fā)展,美國還糾結氣候責任。但如果美國繼續(xù)對抗,全球分裂,供應鏈亂,大家都虧。合作的話,氣候、科技能共贏。雅克書里說,中國統(tǒng)治世界不是征服,而是新秩序,西方得適應。
總的來說,美國針對中國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結構性矛盾。中國從窮國變強國,觸動美國根基。雅克兩個原罪概括準:經(jīng)濟轉型搶市場,實力增長撼霸權。美國得反思,不然繼續(xù)摩擦。咱們普通人看這事,也得理性,別盲從媒體。中國堅持開放,實力說話,這才是正道。話說回來,這世界變化快,誰知道十年后啥樣?但有一點清楚,合作總比對抗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