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老天爺要敞開灑水了。
華北平原春玉米正趕上授粉關鍵時候。
這雨下得及時卻也藏風險——花粉遇水易成團。
玉米棒子能不能結(jié)滿粒,就看這幾天管護。
山區(qū)地塊要防雨水沖土露根,得趕緊培培壟。平原洼地最怕積水泡根,排水溝得提前清淤。家里有舊地膜的,趕緊給地頭弱勢苗搭個簡易棚。
咱老輩人說"雨淋玉米頭,減產(chǎn)要犯愁",這話不假。
但也別慌!
農(nóng)技站早說了,雨間歇期能進地的。戴上草帽抓緊搖晃玉米稈,幫花粉往下落。種大棚蔬菜的鄉(xiāng)親注意!
暴雨可能壓塌棚架。
竹竿支架再加固兩道,棚頂排水溝挖深兩指。
湖邊養(yǎng)魚的大叔,得盯著水位漲勢。漁網(wǎng)圍欄再拉高三十公分,防雨水沖跑魚苗。有人問:這雨會不會帶冰雹?
目前看云層還穩(wěn)。但咱寧可多備點防雹網(wǎng),堆在地頭總比臨時抓瞎強。年輕一輩記得幫家里老人查看房檐排水。
土墻老屋最怕雨水泡根基,拿塑料布蓋蓋墻根。
村里的氣象大喇叭這兩天會多頻次廣播。
聽著廣播安排農(nóng)活,比自個兒估摸更準當。我個人覺得,咱種地既要信老經(jīng)驗,更得聽科學。
就像這玉米授粉,老辦法結(jié)合新農(nóng)技才保險。
這場雨到底能解多少旱?還得看各塊地的底子。
但提前做好排水、護苗、固棚,總不會吃虧。具體到每個村的雨情差異,建議問問村農(nóng)技員。
他們騎著電動車跑田頭,比咱更清楚哪兒該重點防。最后啰嗦一句:雨前把化肥收進倉,別讓雨淋化了。農(nóng)具也歸置到避雨處,鐵鍬生銹了干活可不得勁。
后天晌午頭雨就到,今明兩天抓緊做準備!甭管種糧還是種菜,先手棋下好了心里才踏實。
記?。呵f稼不會說話,但咱多操心一分,收成就多一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