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9月2日,由“90后”院士聞玉梅領銜主編,聯(lián)合保志軍、孫興懷、孫建琴、徐文東、張長青、張文宏等20多位醫(yī)學大咖編撰的科普新書《智慧長者的健康密碼》在復旦大學圖書館醫(yī)科館福慶講堂發(fā)布。認真為讀者寫下實用的健康知識,每位編者和作者都鄭重留下了手寫簽名。在向AI求知的“硅基”時代,這本醫(yī)學科普書充滿了“碳基”溫度。
聞玉梅院士
該書由“健康的要素”和“有病不焦慮”兩部分組成,邀請醫(yī)學大咖基于科學普及知識。例如,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院長保志軍解讀心腦健康密碼,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主任醫(yī)師張興懷科普“老了眼睛看不清怎么辦”,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提醒“別讓感染鉆了空子”等等。
“易懂易學”是該書的編寫原則,也是醫(yī)者對老百姓真實需求的真切回應。91歲的聞玉梅院士精神矍鑠,思維敏捷,她在新書發(fā)布會上向大家講述幕后的編者故事:去年,團隊對2000名老年人開展調查,“希望有一本簡單實用的防病保健知識書”的呼聲很高,因此聞院士堅持對撰稿人要求“既有理論又有實用方法,通俗易懂,用心表達,用心溝通”,并且限定字數(shù)以便可讀。
“我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智慧。”聞院士建議讀者從書中探尋屬于自己的健康密碼,“有自信、有自知”地帶著思考閱讀?!拔椅ㄒ坏南M牵嗣衲軌蛟诮】抵械玫娇鞓?,即使有疾病也不要灰心。我相信醫(yī)者仁心,一定會做好人民對我們的期望?!?/p>
張文宏
“做長者很容易,做智慧長者很難。變老很容易,健康變老更難。”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發(fā)布會現(xiàn)場給出“健康指南”——體重管理保持平衡,中老年人“微胖就好”;要吃得健康,均衡營養(yǎng),飲食不過量;睡眠保證6-8小時,深度睡眠比例要達標;保證每天15-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防止肌肉流失;久坐時間每天不超過4個小時;適度壓力有益,但別讓壓力超過能力;保持“適度折騰”,維持生命活力。
李泓冰
遵照主編的囑托,每位作者都在文末附上手寫簽名,既是文責自負,亦是一片誠心。復旦大學特聘教授李泓冰在發(fā)布會上說,在人人的背后都站著AI的當下,未來必然很快解鎖更多讓人眼花繚亂的新關懷,但這場醫(yī)學大咖聯(lián)手進行的真實世界的醫(yī)學科普,填補了長者在數(shù)字時代的信息鴻溝,也是一次“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的知音們的相互尋獲,帶來科學家持之以恒的溫暖和力量,是全媒體時代人文關懷與知識傳播的典范。
新書發(fā)布
新書發(fā)布活動由《智慧長者的健康密碼》編委會主辦,復旦大學圖書館醫(yī)科館、上??茖W技術出版社、知室書院、一健康基金和復旦大學病原生物科學館(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共同承辦。
原標題:《老年朋友很想要一本防病保健實用書,“90后”院士聞玉梅:懂,安排!》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復旦上醫(yī)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易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