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此前的國防和軍隊改革中,有大量軍校被撤銷了學校番號和獨立建制(比如空軍空降兵學院、海軍陸戰(zhàn)學院、武警警種學院、海軍航空兵學院、重慶通信學院、南京炮兵學院、后勤工程學院、南昌陸軍學院、武警沈陽指揮學院等等),但同時也有兩所軍校下轄的二級學院脫離校本部建制序列改建為新的軍校、獨立辦學/自主管理。接下來,小圣就為大家展開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供大家學習了解。
一、原海軍工程大學勤務學院在軍改中改建為正師級的海軍勤務學院:
軍改前,海軍工程大學是一所正軍級的軍隊重點院校,并且入選全軍5所重點建設的綜合大學行列(另外四所分別是解放軍理工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和空軍工程大學),其校本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占地面積達140多萬平方米),同時在天津市設有“海軍工程大學勤務學院”,而海軍工程大學勤務學院的歷史也很悠久,累計為海軍培養(yǎng)輸送了8萬余名后勤人才。
海軍工程大學勤務學院的最早建制前身是在1952年7在青島成立的原海軍后勤業(yè)務學校,后于1952年9月更名為海軍后勤學校。1953年4月,海軍后勤學校從山東青島遷往天津塘沽辦學,再于1957年9月在海軍高級專科學校組建海軍后勤系。直到1977年12月,學校恢復組建,成立海軍后勤學校,并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快速發(fā)展壯大,但之后也經歷了多次的調整更名,例如在1986年6月改稱海軍勤務學院、在1993年6月更名為海軍后勤學院,于2004年7月轉隸海軍工程大學、對外稱天津校區(qū)。
2012年3月,經中央軍委批準,在海軍工程大學天津校區(qū)基礎上組建海軍工程大學勤務學院,級別升格為正師級。需要說明的是,軍改前,海軍工程大學勤務學院雖然名義上掛靠在海軍工程大學、但實際上呢已經是獨立辦學、自主管理建設的狀態(tài)了。
軍改中,具體時間是2017年8月,海軍工程大學勤務學院調整組建為海軍勤務學院(規(guī)格級別仍是正師級),院本部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下轄力量分別部署在京津冀三地)。學院定位是一所培養(yǎng)海軍后勤特殊專業(yè)人才的初級任職教育院校,目前主要承擔海軍后勤特殊專業(yè)生長軍官、現職初級指揮軍官培養(yǎng)任務和海軍后勤士官職業(yè)技術培訓任務以及軍事后勤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等多種職責,融指揮、勤務、技術和管理于一體,涵蓋后勤指揮、財務審計、軍需勤務、油料勤務、物資采購與管理、海運補給、海防工程、軍港管理、營房管理、海軍艦務等專業(yè)領域,是海軍后勤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
二、原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在軍改中改建為正師級的火箭軍士官學校:
軍改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是我國唯一一所培養(yǎng)戰(zhàn)略導彈部隊指揮技術人才的高等軍事院校、同時也是全國全軍重點院校,當時該校下設有3個二級學院(具體分別是“理學院、初級指揮學院和士官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以及7個專業(yè)系、2個研究生管理大隊和若干個學員旅。
此處,簡單介紹一下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的歷史:其前身是在1993年3月成立的為第二炮兵指揮學院青州分院,后又1999年7月改建為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學校。2012年,第二炮兵青州士官學校轉隸第二炮兵工程大學,更名為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
軍改中(具體時間是2016年1月),第二炮兵工程大學更名為火箭軍工程大學;之后的2017年7月,該校士官職業(yè)技術教育學院脫離火箭軍工程大學序列、轉設為火箭軍士官學校,獨立辦學,校本部位于青州。由此,火箭軍士官學校就成了軍改中唯一一所恢復獨立辦學的軍事院校,目前是火箭軍軍士人才培養(yǎng)核心基地,建設有導彈、通信、工程、裝備技術保障、作戰(zhàn)保障等專業(yè)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