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00元買個吊墜就等于擁有整條蒂芙尼項鏈了”,這是網友在看到中產階級用300元購得原價7150元的蒂芙尼項鏈吊墜后,發(fā)表的評論。
不得不說,這屆網友的語鋒確實犀利。
不過,也有部分人對這種拼單購買散裝奢侈品的新模式表示認可:“挺有創(chuàng)意的,這種玩法挺有意思?!?/p>
以前攢夠錢買蒂芙尼要勒緊褲腰帶吃幾個月泡面,如今中產只需300元就能入手,即便丟了也不心疼。
他們坦言:花7150元太不劃算,300元換著戴才劃算!
果然,每一代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消費方式,散裝奢侈品正逐漸成為新的消費潮流。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奢侈品被拆開來賣
近期,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不少年輕人曬出“散裝奢侈品”的動態(tài)。
那些曾經讓人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牌,如今被年輕人拆解成小件購買,玩出了新花樣。
在這股拆買奢侈品的風潮中,珠寶因其便于拆卸和分割的特性,成為最受歡迎的品類。
例如一條蒂芙尼愛心手鏈,專柜價高達7150元,23位年輕人共同出資購買后,拆成23個吊墜,每人僅需支付300元左右。
拿到吊墜后,再搭配一條淘寶幾十元的銀鏈,一條“自制蒂芙尼項鏈”就完成了,節(jié)省了6800多元。
更令人驚訝的是寶格麗那條標價43萬元的項鏈。
如果52人共同出資購買,拆解后每人可得一個“小扇子”吊墜,平均每人花費8200元。
雖然8200元也不便宜,但相比單獨購買吊墜的價格,已經便宜了不少。
不僅如此,其他類型的奢侈品也逐步加入了拆賣行列,從小樣到配件,形式日益豐富。
SK-II的神仙水正裝售價超過2000元,但150元就能買到小樣。
很多00后更傾向于先買小樣試用,確認適合自己后再考慮購買正裝。
香水更是如此,與其花上萬元買一瓶整裝香水,不如花幾百元買分裝裝,嘗試多種香型。
就連Prada包包的配件也有人單獨購買,花小錢也能擁有大牌單品。
這種消費方式在年輕人中迅速流行開來,社交平臺上的熱度和相關數據都印證了這一點。
在小紅書上,#散裝奢侈品#話題下的筆記已超過5萬篇,年輕人紛紛分享自己“花小錢辦大事”的經驗。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化妝品小樣市場規(guī)模突破100億元,年增長率高達30%;
整個奢侈品市場6000億元的規(guī)模中,有30%由年輕人貢獻,其中40%的消費是通過“散裝、小樣、二手”方式完成的。
散裝消費存在諸多問題
散裝奢侈品之所以流行,確實解決了一些傳統(tǒng)消費中的痛點。
比如在職場中需要佩戴體面的飾品,過去有人選擇購買仿品,但使用不久就掉色,導致尷尬。
現在花300元買個正品蒂芙尼吊墜,搭配普通鏈子,外人根本看不出來是拆分款,既體面又省錢。
而且年輕人更注重實用性,先試小樣再決定是否購買正裝,這樣更環(huán)保,也避免浪費。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散裝消費帶來的便利背后,也隱藏著不少風險,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假貨問題。
非官方渠道的奢侈品小樣,假貨比例超過30%。
去年就有電商平臺因售賣假冒蘭蔻小黑瓶小樣被查處,涉案金額高達500多萬元。
消費者花了錢卻買到假貨,維權過程極其困難。
即便避開了假貨,正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也可能讓人失望。
有人購買的蒂芙尼吊墜佩戴不到十天就開始變黑,這才發(fā)現大牌工藝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出色。
而二手市場更是真假難辨,拆分后的配件混在一起銷售,原裝鏈條和后配的價格居然一樣。
