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青果傳媒團隊攜手小君老師、張紹江老師一行,在清遠飛霞山黃總和潘老師的熱情引領下,走進被譽為“廣東八大名山”之一的飛霞風景名勝區(qū),深度探尋這一嶺南寶藏之地的獨特魅力。
飛霞風景名勝區(qū)作為廣東首批入選的風景名勝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距清遠市區(qū)僅23公里,南望廣州也不過40公里。這里不僅是自然景觀的杰作,更是道教文化中的第十九福地,享有“嶺南第一福地”的盛譽,神秘而神圣。
當日,團隊一行受到了黃總和潘老師的熱情接待。眾人拾級而上,飛霞山云蒸霞蔚,流泉叮咚,以“古、奇、美”著稱的自然風光令人陶醉。七十二奇峰巍峨聳立,峽江清澈如鏡,勾勒出一幅幅動人心弦的山水畫卷。
飛霞山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嶺南與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橋梁。蜿蜒小路上,參天綠樹間掩映著的古建筑群落,古樸雅致,散發(fā)著濃厚的歷史氣息。漫步山林之中,陽光與自然相擁,讓人流連忘返。
始建于1921年的飛霞山禮耕書屋,曾因歲月侵蝕而破敗,如今已華麗轉身,成為集文創(chuàng)、輕餐飲和休閑于一體的綜合場所?!拜p食之廚”“茶香書韻”“觀山賞景”等休閑空間一應俱全,還引入了豐富的非遺活動項目。這座百年書屋以四層詩意空間和親景平臺,誠邀游客共赴一場自然與人文的深度對話。
飛霞古洞的命名頗具傳奇色彩。創(chuàng)始人麥清揚傍晚登獨松峰,恰逢雨過天晴,見山谷霞霧升騰,殿宇上空云蒸霞蔚,聯(lián)想到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取“飛霞”為洞名,“長天”為道號。麥長天還獨創(chuàng)蓮花燈,宣揚“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是一家”的思想,倡導儒釋道三教共融,使得飛霞古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香火旺盛,名士云集。儒釋道三教合一思想自魏晉南北朝發(fā)端,歷經(jīng)唐宋、元明清的傳承發(fā)展,漸趨完善,三教雖有差異,但皆導人向善。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筆下“天開清遠峽,地轉凝碧灣”的詩句,短短十字,便將清遠北江飛霞的迷人景致描繪得淋漓盡致。如今,飛霞山禮耕書屋還推出了特色茶飲品、古琴伴樂、漆扇繪韻等特色業(yè)態(tài),等待著更多游客前來品鑒。
此次團隊的飛霞山之行,不僅是一次對自然美景的探尋,更是對嶺南深厚文化底蘊的深度挖掘。相信隨著飛霞山的不斷開發(fā)與推廣,這顆嶺南明珠將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領略其獨特魅力。
【責任編輯】夏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