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早上蹲在門檻上抽煙,盯著天嘆氣:“今兒初八,可別讓云彩憋出雨來!
”老輩人都說“七月初八雨,稻草爛成糊”,這話傳了幾輩人,不是沒道理。農(nóng)歷七月正是玉米灌漿、水稻揚花的時候,莊稼正需要穩(wěn)當?shù)娜疹^。要是初八這天落了雨,往后十有八九要連陰,潮氣裹著悶熱,莊稼最容易鬧毛病。
你看那水稻穗子,趕上連陰雨,花粉沾了水,壓根兒授不上粉,最后空殼子能占半穗。玉米棒子也夠嗆,苞葉里積了水,粒兒長不飽滿不說,還容易發(fā)霉生蟲。
山區(qū)種雜糧的老鄉(xiāng)更得留神,坡地排水要是不暢,雨水一泡,紅薯藤能爛半截。老人們講究初八不出門,除了老習俗,心里頭其實記掛著地里的莊稼。
過去靠天吃飯,老輩人把經(jīng)驗編成農(nóng)諺,“七月初八一陣雨,來年耕牛要歇蹄”,說的就是減產(chǎn)的風險。現(xiàn)在咱有了科學法子,可老理兒不能丟,該防的還得防。
水稻田趕緊清溝渠,讓雨水能排出去,別在地里窩著漚根。
玉米地要是見了蚜蟲、黏蟲,別等別拖,趁天好趕緊打藥,別讓潮氣給蟲子當“幫手”。家里存的草木灰派上用場了,撒在菜地里、紅薯壟上,既能防潮又能當肥料,老輩人的土辦法挺管用。當然了,咱也不能全靠老經(jīng)驗,多盯著天氣預報,提前知道啥時候下雨,心里更有譜。
有人覺得老輩人迷信,其實他們怕的不是初八這個日子,是辛辛苦苦干了半年,毀在天氣上。就像我爸說的,“老話說的‘怕’,是對老天爺?shù)木次?,也是提醒咱別馬虎了農(nóng)時?!苯衲昵锛Z長得咋樣,就看這關鍵時候能不能挺過去。
平原種水稻的老鄉(xiāng),重點看排水;山區(qū)種雜糧的,多檢查田埂有沒有裂縫。
家里有大棚的,把通風口關好,別讓雨水灌進去,菜苗經(jīng)不起折騰。要是真趕上連陰雨,雨停了趕緊去地里轉,把病葉、爛果摘掉,別讓病害傳染開。老輩人傳下來的規(guī)矩,說到底是為了咱莊稼人好,該聽的就得聽。
現(xiàn)在日子好了,可種地還是靠天吃飯,多留個心眼沒壞處。
你問這初八的講究有沒有科學道理?依我看,老經(jīng)驗里藏著咱老祖宗的智慧。
他們把對天氣的觀察、對莊稼的操心,都編成了順口的話,一輩輩往下傳。咱現(xiàn)在種地,既要用現(xiàn)代的技術,也得記著老輩人的提醒,兩頭結合著來。
這兩天去村里轉轉,好多大爺大媽都在地里忙活,趕在可能的降雨前做準備。你家的地準備好了沒?要是還沒清溝、打藥,可得抓緊了,別等下雨了才著急。
老輩人說“七月怕初八”,怕的不是日子,是咱莊稼人的收成啊!
記住了,防患于未然,比啥都強,咱種地人就得眼里盯著天,手里抓著地。最后說一句,想知道更多應對陰雨的土辦法,關注咱號,明天接著嘮干貨!
老理兒不是迷信,是老輩人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智慧,咱得記著、用著,才不辜負他們的心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