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這一年,北洋的?直系軍閥馮玉祥發(fā)動了“北京政變”,他將滿清末代皇帝溥儀趕出了紫禁城。
于是無家可歸的溥儀很快便得到了日本人的“庇護”,隨后他火速地潛逃到了天津,然后過上了新的生活。
也正是在這一特殊時期,溥儀和張學良得以有了一面之緣!
此時住在天津的溥儀,仍然幻想著能夠“復辟”大清的江山,對于他在天津張園還成立了“清室駐津辦公室”,然后便開始四處籠絡各地軍閥。
同時參加?上流人士的聚會,出入著各大社交場所,企圖集合四方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復辟大業(yè)”。
1926年的四月,此時直奉戰(zhàn)爭剛剛結束,奉系大勝,因此其控制范圍得以大大地增加,幾乎囊括了當時中國近1/3的富庶土地。
而張學良也借父親張作霖之名,成為了人人都爭相巴結的大公子,地位水漲船高,有一天,兩人剛巧都在一家飯店就餐,然后就碰面了。
不過相比于父親張作霖對溥儀的畢恭畢敬,甚至不惜屈膝下跪,而張學良對他的態(tài)度卻是大不一樣。
溥儀剛落座時,張學良就毫不客氣地對他指指點點,同時奉勸溥儀,要盡早地離開那些油嘴滑舌的遺老遺少們?。
讓?溥儀?趕緊把身上穿著的“龍袍”也脫了,并且還勸他去南開大學讀書,如果可以去西方留學的話則更好!
張學良說著說著,還給溥儀分析起了讀書的各種好處,他對溥儀說:
盡管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平民的身份,但社會影響力依然很大,如果能夠認真地當個平民,說不定今后還可以競選中國的大總統(tǒng)。
盡管張學良推心置腹的勸說,但溥儀并沒有聽進去,當然也沒有生他的氣。
臨走的時候張學良又對他說道:你這個人怎么這么固執(zhí)呢?你要聽我的話,我跟你說的都是好話!
這次見面之后,溥儀就對張學良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好感,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想要復辟大清王朝,那么沒有軍權是萬萬行不通的,
再加上,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對自己更是畢恭畢敬,因此溥儀決定要“拉攏”張家!
不過溥儀作為末代皇帝,他不想屈尊自己的身份,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心腹,御弟溥杰派去了?執(zhí)行自己的大計。
就在1927年,溥杰夫婦在某個飯店的舞會上見到了張學良,兩人的這次見面可謂是一見如故,互生好感。
之后每逢周末舞會,張學良都會邀請溥杰前往,時間久了,溥杰就徹底地拜倒在了張學良的人格魅力之下。
他曾?多次表示要去東北軍中歷練一下,可張學良卻表示有些為難。
因為溥杰畢竟是溥儀?“御弟”的身份,一旦加入了東北軍,那可就是上下屬的關系了。
張學良表示,自己認為他的皇帝哥哥溥儀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可是溥杰并不死心,執(zhí)意表示要加入東北軍,最終張學良無可奈何,只好讓溥杰去了?奉系的講武堂進行初級軍事的學習。
但好景不長,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發(fā)生,張作霖被日軍炸死了,隨后張學良秘密前往奉天。
溥杰在聽聞后也決定要?跟隨張學良前往,誰知道溥杰在剛離開天津的時候,就被日本人軟禁在了旅館之內(nèi)。
原來,日本人對溥杰的動向早就了如指掌了,在得知溥杰即將投奔東北軍時,日本方面就立刻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溥儀。
而?溥儀聽到后自然是無法忍受的,于是就請求日本方面幫忙把人給截住,然后又派人將溥杰帶回了天津。
溥杰在回到天津后,依然鬧著要去參加東北軍,此時的?溥儀眼見弟弟被張學良洗腦了,便對張學良不由得多了幾分怨言,兩人也?就此結下了“梁子”。
張學良為了對付自己的“殺父仇人”日本人,于是決定接受蔣介石的拉攏,宣布“東北易幟”,實現(xiàn)中國的南北一統(tǒng)。
但溥儀在得知了?張學良打算準備“東北易幟”之后,便開始極力地進行阻撓。
溥儀認為:如果中國真的走向了大一統(tǒng),那么他的復辟之路只會變得更加地困難和渺茫!
