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說好好的一個國家,咋就天天想著要打仗呢?
在國際關系的風云變幻之中,這樣一則來自于日本的“預言”,引發(fā)了軒然大波,而這是因為他們前陸上自衛(wèi)隊少將矢野義昭在《軍事研究》月刊發(fā)表的文章。
文章的內容則是非常大膽的假想了今年中日爆發(fā)戰(zhàn)爭,且解放軍將在14天內攻占沖繩,他在文章里描述的戰(zhàn)爭場景非常的慘烈,一時之間也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聚焦于東亞局勢。
然而這樣一則所謂的預言究竟是基于現實的合理推測,還是毫無根據的臆想呢?
而在2025年這個比較特殊的節(jié)點,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中日之間的關系真的會走向戰(zhàn)爭的深淵嗎?
“預言”中的戰(zhàn)爭場景
根據他的假想,在今年5月1日的時候,中國青島和舟山兩棲攻擊艦集結,貨船與滾裝船都被征用。
陸軍更是同步部署,運輸機搭載空降部隊待命,轟炸機進駐沿海前進基地,隨后在5月3日的深夜戰(zhàn)爭會議全面爆發(fā)。
而中國會首先發(fā)動網絡攻擊,電磁脈沖攻擊,特種部隊偷襲以及導彈攻擊,隨后兩個海軍陸戰(zhàn)師趁夜橫渡東海,在沖繩本島登陸。
奪取他們的灘頭陣地以后,引導4個機械化師登陸,還有空降團,空中突擊營,特戰(zhàn)旅等協同作戰(zhàn)。
他們日本的自衛(wèi)隊會頑強的抵抗,然后發(fā)起猛烈的反登陸作戰(zhàn),但因為寡不敵眾,次日解放軍主力機械化部隊將登陸沖繩。
然后解放軍不斷的增兵,直至5月14日會完全占領沖繩本島,而在開戰(zhàn)前,中國就被指長期煽動沖繩獨立運動,戰(zhàn)后沖繩宣布獨立,并成為中國控制下的保護國,而美國因深陷中東未能援日。
軍事力量的比對與戰(zhàn)爭可行性
他們如果真的想要與中國發(fā)生戰(zhàn)爭,那也得看一下雙方的軍事力量,如果從軍事力量比對去看,很明顯能夠得出中國在近些年來的軍事化進程在飛速發(fā)展。
我們所擁有的東風26導彈可覆蓋日本全境,東風時期高超音速導彈更是能夠突破日本的反導系統,讓他們的防御能力大打折扣。
海軍方面,我們更是有著很多非常先進的艦艇以及三艘航母,空軍也有著很多架戰(zhàn)機;
如果反觀他們日本就會發(fā)現,他們只有一艘輕航母以及較少的主力戰(zhàn)機,自衛(wèi)隊空軍基地幾乎也都在東風導彈的射程之內。
而且如果發(fā)生持久戰(zhàn),他們日本的軍備供應,可能很難供應得上,再加上經濟這方面還對此有著影響。
所以說如果真的有戰(zhàn)爭爆發(fā),他們應該是無力招架的,而且中國也并沒有像他們所想的那樣喜歡戰(zhàn)爭,我們都是愛好和平的。
而日本那邊,他們也無法承擔戰(zhàn)爭爆發(fā)的代價,因為他們有著一部分經濟來源是與中國市場綁定著的,而這種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很大程度上就制約了戰(zhàn)爭的爆發(fā)。
國際因素的制衡
在國際層面,美國與日本雖然說是盟友關系,但是美國的戰(zhàn)略核心是維護他們自己的全球霸權和利益,曾經也向日本透露過“沒必要為幾座小島與中國翻臉”。
這就已經能夠看出他們對中國與日本的關系秉持著一種非常謹慎的態(tài)度,而且在此前,歐洲也因為俄烏沖突的發(fā)生,而導致他們各國都自顧不暇。
德國等國更是與中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對于東亞的爭端介入,肯定是沒有太大的意愿的。
2024年,歐盟與日本簽署了《安全保障協定》,聽著名字是讓人感覺非常的“安心”,但是實際上里邊僅涵蓋情報共享和聯合軍演,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軍事介入承諾。
所以說就以上種種已經能夠說明他們日本是很難獲得美國以及歐洲方面的實質性的軍事支持,因此這樣一場戰(zhàn)爭是根本不可能發(fā)生的。
至于他們?yōu)槭裁从兄@樣一個“預言”,那可能是他們基于自己的想象,并沒有結合任何實際情況去看待這件事情。
以上信息源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