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有一面至關(guān)重要的鏡子,即“風(fēng)月寶鑒”,是“以史為鑒話興廢”之意,鏡子有兩面,正反皆可照人。作者之良苦用心,正為發(fā)起一場關(guān)于興亡之時抉擇的辯論。顯然,作者早已經(jīng)自占地步,以《掰謊記》的形式,做出了抉擇。
作者寫榮國府自祖宗以來的寬柔以待下人,寫賈寶玉在女兒們面前的做小伏低,是“君恩深似?!蔽鍌€字,而賈寶玉當(dāng)著花襲人的面,大談文臣武將不知大義,繼以姽婳將軍林四娘一節(jié)故事,是以“臣節(jié)重如山”五個字,詰問不配好名好姓的滿朝文武。
末世之說,由來已久。紅樓一夢,開篇即是“地陷東南”的時代背景,暗藏“天傾西北”的朱樓舊夢。自古以來,類似的改朝換代的社會背景,留下了許多特殊的文化與人物。
武王伐紂,周代商興,孔子為商人,卻崇尚周公之禮,以為合乎天道,然而,首陽山上,到底有餓死的伯夷和叔齊,更有流傳千古的餓鄉(xiāng)之寓。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子孫后代取而代之,建立曹魏。不料,因果輪回,司馬家族全盤復(fù)制曹魏之舉,再演禪讓。嵇康以“非湯武而薄周孔”深藏竹林,世有竹林七賢。嵇康死后,《廣陵散》的傳說至今不絕于耳!
陳平原是項羽臣下,改投劉邦,后來,呂后稱制,陳平對呂后言聽計從,逆來順受,就連呂后殺劉邦子嗣,陳平亦當(dāng)充耳不聞。王陵詰問陳平與周勃,卻得到了陳平的反唇相譏。
《呂太后本紀(jì)》:太后稱制,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碧蟛徽f。問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勃等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稱制,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太后喜,罷朝。王陵讓陳平、絳侯曰:“始與高帝喋血盟,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呂氏,諸君從欲阿意背約,何面目見高帝地下?”陳平、絳侯曰:“於今面折廷爭,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劉氏之後,君亦不如臣?!?br/>
后來,呂后去世,陳平和周勃首先發(fā)難呂氏家族,聯(lián)系劉氏宗親,里應(yīng)外合鏟平呂氏集團(tuán)。呂氏家族的男女老幼,全部被陳平等人下令處死,陳平和周勃繼而迎立劉邦的后代代王劉恒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現(xiàn)在,我們回到《紅樓夢》的故事上來。姜子曾經(jīng)說過,“紅樓”即“朱樓”,答案對應(yīng)在《桃花扇》曲目《哀江南》中,是為“朱明江山”。所以,書中人物事件,皆是明末清初的歷史人物與事件。
《紅樓夢》作者所詠者只一人,亦是一事,正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為閨閣昭傳,是以未嫁女寫未降臣。林黛玉與晴雯,便是作者謳歌的對象。
至于反面,李紈和賈蘭母子,便是其一。世人以為賈蘭考中進(jìn)士,是光宗耀祖,卻不見作者字字諷刺,那是因為,賈蘭當(dāng)了貳臣,正所謂:“如冰水冷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p>
何為“如冰水冷”?榮國府是草木之花(華),滿清是冰雪,“如冰”即“降清”,至于“水冷”的笑話,想來大家也不陌生,便是“平生談節(jié)義,兩姓事君王”的兩朝領(lǐng)袖錢謙益的故事,參見《牧齋遺事》。