溥儀先是派和張作霖關系要好的商衍?贏?前?去東北,讓他?勸張學良不要歸順南京政府。
同時還給張學良寫了一封信,明確地?表示想要拉攏對方。
張學良隨即也立刻就給溥儀回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表達了自己對“東北易幟”的決心絕?不會動搖。
從那時開始,兩人的關系就明顯鬧僵了,已經(jīng)不能像過去那樣坐在一起談笑風生了。
就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qū)的關東軍突然襲擊了沈陽,赫然地發(fā)動了“九一八事變”。
日軍以武力侵占了東北三省,使得東北的老百姓們陷入了無邊的苦難之中。
當時的日軍盡管迅速的占領了東北,可是仍然對國際上的輿論有所顧忌。
生怕這次的動作會遭到國際方面的譴責,因此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殖民東北地區(qū)。
日本為了達成控制整個東北的野心,此時的溥儀成為了日軍眼中最合適的“工具人”。
日本方面打算將其扶持到臺前,準備?把他打造成為侵略東北的代理人。
而溥儀也沒有拒絕日本的拉攏,決定前往東北出任“偽滿洲國”的皇帝,年號“大同”。
蔣介石在得知消息之后,為了阻止溥儀前往東北投靠日本人,于是緊急派出了高有堂前去勸說溥儀,并且明確表示:
只要溥儀不前往東北,并拒絕日本人的忽悠和拉攏,那民國政府愿意恢復當初的《清室優(yōu)待條件》,而且溥儀還可以選擇居住在南京或者北平。
然而,當時一心渴望“復辟大業(yè)”的溥儀,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就拒絕了老蔣的“拉攏”。
除了老蔣之外,當時作為手下?lián)碛兄?0萬東北軍的少帥張學良,也自然是無法容忍溥儀投靠日本人的行為。
年輕氣盛的張學良在得知此事之后當即大怒,1931年11月,他派人給居住在天津張園的溥儀送去了一筐子“水果”。
而溥儀的侍從祁繼忠在對水果筐進行了仔細的檢查之后,竟然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兩枚炸彈。
顯然,張學良此舉并非是真的想暗殺溥儀,他只是想給溥儀一個警告,讓他不要去東北投靠日本人。
可溥儀卻認為張學良是真的打算要暗殺他,所以他覺得在天津已經(jīng)不安全了。
唯有火速前往東北偽滿洲國“登基稱帝”,自己的人身安全才能得以保障。
盡管溥儀日思夜想的皇帝夢再次得以實現(xiàn)了,可他根本就沒有半點權利,反而成為了日軍控制東北的“工具”。
原來在日本關東軍的脅迫之下,溥儀和關東軍的代表板垣征四郎簽署了《密約》,其中規(guī)定了:
偽滿洲國的治安由日軍負責,鐵路,航路,水路等也均由日本負責,中央和地方官署同樣是由日本人負責,官員任免也需要經(jīng)過關東軍司令部的同意!
雖然這個《密約》將整個東北的主權出賣得干干凈凈,可是溥儀為了能利用日本人來實現(xiàn)自己的“復辟夢想”,仍然選擇在協(xié)議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起初的時候溥儀還有一腔熱血,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就招募了近600名的貼身侍衛(wèi),并且還認命了鄭孝胥擔任了政府總理,想著?要有一番作為。
可是很快,溥儀的“野心”就被日本人發(fā)現(xiàn)了,隨后日本人便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
更是在偽滿皇宮里部署了日本憲兵來輪流值班駐守監(jiān)視,日本憲兵們24小時地監(jiān)視著溥儀的一舉一動。
偽滿洲皇宮中每天發(fā)生的一切事情,憲兵們也都會及時地向日本關東軍上報。
因為長期地被日本關東軍監(jiān)視和操控,溥儀早就喪失了獨立的人格和意志,并逐步地形成了兩面性的人格。
一方面他對日軍各種奉承著逢場作戲,另一方面他也會大?;实鄣摹巴L”,經(jīng)常地將在關東軍那里受的窩囊氣,發(fā)泄到偽滿皇宮中的其他人身上!
溥儀幾乎每天動不動地就要打人,這也使得他身邊的仆人們個個都膽戰(zhàn)心驚,人人自危!
溥儀成為了?偽滿洲國“皇帝”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張學良的耳中,他對此也是痛心疾首!
于是只好給溥儀的弟弟溥杰寫信勸阻,張學良在信中稱:
日本人用心十分險惡和歹毒,讓他和溥儀要萬分警惕,并希望他們能早日地擺脫日本人的控制,及時地懸崖勒馬!
