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 80 周年 “老兵永遠跟黨走” 之 “強國復興有我” 主題活動在同濟大學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同濟大學主辦,上海教育電視臺承辦,龍華烈士紀念館、上海市雙擁服務中心協(xié)辦。退役軍人事務部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司、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單位相關領導出席,2500 余名嘉賓、師生、退役軍人代表及媒體記者共赴這場紅色精神盛宴。
活動伊始,同濟大學教師合唱團與藝術與傳媒學院聲樂專業(yè)學生聯(lián)袂唱響抗戰(zhàn)歌曲《畢業(yè)歌》?!巴瑢W們,大家起來,擔負起天下的興亡!” 激昂旋律回蕩校園,既唱出了烽火歲月的壯志豪情,更詮釋了同濟師生 “同舟共濟,自強不息” 的精神傳承,瞬間點燃全場愛國情懷。
藝術演繹與歷史敘事交織,讓紅色記憶直抵人心。松江區(qū)烈士陵園 “星星向茸” 志愿服務隊帶來的舞臺劇《畫筆下的紅色傳承 —— 為抗戰(zhàn)烈士畫像》,以細膩表演重現志愿者為無名英烈還原容貌的歷程,每一筆勾勒都是對先烈的深切緬懷;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同舟共濟》劇組呈現的《從軍志愿書》,生動還原了同濟學子在歷史洪流中投筆從戎、報效國家的赤誠,讓觀眾沉浸式感受先輩的家國擔當。
宣講環(huán)節(jié),一個個鮮活故事成為傳承抗戰(zhàn)精神的生動載體。“戎耀申城” 老兵宣講團成員、龍華烈士紀念館講解員趙飛,講述 17 歲革命烈士歐陽立安的無畏人生,從少年投身愛國活動到擔任交通員傳遞秘密文件,直至英勇就義,讓 “紅色基因在血脈中流淌” 的信念深入人心;同濟大學退役大學生士兵丁炫鑫,以《青春的抉擇:殷夫與他的 21 歲戰(zhàn)場》為題,回顧同濟校友殷夫以詩為刃、用生命踐行信仰的歷程,詮釋 “青春價值在于抉擇勇氣” 的深刻內涵。
新時代退役軍人的奮斗故事,更展現了抗戰(zhàn)精神的當代延續(xù)。2025 年度上海 “最美退役軍人”、浦東新區(qū)萬祥鎮(zhèn)新建村黨總支書記陳天燕,分享自己從國慶 60 周年閱兵女兵到鄉(xiāng)村振興 “領頭雁” 的蝶變,從引入北斗導航農機到打造助農直播基地,用 “退役不褪色” 的初心書寫鄉(xiāng)村振興答卷;同為 “最美退役軍人” 的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馬橋派出所所長朱耀華,以《背朝舞臺的人民衛(wèi)士》講述從武警戰(zhàn)士到公安干警的堅守,用默默付出筑牢群眾安全防線,彰顯平凡崗位的不凡擔當。
活動中,《同濟英烈》系列短視頻展播啟動儀式與 “戎光記憶” 滬上老兵口述歷史系列片首發(fā)儀式同步舉行。兩大項目以新媒體形式讓紅色故事走出史料、貼近青年,為抗戰(zhàn)精神傳播注入新活力。宣誓環(huán)節(jié),宣講團成員與同濟大學退役軍人代表重溫退役誓詞,鏗鏘誓言既是對軍旅初心的堅守,更是對 “強國復興有我” 使命的承諾。
紅色傳承從不落幕,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接力。活動現場,“戎耀申城” 老兵宣講團巡回宣講旗幟交接至下一站協(xié)辦校華東政法大學,紅色火種將跨越校園、薪火相傳。最后,全場合唱《歌唱祖國》,巨幅國旗在師生手中傳遞,嘹亮歌聲里滿是對祖國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期許,為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此次活動以多元形式讓抗戰(zhàn)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煥發(fā)新生,引導廣大青年在與歷史的對話中,深刻理解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 的內涵,讓 “退役不褪色” 的擔當成為新時代的鮮明注腳,為強國復興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