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被浪漫化、戲劇化充斥的當(dāng)下,我們常常沉醉于那些驚天動地、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仿佛只有波瀾壯闊、跌宕起伏才配得上“愛情”二字。然而,啟功先生與妻子章寶琛那平凡又深沉的婚姻,卻如同一束溫暖而持久的光,照亮了愛情最本真的模樣——相濡以沫,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啟功與妻子章寶琛
1932 年,23 歲的章寶琛與啟功步入婚姻殿堂。這是一場沒有浪漫邂逅、沒有熾熱誓言的包辦婚姻。彼時的他們,或許未曾想到,這一紙婚約,將開啟一段長達(dá)四十余載、跨越半個世紀(jì)的深情相伴。在那個動蕩不安、風(fēng)雨飄搖的年代,他們一同經(jīng)歷了生活的艱辛與磨難,也共同承受了時代的重壓與考驗。
“結(jié)婚四十年,從來無吵鬧。白頭老夫妻,相愛如年少。”這短短二十字,道盡了他們婚姻的和諧與美好。沒有驚天動地的浪漫舉動,沒有花前月下的甜言蜜語,有的只是日復(fù)一日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他們用行動詮釋了愛情的真諦——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理解是最溫暖的默契。
“相依四十年,半貧半多病。雖然兩個人,只有一條命!边@四十年,他們攜手走過了生活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在貧困與疾病的交織中,彼此扶持,不離不棄。生活給予他們的,是物質(zhì)的匱乏和身體的病痛,但他們卻從未抱怨命運(yùn)的不公,而是用樂觀和堅強(qiáng)共同面對。這種在困境中相互依偎的力量,遠(yuǎn)比任何華麗的愛情宣言都要動人。
啟功先生在詩中寫道:“我飯美且精,你衣縫又補(bǔ)。我剩錢買書,你甘心吃苦。”這看似平淡的描述,卻飽含著對妻子深深的感激與敬意。章寶琛默默付出,操持家務(wù),照顧啟功的生活起居,讓他能夠心無旁騖地追求自己的學(xué)術(shù)和藝術(shù)夢想。她用自己的勤勞和善良,為啟功撐起了一片溫暖的港灣。而啟功先生也深知妻子的不易,對她的付出銘記于心,這份相互的感恩與珍惜,讓他們的婚姻更加堅固。
然而,命運(yùn)總是殘酷的。1975 年,章寶琛還是先啟功一步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對啟功先生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此后二十多年,他沉浸在無盡的哀思中無法自拔。無兒無女的他,只能將對妻子的思念化作一首首飽含深情的詩作,任淚與思念在筆尖流淌!敖袢漳阆人,此事壞亦好。免得我死時,把你急壞了。”這看似灑脫的話語背后,隱藏著多少無奈與不舍。他甚至希望妻子能再等他兩年,好讓他們死后能葬在一起,這份生死相依的深情,讓人動容。
2005 年 6 月 30 日,啟功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 93 歲。按照他生前的遺愿,他與妻子章寶琛合葬在一起。至此,他們終于在另一個世界得以團(tuán)聚,繼續(xù)書寫著屬于他們的愛情篇章。
啟功先生與章寶琛的愛情故事,讓我們明白,愛情并非總是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年輕時,我們或許會被那些浪漫的邂逅、熾熱的追求所吸引,認(rèn)為只有這樣的愛情才值得向往。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真正的愛情往往藏在生活的瑣碎之中,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是相互扶持的溫暖,是歷經(jīng)風(fēng)雨后的不離不棄。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愛情似乎也變得有些浮躁。人們追求速食般的愛情,渴望在短時間內(nèi)找到那個所謂“對的人”,卻往往忽略了愛情需要時間的沉淀和經(jīng)營的智慧。我們羨慕那些在聚光燈下閃耀的愛情,卻忽略了身邊那些默默陪伴、相濡以沫的平凡夫妻。
啟功先生與章寶琛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nèi)心深處對真愛的渴望。它告訴我們,無論生活多么艱難,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只要心中有愛,只要彼此珍惜,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幸福。相濡以沫,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需要用一生去踐行的承諾。
愿我們都能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力量,珍惜身邊的人,用心經(jīng)營自己的婚姻,在平凡的生活中書寫屬于我們的愛情傳奇。因為,真正的愛情,從來都不是一時的激情,而是一生的陪伴與堅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