有人花了原裝的價格,拿到的卻是拼湊品,相關投訴比往年增加了一半。
面對這些拆分后的部件,珠寶鑒定師也感到頭疼,必須逐一檢查才能確認真?zhèn)巍?/p>
面對這一新趨勢,奢侈品牌的態(tài)度復雜而矛盾。
蒂芙尼發(fā)現有人組團拼買后,迅速在官方客服群中禁止相關討論,并要求門店銷售人員拒絕明顯為“拼單”的訂單。
但這種強硬姿態(tài)并未持續(xù)太久。
因為雅詩蘭黛很快推出了“買正裝送等量小樣”的促銷活動,相當于變相五折,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
蒂芙尼也逐漸放寬限制,默許了散裝銷售的存在。
其他品牌也紛紛效仿雅詩蘭黛的做法,但效果參差不齊。
Burberry嘗試推出3折特賣吸引年輕人,結果正裝銷量反而下降了15%。
到底是堅持高端形象,還是順應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成為品牌方面臨的難題。
與品牌方的猶豫不同,產業(yè)鏈上的其他參與者迅速捕捉到商機,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
紅布林、只二等二手平臺推出了奢侈品拆賣服務,從中賺取差價。
珠寶維修店的生意也變得火爆,營收同比增長了40%。
但二手平臺也面臨壓力,拆分后的配件需要逐一鑒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交易效率下降了30%。
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
很多人認為購買散裝奢侈品是在占便宜,其實這背后反映的是消費理念的轉變。
過去購買奢侈品,人們更看重品牌背后的故事和Logo,如今的年輕人則更加理性,只愿為實用價值買單。
上海一位金融從業(yè)者算了一筆賬:2000元的神仙水相當于10多個小樣的價格,先買小樣試用,確定適合后再買正裝,避免浪費。
他們也清楚奢侈品的保值問題,一條7150元的蒂芙尼項鏈,二手回收價只有3500元,幾乎對折。
相比之下,金豆子每克800元,回收價也接近800元,保值性更強。
因此,不少年輕人更愿意攢金豆子,而不是購買全價奢侈品。
除了實用性和性價比,社交需求的變化也影響著年輕人的消費選擇。
過去佩戴奢侈品是為了彰顯身份,如今更多是為了避免被圈子邊緣化。
在某些行業(yè),如果同事都戴大牌首飾,自己佩戴平價款會顯得格格不入。
花300元買個正品吊墜,既能融入集體,又不會帶來太大經濟負擔。
在理性消費和務實社交需求的雙重驅動下,年輕人對奢侈品的認知也發(fā)生了根本轉變。
調查顯示,62%的年輕人認為理性消費比炫耀財富更重要,省下的錢可以用于旅行或學習,比購買奢侈品更有意義。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奢侈品只是日常裝飾,沒有重要場合時,戴蒂芙尼和普通首飾并無區(qū)別。
這種認知催生了新的消費模式,奢侈品租賃平臺用戶翻了一倍,共享衣櫥會員超過500萬。
很多人覺得租比買散裝更靈活,需要時租幾天,用完就還,更省心。
歸根結底,無論是購買散裝、租賃奢侈品,還是使用小樣,都體現了年輕人更理性的消費態(tài)度。
不再被品牌綁架,不為虛榮買單,只選擇適合自己的、性價比高的產品。
這種消費理念的成熟,比300元買個蒂芙尼吊墜更值得重視。
隨著市場日趨規(guī)范,相信年輕人能在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同時,做出更理性的消費選擇。
這才是散裝奢侈品現象的真正意義所在。
結語
散裝奢侈品的背后,是年輕人“既要品質、又要理性”的生活智慧。畢竟生活是自己的,怎么劃算怎么來,開心才是真正的奢侈。
參考資料:1.法治視訊:《多人眾籌Tiffany“拼好鏈”,將標價7150元手鏈拆分成23個項鏈!官方回應》2025-08-222.華商網:《多人眾籌Tiffany標價7150元手鏈人均300多元即可獲得單個吊墜改成項鏈》2025-08-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