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是口號,是他每天要咽下去的日常。29歲,普通大專畢業(yè),沒有光環(huán)。能接住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廠流水線。他說不想在轟鳴聲里老去,于是辭職,揣著那點積蓄,往上海跑。上海冷不冷?他住過的地方,偏到離地鐵終點站還得走幾公里。周圍荒得能遇見野生動物,半夜風(fēng)一吹,門縫里像是有人嘆氣。房間小得過分,雙手一伸就能碰到墻,翻個身臉就撞墻皮??伤张f能自嘲
第一次買票看脫口秀,演出安排在晚上。他中午就坐火車,下午四點到場。別人以為他來搶前排,他直接去找主辦方緊張得結(jié)巴,節(jié)奏亂、笑點稀,可他不下臺。第二次,就拿到新人賽冠軍?;爻淘诘罔F里,他說自己“像喝醉了”,不是酒,是那口多年憋著的氣終于順回來了一點。兩年多,他站過的大小場子超過一千次。就算全年無休,也要每天兩場以上。后面那五年,他把“勤能補(bǔ)拙”這四個字,寫成了肌肉記憶。
比如那間偏到離終點站還有幾公里的出租屋,比如睡覺翻身會撞墻的床,比如地鐵里被擠成“相片”的早高峰,比如檢票員轉(zhuǎn)身上臺的“角色切換”。這些都是真實案例,他把它們變成一個個笑點的“支點”。觀眾笑的當(dāng)下,有種錯覺:“這東西我上我也行。”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返璞歸真。越簡單,越難。越自然,越需要底子。七年的底子,讓他看起來沒有用力,卻能把你穩(wěn)穩(wěn)帶進(jìn)他的節(jié)奏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