當(dāng)清軍兵臨城下,妻子柳如是勸錢謙益與自己一起投水殉國,結(jié)果,錢以手探水,猶豫良久,最后說:“水冷,奈何?”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被錢謙益拉住(參考《牧齋遺事》)
“桃李春風(fēng)結(jié)子完“正是寫錢謙益“平生談節(jié)義,桃李滿天下”之事,“到頭誰似一盆蘭”,即未必如蘭,是寫錢謙益怕死,更兼貪圖名利,所以,竟然以“水冷”為由,竟然選擇了“迎降”。
錢謙益先是參與策劃擁立潞王,繼而應(yīng)詔出任馬士英等人擁立的福王小朝廷的禮部尚書。身為南明弘光朝廷禮部尚書,趙之龍身為總督京營戎政,王鐸身為大學(xué)士,卻于順治二年(1645)清軍渡江,迎降清軍,清廷讓錢謙益當(dāng)了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充修明史副總裁,兩朝領(lǐng)袖。
骨氣重要,還是活下去重要?這是一個問題,一個錢謙益后半生反復(fù)糾結(jié)的問題!自從崇禎上吊自殺之后,這個問題,就注定要跟隨錢謙益等文官武將一生。
錢謙益《后秋興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望斷關(guān)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這首《后秋興之十三》,寫出了錢謙益的無奈與內(nèi)心掙扎。“王尚不勝,你我何為?”《紅樓夢》作者借恒王死后,滿朝文武的反應(yīng),寫的正是錢謙益等人“紛紛將士只保身”的小心思。
錢謙益借崖山之事,寫明朝滅亡,卻開始了他搖擺不定的一生。先是擁立潞王,繼而擁立福王,這算不上大問題。但是,錢謙益“迎降”清軍,必然留下千古罵名,他深知這一點,所以,錢謙益在清廷任職僅六個月,就告病歸鄉(xiāng),又參與組織秘密的反清活動。
錢謙益與南明永歷朝廷取得聯(lián)系后,給桂林留守瞿式耜一封《報中興機(jī)會疏》密信,以“棋平三局”為之策劃,后又游說清軍將領(lǐng)馬進(jìn)寶等人,一起反清復(fù)明?!都t樓夢》賈迎春丫環(huán)名司棋,文章中寫下棋之事,大抵也暗指此事。畢竟,二姑娘隱喻的便是第二春,南明。
順治十六年(1659),鄭成功發(fā)動入長江攻南京之役,錢謙益就此事寫了《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及至鄭成功打了敗仗,錢謙益又寫了《投筆集》。在《紅樓夢》故事中,三姑娘賈探春、寶琴、柳湘蓮、柳家,都是明鄭政權(quán)的隱喻。
縱觀錢謙益一生,可知他內(nèi)心有那么掙扎,一方面,他怕死,也貪圖富貴,另一方面,他也在乎自己的名節(jié),骨氣重要,還是活下去重要?大抵崇禎死后的每一天,這個問題,他都要問自己幾遍。
對于錢謙益,乾隆帝甚至特地寫了《國朝詩別裁集》,明斥錢謙益之非,黜其詩不錄,實為綱常名教之大關(guān),又批評錢謙益有才無行,率先投降,大節(jié)有虧,寫詩挖苦道:
平生談節(jié)義,兩姓事君王,進(jìn)退都無據(jù),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甕,屢見詠香囊,末路逃禪去,原是孟八郎。
除了錢謙益,還有一個掙扎的典型人物,黃宗羲對清朝皇帝稱呼從“虜酋”到“圣天子”的變化,亦是《紅樓夢》中所批之人。錢謙益和黃宗羲都和《明史》編修之事有關(guān),也都成了《紅樓夢》作者筆下翻過鏡子來的賈瑞。
《紅樓夢》作者雖然給出了答案,自古以來,人人也都歌頌林四娘這樣的人物,都稱可羨,但是,到底是“癡迷的枉送了性命”。“看破的遁入空門”,又能改變什么呢?
骨氣重要,還是活下去重要?其實,縱然是和平年代的人們,內(nèi)心何嘗又能逃過這個追問呢?清高自詡,怎奈連個安身之所都難圖,若說妥協(xié),又心有不甘。真真是個千古難題,奈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