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天津峰會,兩張滿是親近的合照,印度總理莫迪用最直白的動作告訴全世界:印度不會被任何外部壓力壓低頭。
“和普京總統(tǒng)見面,每次都很愉快?!? 月 1 日,莫迪在 X 平臺上曬出自己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熱情擁抱的照片;沒隔幾小時,他又發(fā)了一張兩人同乘一車的畫面,配文說和普京的對話 “總能聊到點子上,很有啟發(fā)”。
這些互動看著平常,背后的時機卻格外敏感 —— 就在四天前,美國剛對印度加征了 50% 的關稅,理由明明白白指向新德里不肯停買俄羅斯石油。白宮也沒藏著掖著,直接放話施壓:只要你停購俄油,關稅立馬就能降。
一、關稅大棒砸不動,美印關系先裂了口
8 月 27 日,美國對印度加征的關稅正式落地,這次征稅的產品覆蓋面相當廣。說穿了,這場貿易摩擦的核心就一個:印度死活不停止買俄羅斯石油,華盛頓心里早就不痛快了。
特朗普政府之前明說過,只要印度改了買俄羅斯石油的主意,這些關稅就能馬上調回去。這種 “一邊拿棍子嚇唬、一邊遞糖誘惑” 的套路,看著直接,偏偏在印度這兒沒奏效。
《紐約時報》8 月 30 日還爆了個料:特朗普本來計劃秋天去印度,為的是參加 “四方安全對話”(Quad),結果現在因為兩邊分歧太大,這趟訪問直接黃了。
二、連電話都不接!莫迪對美國擺起硬姿態(tài)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還挖了更多細節(jié):最近幾周,特朗普至少四次想給莫迪打電話,結果全被拒了。這種外交上的 “冷遇” 可不多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美印關系已經跌到了近期的低點。
報道里分析,莫迪對兩件事早就憋著火:一是特朗普那句 “死亡經濟體” 的評價,二是美國說加稅就加稅的單邊做法。在印度領導人看來,這不僅是不友好,更是明晃晃挑戰(zhàn)印度的主權。
其實在關稅生效前,莫迪 8 月 25 日就放了硬話:“不管外面壓力多大,我們都會一直攢實力,扛住這些挑戰(zhàn)?!?他特意提到,要護住印度農民和小企業(yè)家的利益 —— 這些都是印度國內不能碰的 “基本盤”。
三、能源需求才是硬道理!印度頂著威脅多買俄油
路透社拿到的獨家消息說,印度不光沒減從俄羅斯買石油,反而打算 9 月份再多買些。這個動作再明確不過:新德里的外交政策,首先得圍著自己的需求轉,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印度本來就是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能源夠不夠用、穩(wěn)不穩(wěn)定,直接關系到國家發(fā)展的根本。俄羅斯石油給的價格有優(yōu)惠,能幫印度壓一壓通脹,還能減少貿易逆差 ——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經濟好處,印度沒理由放著不用。
白宮的威脅,剛好和印度的實際利益撞了車。莫迪政府的選擇很直接:先顧著國內的需求,至于外部壓力,愛誰誰。
四、地緣棋局里,印度把 “自主” 攥得更緊了
莫迪和普京在上合峰會上那么親近,可不是碰巧,這背后就是印度一直搞的多元外交 —— 不想把雞蛋放一個籃子里,更不愿徹底倒向美國或俄羅斯任何一方。
莫迪9月1日在X上發(fā)布了一張自己和普京同坐一輛車的照片,并寫道:“上合組織峰會結束后,我和普京總統(tǒng)一同前往雙邊會晤地點。與他的對話總是富有見地。”
印度和俄羅斯的交情是老底子了,從國防、能源到太空,合作面特別廣。單說國防合作,印度軍隊里 60% 以上的裝備都是俄羅斯的,這么深的利益綁在一起,哪兒能說變就變?
當然,印度也沒打算疏遠美國,可它心里門兒清:絕不能讓人看成華盛頓的 “跟班”。莫迪政府現在做的,就是把印度的 “大國范兒” 亮出來 —— 外交上得自己說了算。
從新德里的選擇就能看出來,國家之間打交道,靠的是互相尊重和實實在在的利益。特朗普政府非要用單邊施壓那套,反而把印度推得更堅定:就得搞自主外交。
路透社最新消息也印證了這點:印度 9 月還會接著增加俄羅斯石油的進口量。這場大國博弈里,莫迪用行動把話挑明了:國家利益永遠是第一位,不是隨便什么威脅都能起作用的。(參考資料: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紐約時報》、路透社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