然而,張學良誠懇的勸誡卻并沒有讓溥儀兄弟兩個及時地回頭。
當時已被日軍洗腦的溥儀兩兄弟,反而還將張學良視為了頭號的敵人,并且還要求日本關東軍大力地圍剿在偽滿洲國抗日的東北軍!
就此,溥儀和張學良徹底地走上了對立面。
時間到了1945年,日軍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一潰千里,同年八月,美國更是將兩顆原子彈投放到了日本本土的廣島和長崎。
這兩顆原子彈的投放,也直接就讓猖狂的日本無條件地宣布了投降!
在日本投降之后,溥儀打算緊急地逃往日本,可是沒想到剛到達沈陽機場時,溥儀一行人就被蘇聯(lián)紅軍給俘虜了。
當他們得知溥儀就是前清的末代皇帝之后,很多蘇聯(lián)士兵都十分地好奇。
他們紛紛地上前圍觀著,只為能一睹溥儀的真容,甚至還有很多士兵上前和他握著手。
抵達蘇聯(lián)之后,盡管溥儀等人被囚禁,可是溥儀在異國他鄉(xiāng)還仍然享有著“特權”。
他的一日三餐都十分地豐富,并且還配有專門護士和醫(yī)生為其檢查身體,而且無需參加任何的勞動。
到了1949年12月,毛主席在前往蘇聯(lián)訪問時,提出了要“引渡溥儀等日偽戰(zhàn)犯”的決定,并且得到了斯大林的同意。
而溥儀在得知自己很快就要被引渡回中國時,立刻就變得寢食難安了,他認為自己回國之后大概率會被處死。
然而當溥儀等一眾戰(zhàn)犯回到中國之后,卻沒有被處死,政府只要求他在沈陽的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里積極地進行思想改造。
讓溥儀在這里認真地反省自己前半生的罪孽,要他從此以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1959年12月4日,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召開了特赦大會,法官宣讀了第一批被特赦的人員名單,而第一個被特赦的人就是末代皇帝溥儀。
溥儀原本并不對此次的特赦抱有任何的希望,當他接到特赦令之后,才知道這一切原來并不是夢,當場失聲痛哭了起來。
成為新中國公民后,政府又幫助溥儀安排了工作,他開始自食其力的養(yǎng)活著自己。
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之后,溥儀還迎娶了護士李淑賢為妻,直到1967年10月溥儀因病去世,享年61歲。
而張學良自在1936年12月發(fā)動了“西安事變”之后,就一直?被蔣介石“扣押”和軟禁了?。
在張學良被軟禁期間,老蔣盡力地滿足他各方面的物質(zhì)需求,但他始終不愿意歸還張學良自由,更不讓其離開臺灣島。
直到老蔣去世的那一刻,他依然告訴著兒子蔣經(jīng)國:不能將張學良釋放!
就這樣,直到1988年蔣經(jīng)國離世,蔣家的時代在臺灣徹底地落幕了,張學良這才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在1990年6月,臺灣當局終于宣布了張學良可以自由地出行,同月的三日,張學良也迎來了自己90歲的壽誕。
國民黨各界人物更是齊聚張家,紛紛給張學良慶祝著大壽辰,當時的場面可謂是熱鬧非凡。
1991年3月10日,張學良獲準偕同趙四小姐一同前往美國探親,這也意味著張學良真正地迎來了自由。
或許是長期和外界沒有聯(lián)系,張學良恢復自由后就積極地接受著各路媒體的采訪。
有一次,晚年的張學良在接受著日本廣播協(xié)會記者采訪的時候,他就談起了他前半生的風云歷史!
可是當張學良談起溥儀的時候,整個人就突然地顯得格外的激動,隨后更是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
談到最后,張學良突然說了這么一句話:如果我是共產(chǎn)黨,我就槍斃了他!
張學良的這番言論也瞬間地就讓全場都嘩然不止,很顯然,他對新中國政府對溥儀的寬大處理顯得十分地不滿。
他始終認為:溥儀應該給歷史一個交代,他也必須要為此付出足夠的代價!
在張學良的心中,他始終是有著很深的國家和民族情懷。
在他看來,無論是日本侵占東三省,還是溥儀當偽滿洲國的皇帝的行為,對于國人來說都是奇恥的大辱。
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么當晚年的張學良談及溥儀曾經(jīng)的所作所為時,會顯得如此地憤慨和言辭激烈!
故事素材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敬請各位理性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