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女排世錦賽八強正式出爐,美國橫掃加拿大、土耳其鏖戰(zhàn)勁敵斬落斯洛文尼亞,最后名額已定,歐洲一家獨大,美洲緊隨,日本成亞洲獨苗,唯獨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名前八的行列中掉隊,甚至是八支小組第一里唯一沒走到八強的隊伍,這個結果在球迷圈一出,立刻炸開了鍋
從過程來說美國隊展現出老牌強隊的穩(wěn)定性,關鍵分永遠比你穩(wěn)半拍,球迷看完都只能點頭服輸;土耳其和斯洛文尼亞拼到加時,加了三四個賽點,最后強點強勢收割,所謂“硬實力三個字解釋得明明白白,再回頭看中國女排出局的畫面,反差就出來了
賽后劉晏含的點評頗有代表性,她沒說隊伍不努力,反而承認球隊年輕,傷病困擾,進攻和發(fā)球環(huán)節(jié)與世界頂尖隊伍比有差距,這話算實在,但問題是,聽在球迷耳朵里,那種遺憾和無力還是蓋不住,因為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讓人繞不開的名字是朱婷
官方說法是朱婷狀態(tài)未到最佳,可是球迷不是瞎子,她在意甲聯賽一個個逆天表現,20+得分輕輕松松,賽點救到你懷疑她在開掛,這跟“狀態(tài)不行顯然對不上號,于是爭議就來了,是真戰(zhàn)術選擇,還是某種外部因素,這些沒人能說清,但大家心里多少會覺得那個缺席有點太刻意
問題來了,中國女排究竟輸在什么地方,球員年輕加緊張是一方面,李盈瑩傷情沒全好也是硬傷,然而最讓人心涼的恰恰是輸球方式,那種“保守“猶豫的氣質,被不少前輩和媒體點名,球迷則在彈幕和評論里直接喊——這不是擺爛,也不是菜,而是沒敢放開打
對比之下,看看男籃在亞洲杯拼得血性十足,郭士強敢拍胸脯說“輸了算我的,老將流血,小將抽筋,觀眾能看見隊伍擰作一股繩,即便只拿亞軍,也能贏得掌聲,這種畫面對比得太扎眼,女排這邊指導則強調“交學費“成長代價,球迷立馬覺得天平失衡了
此情此景不免讓人回想歷史,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們止步八強,一度被斷言進入低谷,但郎平上任后只用兩年就帶出超白金一代,再到2016年里約封神,那種從谷底翻身的故事大家都看在眼里,問題是,如今的隊伍還有沒有那股子魄力去打破困境
也別把話說死,中國女排不是沒進步,這批年輕人頭一次打大賽淘汰制,有緊張也正常,整體技戰(zhàn)術思路沒完全拉開,可能還需要時間去打磨,趙勇指導說“失敗是成長的代價,聽上去寬慰但也容易讓人覺得沒實質回應,像是在重復老劇本,這反差感才更讓觀眾不滿
你說巧不巧,日本這回成了亞洲獨苗,他們能不能走多遠不好說,但從精神層面已經贏下輿論場,球迷們自然把焦點拉回到我們身上:同樣亞洲隊,為何差距會這么明顯,為什么一個頂級球員能比賽卻不在場上,為什么戰(zhàn)術布置一到強硬對手就變形,這些疑問層層疊疊,擺在眼前
總結來說,中國女排這次失利并非天塌下來的大事,但確實在輿論和信心上受了重傷,球隊年輕、傷病困擾這些理由有合理性,但絕不是全部答案,最刺痛人心的還是那種“沒盡全力的觀感,球迷并非輸不起球,他們接受起落,卻難接受一場不夠徹底、不夠拼的淘汰
從歷史經驗看,每一次谷底都是未來反彈的起點,只是反彈需要真刀真槍的總結與調整,而不只是安慰和口號,八強大門沒有我們的位置,但故事遠沒有結束,中國女排必須面對爭議,把缺口補上,把斗志打回來,這樣才有資格喊那句一直傳承的口號,否則一切都只能停在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